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9章 岳飛之死

岳飛軍中有個名叫王俊的副統制,打仗不怎么行,平日里還反復無常沒個正形,就這么個害群之馬,岳飛罷相之后被秦檜和張俊知道,派人暗中勾結,由他出面誣告岳飛手下第一名將張憲謀反。

誣告信送到朝廷,張俊如獲至寶,馬上安排樞密院官員深入調查,沒想到樞密院官員拒不聽令-一眼就能看出是誣告,堅決不陪你當奸臣。

小官還挺有骨氣,張俊只好換人調查,經過審理得出一堆罪名,趁著張憲和岳云到鎮江述職時命人將二人逮捕下獄,押解到臨安大理寺獄中。

張憲和岳云只是誘餌,秦檜真正要陷害的是岳飛,兩人下獄后秦檜奏明趙構,說為了證明岳飛的清白,必須要把岳飛請回來與張憲岳云當面對質。

趙構裝做什么都不知道,全部交給秦檜辦理。

得到趙構的首肯,秦檜再三考慮,派了楊沂中前去宣詔岳飛回臨安。

之所以派楊沂中去,是因為岳飛罷相之后又回到了廬山給母親守孝去了,岳飛是個孝子,多年來一直沒能給母親好好守孝,如今無官一身輕便放下了所有雜念回到廬山繼續守孝。但孝子岳飛畢竟是響當當的當世第一名將,派普通官員前去宣詔,萬一引起岳飛警覺造成群體事件,秦檜要吃不了兜著走。

楊沂中帶兵多年,雖然比岳飛韓世忠等人打仗略遜一籌,但在南宋初年也算一名驍將,在朝中地位很高。更重要的是楊沂中與岳飛有深厚的私交,岳飛多年來一直稱楊沂中為“十哥”,他去了,岳飛不會有太大情緒波動。

紹興十一年九月,楊沂中領命前往廬山,見到岳飛后兩人寒暄過后,楊沂中告訴了岳飛張憲岳云被下獄之事,需要岳飛隨他回臨安對質澄清案情。

岳飛臉色鐵青不發一言,良久,對楊沂中說自己要回后院準備一番,請十哥稍事等待。

岳飛轉身離開,不一會兒一名侍女端著一杯酒出來,說是岳少保請十哥吃這一杯酒。

楊沂中忐忑不安,害怕岳飛是回后院自殺,又害怕給自己的這杯酒也是毒酒。但思來想去自己與岳飛多年交情深厚,岳飛不會這樣害自己,于是端過酒杯一飲而盡。

正巧趕上岳飛從后院出來,安慰楊沂中說怕十哥等久了悶得慌才差人置酒,現在已經準備好了這就上路。

秦檜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完全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岳飛堂堂大英雄襟懷坦蕩,別說是南宋朝廷,就算是龍潭虎穴又有什么不敢闖的?

紹興十一年十月十三日,岳飛隨楊沂中來到臨安,趙構避而不見仍然全部交由秦檜辦理,秦檜派人把岳飛領到了大理寺。

莫名其妙來到了大理寺,岳飛也不知道朝廷里這幫人唱的是哪一出。第一次來到大理寺岳飛也不熟悉不知道要怎么個對質法兒,只好隨大理寺官員引導前行,結果在路上看到了頸戴枷鎖、腳戴鐐銬、渾身血跡斑斑的張憲和岳云。

自己的愛將和兒子受此無妄之災,岳飛無比悲憤,厲聲質問大理寺官員為何,官員也無以應對,只好把岳飛領到御史中丞何鑄處,由諫官一把手親自審問岳飛。

御史中丞何鑄是秦檜的人,早在岳飛此次入朝之前秦檜就已經交代好,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給岳飛定罪。當同黨要有同黨的覺悟,何鑄見到岳飛后便厲聲質問岳飛為何要謀反。

見到張憲和岳云的那一刻起,岳飛就明白了此行兇多吉少,面對何鑄的質問,岳飛沒有回答,而是默默的脫下了上衣,露出了脊背上的四個大字:

