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亞知識庫導入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神話、歷史、宗教、科學、藝術、娛樂……蓋亞的詞庫開始豐滿起來。于是,深入的交流開始了。
“蓋亞,還是上次那個問題,你們的飛船是用什么驅動的?”王淵明問道,這是他一直想證實的問題。
“使用暗物質作為能源。”
“據我們的研究,暗物質能夠產生引力效應,你們是怎么將暗物質轉換成暗能量來抵消時空曲率的?”
“我們并沒有將暗物質轉換成暗能量,那只是暗物質產生核聚變反應中釋放出來的能量,可以叫做暗核能,這種能量波的擴散速度從某種方面來說可以超過光速,所以不滿足你們的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王淵明聽到這里,與基礎科學小組的幾位理論物理學家討論了幾句,他們知道,物理學的大廈已經搖搖欲墜了,雖然推翻重建的可能性不大,但加固地基,壘高樓層的事絕對避免不了。他呼了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然后一連問了三個問題:“什么是暗物質?為什么暗能量擴散速度能夠超過光速,還有既然能夠超過光速,你們是不是有辦法超光速航行?”
“暗物質本質上就是普通的物質,他們是其他膜與我們的D3膜交匯時,其他膜上的物質對我們產生的效應。如果每一個膜都稱作一個宇宙的話,用普通人的語言講就是其他宇宙對我們宇宙產生了影響。粒子的形成對各種力的作用大小和距離要求很苛刻,所以大部分的宇宙內根本沒有任何物質,不過膜在更高維的空間無處不在,能產生物質的宇宙也還是有很多,所以我們的宇宙其實處處充斥著暗物質。暗能量的擴散速度超過光速是因為在不同的宇宙里,各種物理常量都不相同,包括光速,所以自然就超過了我們宇宙的光速。至于超光速航行,我們做不到,至少在我們的宇宙做不到,不過我們可以借道其他宇宙,達到超光速的效果,這種技術叫做‘宇破’。”蓋亞很快回答了王淵明的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在地球科學家看來是世紀難題,可在蓋亞來看,只是比較專業而已。
“暗物質既然在其他宇宙,那他是怎么產生影響的?為什么暗物質對我們產生引力效應而暗能量產生長距斥力?”
“不同宇宙之間由于物理常量不同,所以兩個宇宙的基本粒子無法結合,即便是結合也只能是瞬間,無法穩定。而我們知道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本質上都是通過傳遞相對作用的規范玻色子形成的,這幾種力是構成物質的前提條件,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暗物質不與我們的宇宙產生任何除引力外的效應。而暗能量,你知道,物質跟能量本質上沒有區別,所以暗能量跟暗物質是一個道理。引力的情況就不同了,它是物質彎曲時空產生的效應,只要是在同一個高維時空,任何物質都可以對時空產生影響,而我們之前說的宇宙都是在同一個十一維時空。至于你說的為什么暗物質和暗能量產生引力相反,這個就更好解釋了,想象一個炸彈爆炸前后的對比就一目了然了,爆炸前它的質量擠壓時空,爆炸后它的能量擴散,將時空撐開。”
王淵明沉吟點頭,蓋亞提到不同宇宙產生相互作用時,他就猜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現在只是從蓋亞口中證實。再次與其他科學家交流了幾句后,他問道:“我們的宇宙充斥著暗物質和暗能量,而暗能量的效應比暗物質還明顯很多,按照你的說法,豈不是其他宇宙時時刻刻在發生核聚變?”
“那你以為我們的恒星在干嗎?”蓋亞難得地打趣道。
聽到蓋亞的回答,基礎科學組的科學家們自嘲地笑了笑,有時候問題的答案就擺在眼前,卻擦肩而過。
“你們是怎么獲得暗物質的,又是怎么存儲起來的?”王淵明繼續問道,這算是涉及工程細節了,不再是之前的純理論。
“暗物質在我們的時空無處不在,所以獲取很簡單,至于存儲,也就沒有必要了。”蓋亞理所當然地回答道,“我們只需要將按暗物質產生的暗能量使用引力場規范起來,給我們提供某一個方向的力就可以了。但這種引力場能量很大,目前我們也只有飛船上的這種合金能夠承受這樣的沖擊并屏蔽對外部的影響。”
“能具體講講這種引力場是怎么實現的嗎?如果是暗物質核聚變產生暗能量,那將是非常巨大的,我相信即便是飛船這種合金也會瞬間蒸發?!蓖鯗Y明大致做了計算后問道。
“其實我們也并沒有將暗能量全部利用起來,只是在前進的反方向上進行少量吸收,這樣就能產生暗能量各向對稱破缺,在前進方向上產生推力。在吸收過程中,飛船的合金會有一定消耗,到一定程度后,為了維持船體穩定,就不能進行暗能量吸收了。所以雖然暗能量無處不在,但我們也沒法一直航行下去?!?
