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己酉日,在雍城的太廟中,嬴氏宗親和朝廷重臣齊集此處,為嬴政舉行冠禮大典。太廟之中響起莊重的廟堂之樂,洪鐘大呂震撼著人心。嬴政神情肅穆,立于歷代祖先的牌位之前。
在掌管宗廟禮儀的奉常主持下,嬴政行了叩拜大禮,祭祀祖宗。
奉常為嬴政加冕,呂不韋為嬴政佩劍,從此刻起,嬴政開始親自主掌朝政。只見他頭戴通天冠,身穿黑色龍袍,手按太阿之劍,顯得威武莊嚴,霸氣十足。
禮畢,眾臣俱跪下高呼:“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嬴政掃視腳下群臣,還有跪在身側的呂不韋,興奮得想要仰天長笑。但他最終抑制住自己,平和地說道:“眾卿平身!”
呂不韋窺探著嬴政,把他的神情都看在眼中,在心中暗嘆:兒子!這眼前的風光可代替不了朝政的兇險,你可要好自為之。
他多年努力想要實現的目標,現在可以說已成功大半。他相信這個“兒子”能夠繼承他的大業,使“呂氏”天下世代相傳。可是嬴政偶爾顯示出的殘暴,又讓他十分擔心。嬴政在盛怒之下,往往會大肆殺戮。以此性格來平天下,尚有可為;若以此治天下,恐怕難行。雖然嬴政對他還是十分客氣,開口“相邦”,閉口“仲父”,但他現在所說的話只怕嬴政一句也聽不進了。
在咸陽嫪毐府中,此刻燈火通明,正在舉行歡樂的晚宴。
嬴政率領宗親重臣去了雍地,咸陽只剩下太后和嫪毐。令他畏懼擔心的人都離開了,趙姬只知在后宮含飴弄子,嫪毐于是更加忘乎所以,為所欲為了。
他是個喜歡熱鬧快活的人,于是就把一些侍候太后和嬴政的親貴請來飲酒博弈。一來想籠絡人心,尋找更多的幫手;二來則是向他們炫耀財富和實力。
前來赴宴之人多為郎、尉。郎負責掌守宮廷門戶,或為大王備馬駕車;尉多是宮廷衛隊長官,負責宮廷的巡邏、防衛。他們是秦王親近之人,多為宗室子弟。
這些人都有一些世家子弟的傲氣,對嫪毐的底細也知道一些,有人還隱隱猜出嫪毐和太后的關系。他們雖然瞧不起嫪毐,但他現在是朝中炙手可熱之人,雖然不愿與他相交,但也不得不虛與委蛇。
進入嫪毐府中,其富麗堂皇不亞于咸陽宮。府中家僮女仆穿梭往來,其穿著打扮俱與宮中相同。
這嫪毐也夠膽大,在大王腳下竟不知收斂,恐怕禍不遠矣。有人心里暗自嘀咕。
嫪毐見所請之人都來了,心中甚是興奮,他得意地向眾人道:“大家都能來是給我面子,當年我為高泉宮總管,也多承諸位照應。今日特備薄酒一席,與諸位敘敘舊情。”
嫪毐的話音剛落下,一群美女魚貫而入。隨著琴瑟響起,美女們在廳中翩翩起舞。這些郎、尉何曾見過這等場面!他們雖然見過秦王大宴群臣,那都是遠遠地觀看,從沒有參加過。今日見如此排場,個個都有些如癡如醉。
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就實行“連坐”制度。五戶人家為一伍,設伍長;十家為一什,設什長。這樣不僅方便收取賦稅、掌握全國的戶籍數,而且便于互相監督。
按照規定,有犯法者而隱藏不告的,十家都要受連坐,報告的人可以同戰場斬獲敵人首級一樣得到功爵,而隱藏罪犯者就按投敵論處。由于實行這樣的“連坐”制度,人們有時不明原因就被殺頭棄市。嫪毐雖被處死,但他還有數千家僮舍人,這些人又牽扯著千家萬戶,所以大家都不知何時災難就會降臨。
緊接著又是權傾一國的“仲父”呂不韋被罷免,這在秦國上下乃至諸侯各國之間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百姓還感覺不到什么,但在朝為官之人多與呂不韋有關系,都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四處尋找門路,探聽大王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