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蓋亞建議

  • 銀躍
  • 乘涼樹下好
  • 3388字
  • 2021-12-19 19:51:04

經過一夜的休息,韓延生宣布最近兩天“起航”行動組集體放假,但出入5所必須進行申請,每組人數有嚴格限制,由5所軍人陪同。王淵明并沒有打算出去,上次跟蓋亞交流過后,他還有問題想要詢問。

“蓋亞!”王淵明來到地下24層,并沒有看到蓋亞的全息影像,他沖著蓋亞的小盒子喊道。很快,蓋亞的全息影像出現在王淵明面前。

“你好,王教授,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忙的?”蓋亞很有禮貌地問道。

看著這個越來越熟悉的外星女性影像,王淵明有了一種感激,雖然他知道蓋亞可能并沒有情緒,但能夠跨過難以想象的距離來到地球,實在是值得尊敬。

“我想請問,既然你們來到了地球,是不是已經有了一些針對摘星者的方案。我們地球的文明程度你也差不多了解了,你覺得我們有沒有希望戰勝摘星者。”王淵明問道,他的語氣慢慢變得緊張。

蓋亞看著他,并沒有馬上回答,似乎在計算,又似乎在尋找合適的說法。

“很抱歉,按照我的計算,你們戰勝摘星者的概率為零。”蓋亞說道,剛說完,還沒有忘記補充一句,“不是近似值。”

“那你們來到地球能做什么?你們納布星的人不都是有使命嗎?去往那么多星球,只是為了告訴他們快滅亡了?”王淵明內心冰涼,語氣稍稍有點急躁。

“王教授,請不要著急,我是說不能戰勝,并不代表不能幸存。”蓋亞解釋道。

“什么意思?你不會說集體大逃亡吧?先不說能不能建造足夠的飛船供所有人逃離,單單是駕駛飛船就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大型飛船建造難度太大,加速也太難。小型飛船能乘坐的人太少,而且每艘飛船都要有人懂得駕駛,根本沒有那么多專業駕駛員。同樣的,由于數量太多,建造難度一點不低。再說銀河雖大,可哪里又有真正的藏身之地。”王淵明十分不解。

“原則上來說,確實是集體大逃亡,不過并不是你理解的這樣。”蓋亞繼續解釋,“我不知道地球的價值觀是怎么樣的,但其實納布星如果不是被逼入絕境也不會采取這種逃亡方式。這種方法生存率太低,而且即使成功逃離也只是茍延殘喘罷了,摘星者還是會找到每一個生命星球,然后將它們全部奪走。關于飛船載荷問題,納布星不會犧牲部分人來換取另外一部分人微乎其微的生存可能。我們的科學家其實有另外一種方案,但是實施起來需要的時間很長,在當時是不可能的。”

“是什么方案?”王淵明急忙問道,這就是他要的答案。

“唯一有希望逃過摘星者的方案就是離開銀河系,到摘星者找不到的地方,這個方案當然是要求離銀河系越遠越好。”蓋亞回答,“不過去其他星系也有可能遇到摘星者,但應該概率較低,相信摘星者會先將銀河系的星球奪走后再轉向其他星系,到時候我們就有了充足的發展時間。再次遇到摘星者時,有可能已經有了一戰之力,畢竟文明的爆炸式發展也是比較常見的。即便仍然無法抵抗摘星者,也可以繼續逃離,只要掌握了這項技術,自保無虞。”

王淵明聽到這里,點了點頭,雖然狼狽了點,但基本的尊嚴還有,況且怎么也比滅絕好吧。一個人可以為了骨氣憤然自殺,但一個種族,一個文明這么做就不可能了。

“對了,如果摘星者文明真的強大到能在各個星系同時奪取星球,無論我們到哪里都有他們存在,那怎么辦呢?”王淵明突然想到。

“據納布的科學家們估計,應該不會。摘星者在奪走星球之前,還會用鎖空腔慢慢剝離星球周圍空間,讓整個恒星系較為平穩地過渡到穩定狀態,說明他們還并不是肆無忌憚。可能還有更強大的文明是他們也不敢觸碰的,只能悄悄實行他們的行動。再者,引用某位納布星科學家的原話就是‘如果他們真的強大到在各個星系肆虐,那我們遲早也是滅亡的結局,但滅亡之前掙扎一下總該是有的吧,萬一成功了呢?’”蓋亞說道。

王淵明思索片刻,以現在地球的科技也確實沒有什么其他辦法可想。他繼續問道:“你說的這種方案,具體怎么實施?”

“這種方案,單單依靠一個星球的力量不太可能實現,需要在多個星球上同時進行。整體思想就是在多個星球上啟動維度引擎,當然這個維度引擎只能影響空間維度,時間維度影響不了,至少納布星科學家們的理論和計劃里沒有時間維度。”蓋亞解釋道,“啟動維度引擎后,將我們的三維空間在更高一維,也就是四維空間進行折疊,這樣能夠讓星球所在的附近星區一起折疊到非常遠的地方去,理論上經過多次折疊我們可以離開銀河系。至于為什么要多個星球一起才更容易辦到,我想你應該明白。”

“是的,這個我明白。”王淵明回答道。

想象一張巨大的正方形漁網鋪在地上,現在要將漁網對折,如果一個人牽著一條邊的某個角來拉動,其難度會很大。首先需要的力量會非常大,其次由于漁網各處受力不均衡,漁網的擾動劇烈,誤差也會大很多。但如果是多個人隔著一段距離,每人拉著這條邊的一個位置一起使勁,就會容易很多。

“不過,即便是這樣,我們的科學水平還是辦不到。而且,去哪里找其他的文明?”

