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與應用(第2版)
- 牛百齊 化雪薈主編
- 1728字
- 2021-12-17 17:33:01
2.1 電壓源與電流源
電源是向電路提供電能或電信號的裝置,常見的電源有發(fā)電機、蓄電池、穩(wěn)壓電源和各種信號源等。電源的電路模型有兩種表示形式:一種是以電壓的形式來表示,稱為電壓源;另一種是以電流的形式來表示,稱為電流源。
2.1.1 電壓源

1.電壓源
電壓源就是能向外電路提供電壓的電源裝置。圖2-1所示為電壓源模型,線框內(nèi)電路所表示的為一直流電壓源的模型。其中,US為電壓源的源電壓,它等于電壓源的電動勢E,即US=E,RS為電壓源的內(nèi)電阻。
假如用U表示電源端電壓,I表示負載電流,則由圖2-1電路可得出如下關系

此方程稱為電壓源的外特性方程。
由此方程可做出電壓源的外特性曲線,如圖2-2所示。

圖2-1 電壓源模型

圖2-2 電壓源的外特性曲線
由電壓源的外特性曲線可以看出:當電源開路時,I=0、U=US;當電源短路時,U=0、;內(nèi)阻越小,直線越平坦。
2.理想電壓源
當RS=0時,端電壓U恒等于US,是一個定值。這樣的電源稱為理想電壓源或恒壓源,理想電壓源電路模型如圖2-3所示。它的外特性曲線是與橫軸平行的一條直線,理想電壓源的外特性曲線如圖2-4所示。

圖2-3 理想電壓源電路模型

圖2-4 理想電壓源的外特性曲線
實際中,RS=0是不現(xiàn)實的,如果一個電源的內(nèi)阻遠小于負載電阻,即RS<<RL時,則內(nèi)阻壓降RSI<<US,于是U≈US,負載端電壓基本恒定不變,可以認為是理想電壓源。常用的穩(wěn)壓電源可認為是一個理想電壓源。
2.1.2 電流源

1.電流源
實際電源還可以用另外一種電路模型表示,如將式(2-1)兩端除以RS,則得


式中,IS為電源的短路電流;I是負載電流;而U /RS是流經(jīng)電源內(nèi)阻的電流。
電路如圖2-5所示,就是實際電源的電流源模型。兩條支路并聯(lián),對負載來講,其上的電壓和電流都沒有改變。
由式(2-2)變形,得
U=ISRS-RSI
這就是電流源的外特性方程。由此方程可得電流源的外特性曲線,如圖2-6所示。

圖2-5 電流源模型

圖2-6 電流源的外特性曲線
由電流源的外特性曲線可以看出:當電流源開路時,I=0、U=ISRS;當電流源短路時,U=0、I=IS;內(nèi)阻越大,直線越陡。
2.理想電流源
當RS=∞時,電流I恒等于電流IS,是一個定值,而其兩端的電壓U是由外電路決定的。這樣的電源稱為理想電流源或恒流源,理想電流源電路模型如圖2-7所示。R為其負載電阻,它的外特性曲線是與縱軸平行的一條直線,理想電流源的外特性曲線如圖2-8所示。

圖2-7 理想電流源電路模型

圖2-8 理想電流源的外特性曲線
實際中,如果一個電源的內(nèi)阻遠大于負載電阻,即RS>>RL時,則I≈IS,負載電流基本恒定不變,可以認為是理想電流源。
2.1.3 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1.等效變換方法
同一個實際電源可以用兩種不同形式的電路模型,相對于外電路而言,由于它們的伏安特性是相同的,所以對負載來說,這兩個電源是相互等效的,它們之間可以進行等效變換。
因為對外接負載來說,這兩個電源提供的電壓和電流完全相同,所以
由式(2-2)

可得

與式(2-1)比較
U=US-RSI
可得

因此,一個恒壓源US與內(nèi)阻R0串聯(lián)的電路可以等效為一個恒流源IS與內(nèi)阻RS并聯(lián)的電路,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如圖2-9所示。

圖2-9 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a) 電壓源電路 b) 電流源電路
2.注意事項
1)在電壓源和電流源等效變換過程中,兩種電路模型的極性必須一致,即電流源流出電流的一端與電壓源正極性端對應。
2)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關系是對外電路而言的,對電源內(nèi)部,則是不等效的。
圖2-9中,當電壓源開路時,電流為零,電源內(nèi)阻RS上不消耗功率;但當電流源開路時,電源內(nèi)部仍有電流,內(nèi)阻RS上有功率消耗。當電壓源電流源短路時也是這樣的,電源內(nèi)部消耗的功率不一樣。所以,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關系是對外電路而言的。
3)理想電壓源與理想電流源之間沒有等效關系,不能進行等效變換。
因為對理想電壓源來講,其短路電流無窮大;對理想電流源來講,其開路電壓為無窮大,都不能得到有效數(shù)值,故兩者之間不存在等效變換條件。
【例2-1】如圖2-10所示,已知US=8V、RS=2Ω。試將電壓源等效變換為電流源。
解:根據(jù)電壓源和電流源等效變換關系,可得等效電流源的電流為

故將電壓源等效變換為圖2-11所示電流源,圖中電流源電流方向向上。

圖2-10 例2-1圖

圖2-11 變換為電流源
【例2-2】將圖2-12所示的各電源電路分別進行簡化。

圖2-12 例2-2圖
解:理想電壓源與任何一條支路(含電流源或電阻的支路)并聯(lián)后,其兩端電壓仍然等于理想電壓源電壓,故其等效電源為理想電壓源。
理想電流源與任何一條支路(含電壓源或電阻的支路)串聯(lián)后,其電流等于理想電流源電流,故其等效電源為理想電流源。
所以,圖2-12中a、b、c、d電路分別等效為圖2-13中a、b、c、d電路。
3.幾個結(jié)論
由上例題可得如下結(jié)論:

圖2-13 例2-2等效電路
1)理想電壓源與理想電流源串聯(lián),理想電壓源無用。
2)理想電壓源與理想電流源并聯(lián),理想電流源無用。
3)電阻與理想電流源串聯(lián),等效時電阻無用。
4)電阻與理想電壓源并聯(lián),等效時電阻無用。
【例2-3】如圖2-14所示,用電源等效變換法求流過負載的電流I。
解:由于6Ω 電阻與電流源是串聯(lián)形式,對于電流源來說,6Ω 電阻為多余元器件,所以可去掉,可得電路如圖2-15a所示。
圖2-15a所示的6Ω電阻與12V電壓源串聯(lián)可等效為一個2A的電流源,可得電路如圖2-15b所示。

圖2-14 例2-3圖
圖2-15b所示的兩個電流源可等效為一個12A的電流源,可得電路如圖2-15c所示。
將圖2-15c所示電流源等效為一個72V的電壓源,可得電路如圖2-15d所示。

圖2-15 例2-3電源等效變換過程
根據(jù)圖2-15d可得

思考與練習
1.能否用圖2-16所示兩電路模型分別表示實際電壓源和實際電流源?
2.根據(jù)圖2-17所示伏安特性,畫出電源模型圖。

圖2-16 題1圖

圖2-17 題2圖
3.如圖2-18所示,各電路中的電流I和電壓U是多少?

圖2-18 題3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