王淵明想了想,又問道:“你說質能方程不成立,這是為什么?”這是基礎學科組科學家們很重視的問題,畢竟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實在是太簡潔太美了,突然有人說它是錯的,實在是難以接受。就如同一個癡情的男孩,突然有一天聽到有人說他喜歡的那個女孩是個丑八怪一樣,連玩命的心思都有了。
“并不是完全不成立,而是需要擴充,高維物體的質量跟低維比呈指數級上漲,同時某些宇宙的光速比我們宇宙的快了很多個數量級,所以質能方程中數學符號代表的意義需要更廣義才行。如此巨大的能量,我們雖然只能借用一點,但也非常恐怖了?!鄙w亞頓了一下,又補充道:“所以我剛才說‘你們的’質能方程。雖然理論基礎一樣,但本質上只是低維的簡化版,如同牛頓力學體系是廣義相對論的簡化版一樣?!?
“那應該叫‘不完備’,我們一般不說錯誤這個詞,而且簡化版有時候也很好使?!蓖鯗Y明身后的袁萍插嘴道,作為女性,她的心思還是更敏感些,畢竟一大幫子地球上的大學者們被一個‘小姑娘’教訓的服服帖帖,同為女性的她還是有點不服氣的,雖然她也知道這個‘小姑娘’并非人類,而且也不知道多大歲數了。
“好的,我糾正我的說法?!鄙w亞一點也不生氣地說道,當然更可能的是,她根本沒有生氣這個技能分支。
王淵明轉頭笑著看了袁萍一眼,袁萍沖他眨眨眼,表示扳回一城。
“那你們是怎么借道其他宇宙實現超光速航行的,也就是你說的宇破技術是怎么實現的?”王淵明問完,感覺到身后所有人似乎都開始屏氣凝神。“超光速航行”,這是在人類歷史上各類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出現過,但從來沒有實現的一項技術,因為即便在理論上科學家們都是各執一詞,許多悖論從哲學上也不停否認它的可能性,更不用說實現。
“想象一張紙上有兩個圓,或者其他任意形狀都可以,這其實更符合千奇百怪的膜的真實情況。這兩個圓有一部分相交,此時你在一個圓的邊上行走,假設這個圓上你每秒最快只能跑1米,當你走到相交的點時,跳到另一個圓的邊上,這就是借道,也是宇破的基礎。假設另一個圓上可以跑得快很多,比如每秒10米,你就能夠更快地到達第二相交點,這就是超光速?!鄙w亞舉例說道。
“那怎么到另一個宇宙的?”
“通過黑洞,那就是各個宇宙的交點。”
黑洞,果然!愛因斯坦-羅森橋真的存在!這是在場的大部分科學家心里的想法,黑洞的神秘一直讓人們敬畏,今天算是稍稍揭開了一點面紗。
“從另一個黑洞出來后,怎么逃離?不會立即被捕獲回去嗎?”王淵明繼續問道。
“這是對黑洞理解的誤區,飛船從外部進入黑洞的確會從黑洞視界落入到中心的奇點而穿過宇宙,即便是光都無法逃逸。但從黑洞視界‘內部’將出未出的一瞬間還能夠保持在另一個宇宙的速度,也就是此時是超光速的,而位置則無限接近我們的宇宙空間,這就給了飛船沖出黑洞視界的動量。而飛船從黑洞視界飛出的一瞬間,就到達了我們的宇宙,此時速度瞬間降低到我們宇宙的光速,這個過程對飛船來說時間為零,不會感覺到變化,所以宇航員不會因為巨大的負加速度擠壓而死亡。但由于此時已經沖出黑洞視界,所以飛船也不會再被黑洞拉回去了,但會在黑洞強大的引力下減速。神奇的是飛船從第二個黑洞出來時的速度剛好會降低到進入第一個黑洞時的速度。也就是說宇破整個過程中的兩個黑洞就像是同一扇打開的門的兩邊,在我們的宇宙看來,穿過它時似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這有點像一種宇稱時間對稱?!?
