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熙河開邊

遼國占領的幽云十六州和西夏占據的西北州縣都是漢唐舊疆,兩國相比起來,明顯西夏國力要弱的多。學習考試講究先易后難,收復故土也是一樣的道理,神宗的戰略意圖里,消滅西夏、收復西北國土是第一個里程碑。

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陜西邊境基層官員王韶的上梳《平戎策》引起了神宗的注意。

王韶根據自己在陜西的實地考察,在《平戎策》里提出,西夏近年來屢屢侵擾南側吐蕃諸部,這些吐蕃小部落居住分散,實力弱小,一旦被西夏控制將從西直接攻擊陜西州縣。而這些吐蕃部落控制的河州(今寧夏臨夏縣)、湟州(今青海海東市)水草豐美,是戰馬的重要產地。朝廷如果出兵攻占,一方面可以開墾農田飼養馬匹,既有經濟利益也有戰略價值;另一方面還能對西夏采取包圍之勢,從東側南側和西南三個方向合圍西夏。

神宗心動了,西夏王朝從李元昊立國以來經歷了三代皇帝,當時是年僅七歲的小皇帝李秉常在位,母親梁太后攝政。西夏雖大,但多數國土是大漠戈壁,國家政治經濟中心卻集中在與北宋接壤的夏州銀州涼州幾個州縣,西夏如果出兵占據河湟,就可以直接向東攻打秦州(今甘肅天水市),北宋如果占據河湟,就可以向東北攻打涼州。

涼州是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城市,涼州一旦陷落,西夏在河西走廊以西的所有城池將失去仰仗,失去半壁江山。到時候僅僅剩下李繼遷起家的定難五州,消滅起來就容易多了。

《平戎策》上梳不久后,王韶接到了朝廷的敕令要他進京面圣,在開封,他見到了神宗和王安石,并將自己的戰略思想詳細的介紹了一番,得到了兩人的認可,在王安石的安排下,王韶出任秦鳳路經略。

秦鳳路是北宋陜西地區最西側的一路,北邊是西夏,西邊是吐蕃,王韶來到秦鳳路,開始實施他的戰略。

王韶雖然對軍事戰略分析的鞭辟入里,但其實并不是職業軍人,而是個實實在在的文官。仁宗嘉祐二年,二十七歲的王韶進士及第,到江西一帶任職主簿、參軍等職務,基層三年任職期滿之后參加制科考試失敗,王韶沒有等待朝廷給他任命其他地方官職,而是獨自上路到陜西邊境考察國防去了。

幸運的王韶憑借著自己對國防事業的熱愛和對邊境形勢準確的分析贏得了王安石和神宗的支持,王韶到了秦鳳路之后沒有一上來就開打,而是先搞城防,把邊境的渭州荊州兩座城加固增兵,招降邊境的吐蕃難民。

王韶的做法很快引起了當地官員的反對,秦州知州李師中就直接上梳朝廷,說王韶大興工事勞民傷財,希望朝廷能盡快阻止。

朝廷確實很快,詔令李師中調任舒州。

李師中走了之后秦州來了一名新知州叫竇舜卿,竇知州到任沒多久上梳彈劾王韶,說王韶執行方田均稅法時候存在舞弊情況。

奏疏報上去,朝廷詔書依然很快,貶謫竇舜卿到其他州任職。

王安石用實施行動告訴王韶,朝廷對你的戰略規劃非常信任,不需要有什么后顧之憂。

在王安石的支持下,王韶開始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征討的第一個對象是吐蕃俞龍珂部。熙寧四年八月,王韶率貼身護衛到俞龍珂營地單刀赴會,向俞龍珂陳述了北宋的戰略思想,勸俞龍珂加入自己,共同對付西夏。

吐蕃諸部幾十年來被西夏打的流離失所,很多部落早就厭倦了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聽到王韶的一番話,俞龍珂表示非常認可,跟王韶徹夜長談,第二天號令全部落,部族共計12萬余人跟隨王韶一起到秦州內附,做大宋子民。

古代社會人口就是最大的財富,王韶不戰而屈人之兵,還給國家增加了這么多人口,并非僅僅依靠個人魅力,與北宋的國際形象是分不開的。

俞龍珂內附時提了個要求,說自己部族老早就聽說御史中丞包拯大人的名字了,崇拜已久,請朝廷賜給部族姓包。神宗十分感動,準奏,給俞龍珂賜名包順。

青天包拯代表了國家形象,而國家的偉大形象又感召了周邊部族,王韶首戰告捷,開了個好頭。

旗開得勝的王韶沒有急于用兵,而是消化吐蕃內附的部落,練兵備戰,直到一年后的熙寧五年八月,才開始出兵,一路向西征討,連破吐蕃諸部,占領河州(今寧夏臨夏縣)、岷州(今甘肅岷縣)。河州一帶的吐蕃首領叫瞎藥,王韶占領河州之后前來歸附,也向朝廷求名,朝廷為了鼓勵歸順,也給瞎藥賜姓包,改名包約。

