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元妃干政
- 大宋何所有
- 猛男與拖拉機
- 1502字
- 2023-07-01 22:14:43
完顏守貞離京之后,朝廷只剩胥持國一個人實際掌權,明昌五年三月胥持國更進一步升任尚書右丞,為了長久的把持朝政,他找到了后宮的政治盟友-元妃李師兒。
李師兒出身貧寒,早年因為父親獲罪以待罪之身入宮,原本以李師兒的身份一輩子也就做個普通宮女了,但她精明能干腦子活絡,入宮后不久便把宮里的一套一套的禮儀學的滾瓜爛熟。當時在后宮負責管教宮女的內侍叫張建,男女授受不親,宮女們跟隨張建學習宮廷禮儀時候要隔著一層青紗,誰學會了誰沒學會都要隔著青紗問話答話,別的宮女都是年少嬌羞聲音比較低,但李師兒不一樣,聲音清脆好聽,回答干脆利落,時間久了張建就注意到這個李師兒了,很有精神,跟別的宮女不一樣。
人吧,一輩子總要有所長,關鍵的時候總會派上用場。
后宮里就那么大地方那么些人,李師兒很快便引起了章宗的注意,在張建的介紹下,知道了那名聲音清脆的宮女叫李師兒。引起皇帝注意只是第一步,李師兒知道章宗崇尚儒家文化,自己也頗有幾分文采,于是專門跟章宗貼身太監梁道搞好了關系,說自己精通詩文,在梁道的推薦下,章宗開始寵幸李師兒。
李師兒的聰明不是虛的,章宗本人文化水平很高,經常會拋出一些“梗”,就看你接不接得住。某次宮中作對,章宗出上聯“二人土上坐”,即使上聯又是謎面加謎底,別人都對不上,只有李師兒對的上,張口便答“一月日邊明”。
什么叫善解人意?這就叫善解人意。幾番接觸之下章宗是越來越喜歡,于是李師兒先后晉封為昭容、淑妃。
地位越來越高,李師兒身邊親友團們也跟著雞犬升天,去世的父親不僅得以平反,還被追封上柱國,祖父、曾祖父也都受到了追封。
已故的親人要追封,活著的親人更要榮華富貴,李師兒哥哥李喜兒原本是個盜賊、弟弟李鐵哥原本是個無業游民,兩人在李師兒的照應下入朝為官,權傾一時。
如果說李師兒得寵,身邊親屬攀附圖個富貴,這些對金國都造不成什么危害,可隨著李師兒野心膨脹,對于皇后之位逐漸有了想法。章宗原配蒲察皇后早在章宗即位前就去世,皇后之位一直空著,但金國有制度,后族必須是女真族,普通漢人婦女尚不能做皇后,更何況她李師兒一個曾經有罪家庭出來的女人。
為了向那最后的目標努力,李師兒找到了兩個政治盟友:一個是尚書右丞胥持國,一個是右副點檢紇石烈執中。
對了,后面這個紇石烈執中是女真名,他還有個漢名叫胡沙虎,在未來的那場打輸金國國運的戰役中,胡沙虎憑借一己之力葬送金國幾十萬大軍,堪稱國賊。
從明昌五年開始,李師兒便開始在章宗身邊吹枕頭風,想要當上皇后,章宗本人倒是沒意見,可當他把冊封李師兒的想法提出來之后,滿朝女真貴族和臺諫官集體反對,胥持國雖然不反對可畢竟控制不了女真貴族和臺諫官,李師兒始終無法再進一步。
做不了皇后不耽誤干預朝政,通過與胥持國里應外合,兩人在朝廷上羅織了大批親信,以右司諫張復亨、戶部主事高元甫、右拾遺張嘉貞等十人緊緊依附在胥持國身邊,結黨營私賣官鬻爵。
朝廷上胡作非為也就算了,這些人對于民間疾苦完全處于一種麻木不仁坐視不理的態度,明昌四年六月、五年八月,黃河先后兩次在衛州、陽武決口,洪水淹沒了河北、河南、山東大片土地,無數百姓家破人亡淪為流民,可朝廷里的掌權者卻毫無作為,只顧著撈錢。
承安二年八月,由于屢遭彈劾,尚書右丞胥持國終于被貶官罷相趕出了朝廷,改任樞密副使前往北京大定府治軍,后病死于當地。
胥持國雖然離開了朝廷,李師兒卻未遭任何影響,承安四年十二月,李師兒從淑妃晉封元妃,成為后宮地位最高的嬪妃,而其兩位兄弟李喜兒和李鐵哥更是做到了宣徽使、節度使的高官,朝廷上依附者眾多。兩兄弟根本沒有做官的水平,大權在握之后只知道以權謀私趁機撈錢,諫官多次彈劾都仗著元妃李師兒的靠山我行我素,朝廷上依然是一片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