- 閱讀理解高分6法:研讀法
- 趙宏軍
- 1926字
- 2021-12-27 10:08:06
引言 “研讀法”提升理解深度
讀懂一篇文章有三個步驟。一是讀懂,即明白文章寫了誰,寫了關于他的一件什么事。二是細讀,明白段落大意是什么,行文線索是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寫作主題是什么,故事情節怎樣發展,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品質。三是研讀,即明白文章運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方式,什么樣的表現手法,寫作順序是怎樣的,結構順序如何安排,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揭示了什么樣的社會現象,等等。
如果說“讀懂”“細讀”是基礎閱讀,“研讀”則是深度閱讀和思考,是高一層次的閱讀能力。拿到一篇文章,我們必須走好“讀懂——細讀——研讀”這三步。
讀懂:寫了誰,寫了關于他的一件什么事?
細讀:概括段意,理清線索,掌握主要內容,提煉中心思想,挖掘寫作主題,關注情節發展,總結人物品質。
研讀:弄清文章的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寫作順序、結構順序、情感傾向、寫作主題。
我們來用上述閱讀流程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吧!
你在傘里嗎
白麗娜
①雨漸漸地大起來,后座上的女兒,小臉緊貼著我的后背,右手穿過我的胳肢窩,擎著她那把橘紅的小傘為我們擋雨。雨砸在傘頂上,嘭嘭直響。有風,車子騎得有些吃力,那小傘也搖晃著不甚聽話,但女兒努力地擎著它,我能感覺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窩下一次又一次地用力。“你在傘里嗎?”“在!”
[雨中騎行]
②女兒的回答響亮而干脆,那語氣里的陽光,穿過這晦暗的雨幕感染著我的心。女兒今天是太高興了,期中考試,她語文、數學得了兩個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諾,我要請她吃一頓肯德基。
[吃肯德基]
③女兒左手攥著的紙袋里,此刻就裝著她小小的愿望,熱乎乎的,與她熱乎乎的小臉一起緊貼著我的后背。每當車子一顛一顛,女兒的小臉和那紙袋就與我的脊背若即若離,那溫暖也就一陣一陣的,可就是這一陣一陣的溫暖,讓我的心在寒雨中也幸福得發緊。
[溫暖幸福]
④肯德基的店鋪在這個城市到處可見,但我的女兒卻不像她的同學們那樣隨時都能進店里飽食一頓。所以,小小的她對肯德基一直保持著向往與好奇。我清晰地記得,去年女兒九歲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帶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條蘸著番茄醬,放進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滿足的眼神讓我幾乎不敢正視……
[插敘家境]
⑤我是一個單親媽媽,為了讓女兒獲得更好的教育,我辭掉鄉里的工作來到省城快兩年了,我不得不節約血汗換來的每一分錢,以應付房租、伙食費以及女兒不菲的借讀費。現實的經濟條件使得我常常無法滿足女兒的一些小小愿望,比如一條新裙子,一個新書包。好在女兒從不因此生怨,反而總是乖乖地安慰我。她的懂事更讓我心酸。
[女兒懂事]
⑥雨沒停,風也沒停,而我們離租住的小屋還很遠。我把胳肢窩里的女兒的小手夾得緊一些,想讓她省些力氣。
[繼續騎行]
⑦到家了,我用腿撐著車,騰出左手抓住傘柄,好讓女兒抽出手來。當我轉臉的剎那,我呆住了:女兒幾乎全身濕透,但微笑著,她把那個紙袋緊緊地抱在胸前:“它沒濕,還熱著呢!”
[紙袋沒濕]
⑧淚水和著雨水,一瞬間打濕了我的臉……
[心疼落淚]
文章看完了,我們來一起回答以下問題:
1.本文主要寫了誰,寫了關于他的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寫一對母女,女兒考了滿分,母親帶她買了屬于她的獎勵——肯德基,兩人在雨中騎行回家的故事。
2.概括每個段落的大意,串起本文行文線索。
雨中騎行→吃肯德基→溫暖幸福→插敘家境→女兒懂事→繼續騎行→紙袋沒濕→心疼落淚
3.通過故事情節,你能讀出這對母女具有怎樣的品質?
通過文中描寫的人物動作、語言及心理,能讀出女兒乖巧懂事、細心體貼、善解人意,母親雖然經濟上有些拮據,但在教育孩子、疼愛孩子這方面是舍得投入的。
4.本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本文采用倒敘的敘述方式,也配合交代家境的插敘的內容。通過對人物、事件的講述間接抒情,表現母親對女兒的疼愛,女兒對母親的感恩。為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格,文中對人物語言、動作等細節的描寫也非常精彩。
5.試分析,通過事件的講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本文一直充滿著“感動”的情愫。開篇通過女兒的動作和語言描寫,表現女兒懂事、乖巧、孝順、會體貼人。問“你在傘里嗎”,女兒干脆的回答聲說明女兒知道母親擔心她,所以趕緊回應,避免母親擔心,表現女兒的善解人意、聰明善良。女兒緊緊攥著紙袋,貼在母親后背,母親的心在寒雨中幸福得發緊,表現生活雖然困難,好在有女兒跟自己相依為命,況且女兒這樣懂事,母親很感動,也很滿足。生活中,母親常常無法滿足女兒的一些小小愿望,但女兒從不因此生怨,反過來安慰母親,懂事到讓人心酸。回到家,女兒全身濕透,卻沒有弄濕肯德基的袋子,說它還熱著。女兒的優秀、懂事在這一刻,怎能不讓人淚流滿面!
是不是感覺通過“研讀法”,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接下來,和布赫老師一起,學習一下如何在閱讀文章時巧妙運用“研讀法”來幫助答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