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你在哪里

  • 銀躍
  • 乘涼樹下好
  • 3404字
  • 2021-12-21 22:46:22

從科學事業部規劃了完整的5年計劃后,常溫超導在一年后就完成了實驗室驗證,王淵明發表了“探索”行動實施以來第一個重大科學研究成果,王氏凝聚態立即成為熱門話題。

次年,也就是王氏凝聚態完成驗證后的第二年,王淵明再次獲得瑞典皇家學會頒發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五位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而且時間間隔如此之近,一時之間傳為佳話。

人們沒有想到的是,王淵明的常溫超導突破性進展僅僅是拉開了一個序幕,一個科學成果如井噴式發展的時代的序幕。往往一個成果出現之后,媒體爭相報告,人們還沉浸在對新成果的津津樂道中時,另一個成果就接踵而至,中間的間隔甚至不到半年!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體現在科學界,在藝術界同樣如此。更難能可貴的是,人類自從2600多年前出現過思想大爆炸之后,就再也沒有仔細審問過自己的靈魂。而這一次,思想家們紛涌而出,拋卻浮華,拋卻世俗,提出了種種直指心靈的終極思考。

當然,這一切雖然都有著危機同盟在背后運作的緣故,但更多的是了解事情真相的偉大人物,開始靜下來思考問題,當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時,真正重要的問題才能凸顯出來。

這樣的情況不得不讓普通民眾歡欣鼓舞,所有的人都認為人類歷史上一個超級時代即將來臨。這個時代的成就能夠掩蓋科學“黃金時代”的“燭光”,能夠俯視工業革命和文藝復興的高度,能夠直追數千年前那個先賢輩出的年代。這樣的時代必然是光芒萬丈,這樣的時代,只有“夢幻”這樣的稱呼才能配得上它。

五年時間匆匆而過,“夢幻時代”才剛剛掀起它面紗的一角,宇破技術的第一次外太空實驗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時間回到2034年8月13日,也就是第一臺微型探測器“文明號”被送往衛星發射基地的半年前,此時宇破技術相關的題都已經基本攻克,所以“文明號”的設計其實早已經開始。這是關于“文明號”的最后一次方案定稿討論,這一次的主題是“文明號”的信息傳遞方案,仍然是基于全息影像的遠洋會議。此次邀請了社會學事業部的專家一起參與,這一次的主持者是計算機組首席科學家凌黎。

第一個議程是確認這次信息傳遞時使用的語言和文字體系,在之前的投票中,英語和漢語一直不相上下。這一次在會議上漢語支持者和英語支持者分別作了陳述,最終漢語由于最低溝通需求的詞匯量小,信息量大,最重要的是它本身屬于象形文字,在不同文明之間傳播時,共性較大而當選。

第二個議程是信息發送的方式。

“我認為信息發送的方式應該盡量多樣化,覆蓋不同程度的文明?!绷枥枵f道。

“如果是沒有電磁波接收能力的文明是否考慮在內?”社會學事業部科學家問道。

“可以考慮,一般來說,只要是能對我們的信息進行解碼的文明,他們的智慧程度就不會比我們差多少,頂多是積累較弱?!边@個問題科學事業部之前討論過,此時王淵明回答。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需要在每個光譜段發送信息,這樣他們通過望遠鏡也能就看到我們的信息,當然如果連望遠鏡也沒有就實在沒辦法了。”查爾斯跟助手輕輕交流了幾句,發現這樣的操作對當前材料來說負擔不大,于是說道。

“嗯,將電磁波譜分段,盡量細一些,要假設其他智慧生命的可視光范圍比我們窄,然后每個頻段一起發送?!鄙鐣W事業部科學家說。

“除此之外,我建議也考慮更高等文明的可能性。”王淵明提出。

“請詳細敘述下。”弗格斯說道。

“電磁波發送常規信息一定時間待一個明顯的間隔,然后再繼續發送信息,但此時將信息換成量子比特,這樣發送信息需要的時間更短,或許也能夠增加信息的受眾范圍?!蓖鯗Y明說。

“應該沒有必要吧,這樣會增加元件的復雜度,要知道我們現在的設計方案已經將各方面數據應用到極致,才能堪堪完成理論模型?!辈闋査瓜肓讼胝f道,這樣的設計又會增加對元件體積的要求。要知道,雖然增加信息發送內容很簡單,但如果增加的是量子信息就不一樣了,這需要增加新的存儲元件,一旦在現有模型上增加任何一種元件,都會打破模型的平衡,牽一發而動全身。

“我覺得可以考慮在內,如果后面的時間里,模型整體有了一些優化空間,就將量子信息加入進去。如果最終還是不行,就放棄,反正也沒損失?!绷枥枵f道。

查爾斯聽了之后點點頭。

“那么發送信息方案就定下來了,下面討論發送內容?!绷枥枋疽庵謱⒔Y論記錄下,然后啟動第三階段議程。

“蓋亞的建議是發送信息指明銀河系有危機,但不具體指明危機的內容?!蓖鯗Y明首先發話,這是他與蓋亞早先溝通的結果,“我贊同她的建議。”

“似乎沒有必要這么做吧,既然已經指明了銀河系危機,那么如果摘星者截獲到這條信息,也能猜到發生了什么?!鄙鐣聵I部專家問道。

“不一定,在宇宙廣播信息的文明可能不止我們,說不定有些剛剛掌握飛行器發射技術的文明并不知道深空廣播的危險性,也會胡亂發射探測器進行廣播。摘星者說不定會忽略掉我們的信息,我們只要少發一點,就少一點危險?!蓖鯗Y明回答,“雖然與外星文明聯系上之后,會多一次確認信息動作,但宇破技術使得往返很快,不會耽誤太多時間,況且我們的維度技術目前要掌握還需要很多年,與外星文明聯系上后,也有較長的空窗時間?!?