盡忠報國。

史書讀到這里,讓人潸然淚下。

按說秦檜的黨羽那肯定都是奸臣,可何鑄看到岳飛脊背上的字之后大受震撼,思想來了一個180°的大轉彎,他無法想象一個徹頭徹尾的忠臣怎么可能會謀反。

他可以投靠秦檜,可以為秦檜辦事,但他不能昧著良心陷害忠良、遺臭萬年。

本著慎重慎重再慎重的原則,何鑄重新審閱了王俊的供詞,發現供詞對張憲岳云的指責完全是自說自話缺乏佐證,根本就構不成張憲岳云謀反的證據,更不用提岳飛的罪狀了。

何鑄發現這是秦檜要致岳飛于死地,于是找到秦檜,直接挑明了不愿陷害岳飛,不僅自己不愿陷害岳飛,全天下都不能陷害岳飛。

親手提拔的親信居然敢跟自己對著干,秦檜氣不打一處來,就你何鑄有骨氣要保護岳飛是吧?沒過多久何鑄就被打發出使金國,秦檜又派了萬俟卨來審理岳飛謀反案。

大奸臣一上場,可沒那么客氣了,上來對岳飛就是一番胡攪蠻纏式的審問,岳飛無論說什么都被對方污蔑,到最后不再回話,任憑萬俟卨等人用刑,被打的遍體鱗傷。

岳飛入朝被下獄的事情在南宋當時就已經引起了輿論風暴,朝中雖然被秦檜把控,但民間議論紛紛,老百姓都在罵。韓世忠當時已經辭官退休了,聽說此事后不顧朝廷退休人員不得干政的規矩,毅然跑去秦檜府上理論,質問秦檜岳飛謀反案從頭到尾都是誣告,誣告之詞怎能用來給岳飛等人定罪?

面對韓世忠的怒火中燒,秦檜也知道謊話編不圓,只好含糊其辭的說:

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如此草率的陷害忠良,憤怒的韓世忠怒斥秦檜說:

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秦檜打定主意不要臉到底,韓世忠毫無辦法,只好黯然離開。對于有趙構支持的秦檜來說,別說是韓世忠,就算是滿朝文武天下百姓全部反對又有什么好擔心的,自己的位極人臣榮華富貴誰也擋不了。只要害死岳飛宋金議和,有的人就能安安穩穩的繼續當皇帝,而他也能安安穩穩的繼續當宰相。

獄中的岳飛受盡了各種酷刑,但對謀反一事始終堅決不承認。為了盡快給岳飛定罪,秦檜和萬俟卨又把王俊找來讓他繼續揭發岳飛的其他罪狀。

原本張憲謀反就是王俊瞎編的,這時候又要誣陷岳飛,王俊哪兒來那么多劇本,但被秦檜頂在杠頭上下不來,只好胡亂編造,終于又編出來一條岳飛與董先談話時對皇帝不敬的言論。

得到新罪證萬俟卨興奮不已,馬上派人把董先傳喚到大理寺,到了大理寺一頓審問,董先堅決否認,岳飛的新罪狀再次落空。

紹興十一年十月初岳飛入朝下獄,中間秦檜萬俟卨等人不斷誣陷羅織罪名,可一直到臘月底所有罪名仍然無法成立,萬俟卨提出處決岳飛的幾項罪狀由于證據鏈不完備,在大理寺內部被幾位大理寺丞堅決抵制。

即便秦檜在中央一手遮天,但在基層政府部門依然有不少堅持公心的官員,不怕秦檜的威逼利誘,閃耀著人性的光芒。

臘月二十九,眼看著就要過年,岳飛不死宋金兩國就沒辦法議和,不議和某些當皇帝的就過不了安穩年,秦檜在家中焦慮不安,還在琢磨著害死岳飛的法子。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最毒婦人心。秦檜的老婆王氏提醒秦檜,必須要速速了結此案,捉虎容易放虎難,他日岳飛一旦出獄洗刷冤情后果不堪設想。

既然不能通過正規的合法渠道處斬岳飛,那就來陰的。秦檜寫了一張紙條派人送去大理寺給萬俟卨,命令他不再走法律程序,立即秘密處死岳飛。

萬俟卨一看命令來了如獲至寶,立即提審岳飛,讓他在羅列好的罪狀上簽字畫押,岳飛看了看罪狀,知道死期將至,提筆在下面寫了八個大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岳飛被毒殺于獄中,張憲、岳云被斬首。

打了一輩子勝仗的岳飛死的時候其實相當年輕,僅僅三十九歲,兒子岳云更是只有二十三歲。如上天能假以時日,留給岳飛的時間還有很長,我相信一定還有北上收復中原的機會。

歷史不能假設,民族英雄岳飛還是被害死了,在這里多說一句吧,最近的幾十年來,民間一直有一股聲音在呼吁不能把岳飛叫做民族英雄。其實這都是不對的,雖然我們讀歷史學歷史一直強調絕不能用非黑即白的角度來看問題,但是具體到某些細節方面,一定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在宋代宋金兩國就是敵對國,岳飛保家衛國抗擊侵略者那就是民族英雄,不能因為后世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就否定民族英雄的地位。

相類似的,阿骨打也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民族英雄,再過一千年一萬年也是民族英雄。

再有疑惑的,可以去查閱查閱鄧廣銘教授的一些學術論著,先生早已詳細闡述了各種緣由,分析論證的很清晰,值得所有有興趣了解宋史的朋友們認真研讀。

另外,小說戲曲中有岳飛遇害于風波亭的說法,真實歷史中岳飛是在獄中遇害的,沒有額外的這間風波亭。

岳飛的死,對南宋朝廷和中華民族來講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古往今來能打的名將很多,韓白衛霍、東漢云臺二十八將、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多少名將如雷貫耳。但就算在名將圈子,岳飛也是極為特殊的一個,因為岳飛所帶的部隊軍紀嚴明。

不要小看軍紀這個東西,自古以來軍紀都不是名將的標配,有的名將打仗很厲害卻對部下很少約束。同樣偏安東南,當年東晉北伐,劉裕氣吞萬里如虎連續收復洛陽長安,但后來劉裕剛一返回建康,駐守長安的北府兵將領便縱兵劫掠百姓。

劉裕是名將,麾下赫赫有名的北府兵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其他軍隊了。事實上,古代打仗時將領都會默許戰后讓士兵“縱兵劫掠”,對沿途的百姓搶劫一空,士兵提著腦袋跟著將領打仗圖的就是錢,朝廷的俸祿就那么多,王朝末年還經常發不出俸祿,不搶拿什么養活士兵?