王淵明剛想問下一個問題,這次蓋亞主動說道:“關于宇破技術我可以補充說明一下細節,我相信你們會感興趣的。其實每次進行宇破時,航行在另一個宇宙是有正常的時間流逝的,也就是宇航員在另一個宇宙一樣會老去,通過加速到接近這個宇宙的光速可以緩解衰老,但并不是根本解決辦法,根本的解決的辦法是回到我們自己的宇宙。聽起來是不是莫名其妙,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離開宇宙時,在這個宇宙的時間軸和空間軸信息都消失了,等我們回到原來的宇宙時,空間軸坐標發生突變,突變速度超過光速,根據嗯……你們叫做狹義相對論的原理,時間軸分量為負數,但實際上時間軸不能出現負數,于是就只能是零。也就是無論我們在其他宇宙待了多久,我們回來時的年齡會變成跟離開時一樣,返老還童了。這時在異宇宙的記憶也會丟失很大一部分,但不會完全丟失,可能是因為思維是量子態的,絕對真空也沒法完全抹去吧。至于能夠保證不丟失的就是量子存儲元件,我們可以存儲足夠多的備份數,然后再進行去重整合就可以了。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兩個宇宙任意來去,他其實就相當于可以活兩輩子的時間,可惜的是他不能影響另一個宇宙的任何事物,哪怕是看都看不到任何東西。所以除了宇破航行,去其他宇宙并沒有實際意義。對了,雖然離開的瞬間時間軸和空間軸信息消失,導致位置和動量信息都成為確定值,這不符合不確定性原理,但此時經歷的時間也為零,也就是說這一切雖然發生了,但實際上根本沒有發生。”
“等等,你說進入其他宇宙時,因為時間軸分量不變,我們會回到離開時的狀態,假設這是真的,那我們第一次進入其他宇宙時,我們在這個宇宙并沒有任何之前的信息,豈不是我們會直接消失?”王天明想了想,發現了問題。
“你這樣想也沒錯,實際上,有兩種理論都是自洽的。第一種是我們確實消失在了無前置狀態的異宇宙,關于我們的信息被完全抹除,這樣能夠保證異宇宙的信息守恒。另一種是,我們在所有宇宙形成的整體內保持信息守恒,也就是我們在沒有前置狀態的宇宙出現時,我們還是存在的?!鄙w亞說道,全息影像顯示出微笑,“現在,你能看到我的存在,說明第二種情況發生了,我們是幸運的?!?
“確實如此,那么既然能夠超光速,‘祖父悖論’會出現嗎?”王淵明問道,這是橫亙在超光速航行面前的一道哲學命題?!白娓搞U摗笔且粋€關于時間旅行的悖論,比如一個人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殺死,會出現什么問題呢?他回到過去殺了祖父,就一定不會有他的父親存在,沒有他父親的存在也不會有他的出生,那么到底是誰殺了他的祖父呢?
這個有趣的悖論最先由法國科幻小說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他1943年的小說《不小心的旅游者》中提出,類似的還有希特勒悖論等??傊?,時間旅行一直是讓人神往又捉摸不透的東西,當然可能真正掌握了時間旅行的文明會覺得也不過如此。
“不會出現,因為你通過其他宇宙航行后,在這宇宙的時間不變,也就是從時間上來說你不能實現旅行。假設你通過飛到光的前面去等待,你等來的也只是過去的影像而已,仍然無法去影響他,更不用說去改變。”蓋亞說道,“當然,這是就我們星球的文明水平來做的解答,至于更高層次的文明,甚至有些無法想象的文明能做到哪一步,我就不知道了。”
“能夠用來宇破的黑洞在宇宙中多嗎?”
“很多,但通常不能穿過較大的物體,而且距離太遠也不行,否則無法航行過去?!?
“你們怎么保證宇破的準確性?”
“需要探測黑洞的特征,如果另一個宇宙與我們的宇宙產生交點,那么這些交點形成的黑洞通常會有多個,這些黑洞產生的輻射性質會有明顯的差別,類似指紋一樣,我們通過檢測這些輻射的特征,就能夠確定哪些黑洞實際上是可以穿過的。”
“最后一個問題,你們的科技能與我們共享嗎?我說的是細節,包括數學方程和所有推導過程,甚至發展史。”王淵明終于問出了壓軸的問題,他微微緊了緊拳頭。其實之前無論問得再多,也只是證實了各類科學幻想而已,對人類科學進步確實有推動,但沒有數學推導的支撐,人類要做的努力仍然不少。
“當然可以,這也是我們來這里的原因?!鄙w亞回答道,聲音讓在場的人覺得無比悅耳,“還有,我已經將噶貢的航行日志翻譯后發到你們的磁盤了,距離換算成了你們的光年單位,方便你們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