現場沒有人再提問,都同意了王淵明的說法。

“那么最重要的環節到了,從費米悖論可以引申出一個可能的結論,宇宙中高等文明通常帶有敵意的可能性很大,此次我們是否在信息中攜帶人類的信息和我們所在星系的位置?”凌黎拋出這個問題后,現場所有科學家都陷入思考。

廣播人類和太陽系信息風險很大,但換位思考,僅僅發一句銀河系有危險就要別人冒著同樣的風險回復的話,又似乎太莫名其妙了,稍微謹慎的文明都不會干這種事。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難以抉擇的問題,會場上分成兩派,之后的會議時間都在討論此問題。

一派認為不能發送,原因很簡單,貿然將在自己的銀河系坐標暴露在所有銀河系文明眼皮底下是非常不明智地做法,一旦被有惡意的文明發現,地球可能遭到攻擊。

另一派認為應該發送,基于幾個假設,第一個假設是外星文明在銀河系不多,尤其是地球這次“探索”行動能接觸的范圍有限,在這個范圍內文明就更少了,這樣的情況下,能夠找到的需求遠高于碰到惡意文明的擔憂。第二個假設是摘星者的攻擊目標是有嚴格標準的,從蓋亞那里得知,納布星的科學家們懷疑他們會根據文明程度高低排序,先攻擊文明程度高的星球,避免他們獲得科技突破或者率先逃離,也就是說目前銀河系還剩下的文明中,他們的發展程度應該不會比納布星高多少,甚至均低于納布星。第三個假設是文明程度高于地球的文明,很有可能已對銀河危機有了一定感知,他們會極力隱藏自己或者積極尋找伙伴,總之應該不會主動攻擊其他星球?;谝陨霞僭O,人類有必要也必須冒這個險,想要獲得生存的機會卻一點風險都不冒的話,還不如什么都不干,直接等死。

最終這個問題還是在投票中獲得決策:在信息中攜帶人類信息以及太陽系坐標,向準盟友表達最大的誠意。

此后,“探索”行動一切順利,所有相關技術都在五年時間內一一得到突破,各種工程難關也均在實驗室驗證成功。現在,第一臺微型探測器“文明號”已經被運往衛星發射基地,在這里人類將會踏上深空盟友的第一次尋找之旅。

在“探索”行動的未來計劃中,同樣的甚至更先進的微型探測器會向太陽系各個方向進發,在廣闊的宇宙深處不斷探尋。每隔一定時間,可能是10年也可能是20年,或者星際遠航技術在宇破技術基礎上又有較大突破時,會同時發送一批新一代探測器,同樣向各個方向進發,這樣做說不定能在之前的探測器已經經過的區域發現未曾發現的文明,畢竟其他文明也會進步。

王淵明、凌黎、韓延生、袁萍和張誠早早來到了衛星發射基地。雖然韓延生、袁萍和張誠沒有參加日內瓦會議,但他們仍然在后續分別加入了危機同盟的特動事業部、科學事業部和社會事業部,一直在努力為“探索”行動做貢獻,袁萍也參與過幾次科學部的遠洋會議。說起來,數年前幾人再次于5所相遇時,還好好地聚了一場,雖然分別時間不長,但大家均有一種時過境遷的感覺。

在“文明號”發射的前一天,其他國家大量的“探索”行動重要參與者都已經趕到了衛星發射基地,弗格斯和查爾斯也于較早時間到達,當然免不了要與王淵明等人好好地聚一聚,總是通過遠洋會議通話,這一次終于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和交流。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站在遠處看著火箭噴吐著巨大的火焰冉冉升空,一股豪情夾雜著悲壯的情緒充斥在心頭。他們不知道探測器什么時候會找到外星文明,抑或探測器永遠也不會帶回任何消息,人類始終還是要在孤獨中面對摘星者的降臨。但無論結果如何,他們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可以坦然地面對后人的目光。

生死與共的盟友,你在哪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东城区| 天等县| 南投市| 革吉县| 阳江市| 唐河县| 宿迁市| 沐川县| 社会| 岳池县| 崇阳县| 太原市| 石楼县| 旺苍县| 句容市| 昌宁县| 宣化县| 秭归县| 通化市| 石楼县| 平原县| 巍山| 旌德县| 盐亭县| 贵南县| 曲麻莱县| 阳信县| 湖北省| 阜平县| 台东县| 界首市| 青川县| 新乐市| 乌兰浩特市| 陇西县| 揭西县| 肃南| 和平县| 莱芜市|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