河、岷兩州歸附北宋后,附近的宕州(今甘肅宕昌縣)、洮州(今甘肅臨潭縣)、疊州(今甘肅迭部縣)三個州的吐蕃首領也獻城投降。到熙寧六年九月,王韶已經在西北拓邊千里,為國家新增了五個州的領土。由于地方太大,朝廷給這五個州統一設置了一路,就叫熙河路,王韶兼任熙河路經略。

北宋的一路就相當于今天的一個省,王韶三年時間給國家新增了一個省的國土,消息傳到開封,舉朝振奮。朝廷詔令王韶進京述職,順便表彰他在西北的軍功。

王韶離開西北不到兩個月,當地的吐蕃部落就開始反叛。吐蕃一個叫做木征的部落首領,之前屢次被王韶打敗,后來自知打不過宋軍便退的遠遠的不敢招惹王韶。

王韶一走,木征就回過頭來反攻,鑒于之前在河州被王韶打得比較慘,木征選了岷州進攻,沒想到岷州的守將高遵裕是個狠角兒,一頓猛錘把木征又給揍了一頓,沒辦法木征再一次跑路,回到河州城下圍困守城宋軍。

木征不敢打河州,不代表別人不敢打河州,吐蕃另外一個部落將領青宜結鬼章率部進攻河州,河州守將景思立輕敵冒進,出城與吐蕃軍決戰,結果戰死在城外的要塞踏白城,宋軍殘部退回到城內固守。

王韶從朝中回來之后得到景思立戰敗陣亡的消息,馬不停蹄直奔河州,率軍兩萬在河州外圍將附近定羌城吐蕃駐軍一舉殲滅,木征平時與宋軍交戰,定羌城是他一個固定的大后方,后方失陷只有退兵。

木征退了,王韶可不會輕易善罷甘休,趁著木征退卻的當口在河州城外踏白城處設伏,出其不意發起進攻,木征猝不及防全軍大亂,被王韶陣斬八千多人。

木征常年征戰,部族早已困苦不堪,這次一次性被殺八千多人,牛馬牲口損失更是不計其數,實在頂不住了,給王韶上表,領著八十多個酋長到王韶陣中請降,既然愿意投降那就不打了,王韶派人把木征護送到開封面圣,熙河路局勢逐漸穩定下來。

俞龍珂歸附,木征投降,到了熙寧九年,之前擊敗景思立的吐蕃青宜結鬼章部又被內附的吐蕃守將蘭氈納支大敗,至此西北熙河路一帶幾個重要的吐蕃部落殘的殘降的降,熙河路正式成為北宋穩定統治的國土。

收復熙河路故土,對北宋而言意義重大,一方面實現了王韶三面包圍西夏的戰略意圖,另一方面減輕了陜西的軍事壓力。過去陜西一方面要提防北方西夏的進攻,另一方面還要承受西部吐蕃的騷擾,熙河路的設立,將熙河一帶的吐蕃諸部牢牢地控制在北宋手中,使得陜西民生和經濟都有了明顯增長。

可能我們現代人無法體會那種感覺,在沒有熙河路的時候,西安就是個邊境城市,老百姓要經常做好抵御外敵的準備,而有了熙河路之后,這種危機感至少減輕了一半。

此外,熙河路的設立還讓中斷已久的絲綢之路重新開張,傳統的絲綢之路是從祁連山以北的山腳下通行,由于西夏的阻隔,西域諸國無法通過傳統河西走廊進入北宋。

而熙河路的占據使得西域諸國可以從玉門關處繞行祁連山南麓,經過熙河路進入北宋,史書記載,自王韶收復熙河路之后,來往于此的西域回鶻、大食等國商隊大增,北宋帝國儼然重拾當年漢唐雄風。

按道理說,以當時熙河路的形勢,下一步要么北上收付青海打通玉門關,要么東進占據涼州斬斷西夏與河西的聯系孤立其定難五州,可就是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所有行動全停了。

因為王韶的戰略依靠、當朝宰相王安石罷相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壁市| 靖宇县| 随州市| 安庆市| 汝阳县| 通渭县| 平安县| 合水县| 潞西市| 吕梁市| 裕民县| 荣昌县| 长泰县| 宁河县| 子长县| 乾安县| 万山特区| 新野县| 烟台市| 榆林市| 精河县| 梅州市| 苍溪县| 抚松县| 乌拉特前旗| 特克斯县| 南和县| 玛沁县| 德庆县| 榆树市| 江都市| 岗巴县| 涪陵区| 西和县| 潞西市| 崇义县| 进贤县| 柞水县| 罗田县| 芮城县| 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