事實上在當時南宋的軍隊軍紀也不行,同為中興四將的張俊就多次戰斗后縱兵劫掠百姓,很多原北宋地區百姓被金國蹂躪一遍又被宋軍蹂躪一遍苦不堪言,恨透了南宋朝廷。

但岳飛與所有將領都不一樣,在岳飛心里打仗是為了克復中原,克復中原是為了拯救百姓,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百姓,那么在行軍作戰過程中就一定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不是空談,是岳飛一直在認認真真執行的軍紀,史籍中有多次因士兵驚擾百姓而被岳飛處罰甚至處斬的記載,日常行軍路過村落,士兵也是“夜宿民戶外,晨起去,草葦無亂者”。

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以口號形式約定俗成出來的優秀軍紀,是實實在在的救國救民的正義之師。九百多年后,我們的人民解放軍也有了類似的軍紀和口號,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等等優秀品質,看似是我軍首創,其實都是岳飛留下來的珍貴民族遺產。

如果中華民族的軍隊有軍魂,那一定從岳飛開始就已經注入了我們民族的DNA中,永世不滅。

岳飛死后,攝于秦檜的威脅,尸體就在獄中,沒人敢為其收尸,都等著朝廷傳來指令看如何處置,是按什么標準來給岳飛辦理后事。

沒等到第二天傳令,獄中先傳出消息:岳飛尸首不見了。

岳飛是被秦檜秘密處決的,死后還要給他羅織各種罪名并公諸天下,現在尸首都沒了,還怎么給岳飛潑臟水?有關部門緊急出動,但最終一無所獲,岳飛尸首始終不見蹤影。

直到后來孝宗為岳飛平反時,一位普通百姓上奏朝廷,揭開了岳飛尸首失蹤之謎:

當年大理寺獄中有一名獄卒叫做隗順,岳飛死后隗順害怕奸臣再對岳飛尸首不敬,趁著夜里四下無人,背起岳飛尸首連夜出城,將其安葬在城外一座祠堂邊。

岳飛身上常佩戴一塊玉,隗順將玉放在岳飛腰下,為了將來有朝一日岳飛沉冤昭雪重斂尸骨,隗順又在岳飛安葬處種了兩棵橘子樹。

做完這一切,隗順知道大理寺他是回不去了,于是連夜趕回老家隱居,臨死前將岳飛尸首下落告知給了兒子。

孝宗即位后為岳飛平反,公告天下懸賞岳飛尸首下落,隗順兒子上報當年情景,朝廷派人到臨安城外祠堂尋找,果然找到岳飛遺體,重新安葬在棲霞嶺山下。

岳飛幕僚黃縱之子黃元振曾編纂過一部記錄岳飛生平的史籍《岳武穆公遺事》,書中記錄了一小段往事,說是紹興六年岳飛北伐偽齊的時候,有一天下了大雨路途不好走,岳飛與部將下馬步行到一處寺廟避雨,眼見大家雨中行軍叫苦連天,岳飛勸告眾人一定要把身體鍛煉好才能建功立業收復燕京。

有部將就說了,以前只知道跟著大帥要克復中原,原來不僅僅要克復中原,還要收復燕京啊。

寺廟外有一座山,岳飛望著山動情地說,你們有人去過燕京城嗎?我年輕時候曾去過一次,燕京城墻之高就如同眼前這座山一樣,我們此番殺賊,就要一路殺到燕京。

以前,我喜歡喝酒,喝完酒之后總是誤事,后來母親勸我戒酒,圣上也勸我戒酒,我因此不再飲酒。等我們大軍向北挺進收復燕京,再直搗金賊老家黃龍府后,我要大開酒戒,與諸君痛飲一番。

史書讀到這里,再一次淚流滿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县| 乾安县| 赤峰市| 安福县| 尚义县| 延安市| 平江县| 卓资县| 云南省| 涪陵区| 金寨县| 临夏县| 阜阳市| 四川省| 长宁县| 张家川| 西华县| 南宫市| 鱼台县| 丽江市| 潮州市| 临清市| 清新县| 中牟县| 弋阳县| 东城区| 南部县| 化德县| 库伦旗| 公安县| 定远县| 绵竹市| 汉寿县| 隆昌县| 红河县| 临城县| 抚顺县| 山丹县| 日照市| 偃师市|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