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奶奶篇。
魚以前一直都很怕公雞奶奶。公雞奶奶罵起人來很厲害,魚也覺得公雞奶奶其實很厲害。
公雞奶奶會制酸菜臘菜、腌蘿卜干黃瓜干等等;
家里曾有好幾個大瓦罐、塑料罐的腌制菜都出自于公雞奶奶之手。魚有幸觀摩過公雞奶奶的制作過程。
魚記得不大清楚,比如酸菜,大刀把菜“哚哚哚”地給剁碎、裝滿罐、用大木棍層層杵壓、再裝滿、再杵,魚忘了有沒有撒鹽的步驟,魚只負責摁好罐子不傾斜、然后封蓋倒置吧好像。
但是風味獨特不獨特魚不知道,自家酸菜的酸是絕對夠酸的,特下飯。魚喜歡用酸菜拌著生的蔥花吃,特好這一口,尤其是感覺沒有胃口的時候。
魚絕得黃瓜干也特好吃,脆口,蘸醬配粥,一絕!
公雞奶奶以前力氣很大,能挪動一塊大大的石頭;
公雞奶奶在魚的小時候時很能干活兒,單肩挑著兩桶大半滿的河水去菜園子里澆菜是常事。公雞奶奶擰過的腌菜罐,魚拿出吃奶的力氣也打不開。
公雞奶奶會織毛衣;
魚看不懂,公雞奶奶借著兩根金屬細條,繞著一根毛線這搭搭那搭搭的,很是復雜。魚只在一旁管理毛線球,時不時拉出來一下。
織出來的毛衣雖然不大好看但是很保暖,公雞奶奶知道鷹阿姐喜歡好看的,特地用了鮮艷亮麗的毛線給鷹阿姐織了一件馬甲。只可惜,鷹阿姐穿過幾次就膩了沒有再穿。魚穿的是很早之前不知織給誰的暗紅色馬甲,舊得有點發(fā)硬,魚以前不大喜歡這個顏色,奈何怕冷也就經常穿著。
公雞奶奶會種菜、養(yǎng)雞;
有好幾塊地都是菜,魚基本是吃自家蔬菜長大的。有空心菜、芥菜、卷心菜、蔥花、韭菜,還有番薯、芋頭,只種過一次苞粟(玉米)。通常,魚放學回家看到家里鎖門的時候,就直奔著菜園里去找公雞奶奶。
家里有個不大不小雞園,一般里面會養(yǎng)十二、三只左右。魚喂過幾次,舀上幾勺剩的粥飯再去舀幾勺糠拌均勻即可。魚比較心軟,通常米粒會比公雞奶奶的要多出一些。
除非重大節(jié)日需要殺雞以外,平時這些雞都是不宰只要蛋。公雞奶奶似乎有個執(zhí)念就是自家養(yǎng)的雞最健康好吃,一定要留給它兒子和孫子吃,并且會跟它們會多次強調。
公雞奶奶還有一個喜歡給小輩半夜蓋被子的習慣,魚對此深有體會;
公雞奶奶拿著手電筒照來,魚一開始還會直接被照醒然裝睡,后來是魚玩手機熬夜的時候時常提心吊膽,深怕被發(fā)現(xiàn)。
毫不夸張地說,魚其實是被公雞奶奶罵哭長大的。魚也很清楚公雞奶奶是絕對的重雄輕雌,甚至魚差點因為公雞奶奶而被送走,但魚就是公雞奶奶帶大的。
烏龜爺爺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公雞奶奶都十分的難過,甚至有像個幼崽一樣在地上打滾痛哭。
隨著魚的長大,公雞奶奶的脾氣變得越來越靠近和藹慈祥,魚幾乎都快忘記了公雞奶奶以前的模樣。
雖然交流不多,但公雞奶奶陪著魚走過了人生中很重要的童年。
有人說,幸運的童年能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來治愈。而魚,恰巧卡在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