“所以我會共享我們的科技,幫助你們發展維度引擎。我的建議,不,是納布星科學家們的建議。第一步,你們要掌握宇破技術,有一定基礎之后,派遣多臺微型探測器到深空尋找盟友,將銀河系危機告知他們,并分享宇破技術,請他們一起發射微型探測器,如果他們短時間內能力不夠,那么對微型探測器進行維護,添加能源也可以接受。第二步,與盟友共同發展并分享維度技術,直到具備折躍一片星空的能力,這一步要求所有盟友一定要掌握,因為一個星球的資源有限,不可能具備資源建造兩個超級引擎來同時折躍兩個星空的條件。第三步,選定目標星系以及星系內可供折躍的多片星空,計算折躍時的軌跡和速度,讓我們的星球能夠進入到另一個恒星的宜居帶,并成功進行公轉,這一步看似簡單,但實際難度非常大。第四步,調整行星的自轉周期和公轉軌道,營造更好的生存環境,當然這一步也可以去掉。

“從第二步開始,我們能夠幫助的地方就越來越小了,因為我們也只掌握了維度技術的基礎,而且……也是理論上的。整個計劃,有幾點需要注意,第一,與深空中的準盟友建立聯系之后,再發送銀河系危機詳細信息,避免探測器大面積廣播造成銀河系恐慌,被摘星者察覺。第二,在找到足夠多的盟友,確保他們的文明水平可以接受技術分享后,馬上停止盟友的尋找,避免摘星者發現我們的行動。第三,一旦所有盟友完全掌握維度技術就立即逃離,不要考慮其他星球,自身難保的時候不要想著充當救世主。第四,有盟友或者地球自身被摘星者鎖定后,所在星球立即停止維度技術的所有科學研究,避免被摘星者發現,至于其他行動,則不受限制。以上幾點都是為了謹慎,但很有必要,畢竟我們對摘星者的了解太少了。”蓋亞將整個計劃和要點說出。

王淵明陷入沉思,他知道這已經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事情,也不是韓延生能夠決定的,甚至也不是中國能夠決定的。這個計劃需要大魄力、大毅力,需要全世界都參與進來。單單維度引擎都是那么虛無縹緲,更不用說實現超遠距離的空間折躍。

盟友?茫茫星空,能夠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盟友真的能找到嗎?即便找到了時間上還來得及嗎?大量的問題,大量的不確定性,王淵明使勁搓著雙手,不知不覺間,他的雙手由于長時間缺氧而開始發紫。突然,他松開雙手,眼神變得異常堅定。

“再次謝謝你,蓋亞。”王淵明說完,轉身離開,蓋亞的影像也慢慢消失。

現在,王淵明反而輕松了下來,作為一名物理學家,他要做的就是對蓋亞的建議進行詳細的分析,然后給韓延生講明所有情況。在整個計劃中,他只是其中一環,他也需要盟友。

當兩天后王淵明將蓋亞的建議平靜地講出來時,所有人都感覺大腦一陣轟鳴。大家還在感慨于納布的遭遇,噶貢的可敬,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地球滅亡進入倒計時這樣的結果。每個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到,如果巴奇號沒有到達地球,這一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人類會在懵懵懂懂之間平靜地生活很久很久,然后被突如其來的變故驚醒。或者擔驚受怕地生活幾百年,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目的不懈努力,搭上數代人的幸福,在見到希望的曙光時,才驀然發現,這不過是將死者的幻覺罷了。

“要學孩子們,他們從不懷疑未來的希望。”王淵明看到大家的神情,說道,“這是泰戈爾說過的話,而我想說的是,我們把未來交給他們,但今天做好我們自己。”

距離上一次會議已經過去了三天,納布星發生的事情和蓋亞的建議已經在各組專家共同協助下,由韓延生擬定了匯報材料,上報給了最高機關。很顯然,事情已經不是“零級”能夠概括的了,這需要更高層面的關注,在不久的將來,全球都會卷入進來。

材料要保證正確性和嚴謹性,同時還要能夠引起最高機關足夠的重視,其實并不好寫。三天的奮戰使得大家都筋疲力盡,材料遞交出去的一刻,所有人都只想好好地睡一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海阳市| 汝州市| 绍兴市| 湖南省| 黑河市| 乳山市| 明光市| 漳州市| 丽水市| 榕江县| 建德市| 金湖县| 山阴县| 永靖县| 永仁县| 东方市| 德州市| 定日县| 奉化市| 琼结县| 循化| 丹棱县| 黑山县| 拉萨市| 平和县| 白城市| 烟台市| 平阴县| 门源| 平江县| 汽车| 林芝县| 宁强县| 宾川县| 家居| 五大连池市| 垦利县| 平罗县| 迁西县|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