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眼睛一閉,想的都是那些千萬條的計劃,怕這怕那,怕的都是不存在的事情。比如,怕生病了怎么辦?住院了怎么辦?一個人在家突然發生了意外怎么辦?它們發生了嗎?哪天發生?怕的都是不存在的事情。再比如,癡呆了怎么辦?發生了嗎?目前也許我在癡呆的路上,有辦法嗎?沒有!
積極地為自己尋找開心的事情,晚上有許多想法,早上眼睛一睜我自歸然不動,要想走出根深蒂固的自我世界,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不過,在我的世界里我也有很開心的事情。
昨天周五股市收盤(7月18日),賬面上一天就賺了10150元,我趕緊把賺來銀子移到賬外的小金庫,只留本金在股市賬面上。其實這是阿Q的做法,這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阿Q思維,這才是自欺欺人的認知,認為分開本金和盈利才是最好的資金管理,這是對自己的資金警示。
很久沒有幸福感了,因為幸福感是需要條件的,我已經沒有條件談幸福了,最重要的幸福條件和幸福的支柱沒有了。一個失去愛的人,一個老人,一個老嫗,沒有愛的支柱了,到哪里談幸福,掙扎了7個月,一絲絲的幸福都沒有,有的只是思考、彷徨、痛苦、思念與掙扎,我的路在哪里?
雙休的昨天晚上,兒子出差了一周,冒雨回來了,拎著兩瓶茅臺,要我給他收藏好。兒子一看,沒有晚飯的跡象,問我,吃了嗎?我答,沒有,我剩飯熱熱,你的晚飯自己解決。他生氣,也沒有發作,隱瞞了自己的情緒,我也沒有多話。因為我不不知道他回不回來?再說我燒的東西他一般不吃。
我們母子倆就這樣各懷鬼胎的各人自己解決了這一餐晚飯,各自解決了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我依然是那些剩飯剩菜,兒子自己點了一份辣米線和一份煎餃,互不多話,他心里一定在嘀咕,媽媽咋就不做晚飯?我心里也在嘀咕,我為什么一定要燒兒子你并不愛吃的晚飯?
今天周日,我起來為自己煮了一鍋山芋稀飯,這是兒子不吃的。我為他煎了一塊半成品梅干菜烙餅,幾個大餛飩,他到中午起床,看到桌上的早飯?還是中飯?估計又得自己點外賣了?
其實我心里已經有了一個我想了三天的一個我自己的計劃:我心里在醞釀準備請個做飯的小時工,一來保證我沒有規律和沒有營養的飲食,二來也是自己有個說話的人,三來留個備胎以防我的那些過度思考成為現實,我平時千萬度的怕這怕那,平時、現在、怕的都是些不存在的事情,萬一成真了呢?備胎可以緩解那天如果真的來了,我身邊就真的會有一個能夠幫我的人,我就不會手忙腳亂的到處找人。這叫“未雨綢繆”,這個想法日漸成熟!
2024年的7月,是死神離愛人越來越近的7月,也是小學生放暑假的時候。7月上旬,小學生在日本棒球集訓隊半個月,我和愛人商量趁小學生不在家的時間,我們回老家陪伴我95歲的老爸,我們回老家的行程在7月下旬如期回到老家,老爸開心之至。
現在的7月中旬,小學生上周從日本集訓隊回來后,聽說外婆來到上海負責小學生的暑期生活,我沒有問,我重點在想著我的后面的黃金10年應該怎么過?我必須自己制造條件,自己創造條件,創造幸福的條件,讓自己的內心幸福起來。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