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論勢?下

  • 踏破大清朝
  • 中庭有嘉樹
  • 3527字
  • 2022-01-03 13:30:00

朱天賜說道:“如今下了重慶,吳賊必然舉兵來犯,先生何以教我?”

瞬息之間,文安之就已經從腦海里面畫出了從云南昆明到敘州再到重慶的地形圖。文安之一直在這里督師闖營諸將,而且對周邊大大小小的山川地形都了然于胸,這里的一草一木他也非常熟悉,遠非那些只知道黨爭、奉承的永歷閣臣可比。

文安之臉色突然大白,雙手顫抖,大叫一聲:“大勢去矣!”然后放聲大哭,發髻已經散亂,眼中流出兩股混濁的淚水。

朱天賜看著文安之,他知道明末時期士大夫崇尚知行合一的思想,不拘于俗,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然而其中有多少人得了圣人之道尚不可知,但是這哭哭笑笑的本事卻學了一個精髓。

“大勢去矣!”文安之重重伏地,聲音嘶啞,淚流不止,強忍著垂足頓胸的沖動,右手已經握成一個拳頭準備捶向地面。

“慢著!”朱天賜正想要安慰這個獨自撐起南明的社稷之臣,就聽見文安之突然大叫,立刻把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還有重慶,我們還有重慶。”文安之立刻把臉上的眼淚抹去,對著朱天賜不管不顧道:“如今要挽天傾,必須派精兵良將鎮守重慶,守住重慶城。同時,必須要在吳賊到來之前拿下瀘州。瀘州通敘州,拿下瀘州,斷絕夔西李國英部聯系,然后會同眉州、嘉定州、成都的明軍,合攻資陽、內江,這樣才能夠徹底把李國英部阻斷在川西北,換取一線生機!”

朱天賜沒有說話。

但是他內心的答案和文安之的幾乎一模一樣,只是他知道歷史的進程,加上到這里收集的各種信息和其他人的推測,才能夠做出“奪瀘州,斷李國英后路”的判斷。文安之如何能夠在瞬息之間就得出這樣的結論?

文安之看出了朱天賜的困惑,立刻說出自己的看法:“從大局上看,建州想要畢其功于一役,如此情況下,必須先滅云南的李晉王!因為李晉王前有桂林大捷,優先圍剿李晉王才是第一,然后圍剿夔東,這樣才能夠安定,此一也?!?

文安之已經冷靜下來,聲音沉著而冷靜,他也已經把朱天賜當做朱四太子,更是把心里面的想法和盤托出:“夔東諸將有李國英節制,有什么風吹草動建州一定知曉,這樣的話,夔東便不足為慮,此二也;夔東聯盟松散,諸將之間不和,戰斗力不如李晉王,此三也;夔東孤懸川東,糧秫不足,士氣不高,此四也;川東本土勢力盤根錯節,矛盾諸多,很多人已經暗通建州,在建州眼里不足為懼,此五也;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夔東諸將與當地士紳關系惡劣,為了籌措軍糧,更是厘清田畝,嚴格稅收,才能夠有發兵餉,而這樣就嚴重得罪了當地士紳,若是建州不來,他們攝于軍威不敢動;而建州來襲,他們肯定會有動作!”

文安之越想越可怕——他案子上的彈劾奏章已經有一尺高了:“大軍一動,所需要的糧草是平日里的五六倍,撫恤恩賞更是需要按時下發給戰兵,若非如此,戰兵如何肯效命?建州的到來,完全讓我們陷于被動!”

朱天賜暗道:果真是有宰輔之才的人。大明多的是孝子賢孫,少的是如同張居正、于謙和文安之這樣的忠臣。孝子賢孫們為了一家一族的利益不斷棄國家利益而不顧,甚至挖大明的墻腳。

“若是沒有打下重慶城,完全不必如此。”文安之說道,但是突然又話鋒一轉:“可是這正好是殊死一搏,這就是我日日夜夜在思考中的一線生機?!?

“以重慶城為根基,首先打退吳賊,然后等兵鋒之盛的時候把整個四川收入囊中,如此可以得到一息喘息的時機,到時候秫兵厲馬,打破危局?!?

“破局之處在何處?”

文安之一愣,然后在腦海中飛快回憶起四川周邊的地形,低頭喃喃自語:“如今川西是李國英部,川東是我部,吳賊隨時可以沿江而上進行支援,那么走水路的話,肯定是從長江和嘉陵江……”

“時間之差我們需要,而我軍……”

“資陽?不對,資陽雖然在敘州和成都之間,然而并不是特特別需要,尤其是現在敘州還是我軍手中……”

“是敘州!”

“可是聽聞資陽有李國英部隊的動向。”

“那便是誘敵之計!如今建州占盡天時地利,肯定是想要徹底殲滅我軍!我軍疲憊,加上敵軍思定心切,肯定是用最小的方法來獲得最大的效果,如此的話,肯定是首選誘敵之計!如今拿下重慶,局勢徹底失控,那么肯定不會用誘敵之計了??隙ㄊ菉Z回重慶為首要,那么……”

文安之又想起了四川的地圖,眼睛越來越明亮:“那么,只有一個地方可以走,也只有那個地方,才是最重要的地方!”

“瀘州!”兩個人不約而同地叫著,然后相視而笑:“不錯,就是瀘州,瀘州必須要拿下,這樣才能夠在喘息之機之前留下一絲希望!”

“那么,大局定下,應該如何定計策?”朱天賜說道:“我以為,可以用宗第本部兵馬,加上郝搖旗、劉體純、李來亨部,圍攻瀘州,徹底斷絕吳賊進入四川的退路,這樣的話,四川可以保住一時的安全!”

“單單如此還不夠,如今首先需要肅清重慶城之中的內奸,防止出現城門被破的情況。遼東戰事的教訓就在眼前,不可以不防范?!?

“先生說的是?!?

“如今需要精兵一萬守住重慶,保證重慶城無虞,然后發奇兵,困死李國英!”

“先生覺得應該要溝通云南么?”

“需要,也不需要。”

“先生的意思是,我們沒有必要去大動干戈打通云南到四川的溝通,但是需要一個傳遞消息的道路,讓云南方面知道我們的消息,互通有無,然后好做出相應的部署?”

“沒錯!”文安之手中也開始模擬四川的山川水流,激動地繼續說道:“因為我們兵馬不足,只能夠如此,若是全力打通同云南的聯系,腹背受敵不說,糧草如何進行運輸?而一旦川、陜綠營兵南下,我軍的后路立刻會被切斷,到時候肯定會被逐個擊破!”

朱天賜松了松自己的身體,對著文安之說道:“先生的說法,看起來無懈可擊,可是總有點兒呼小孩子的意思。”

文安之的臉上并沒有任何疑惑之色,只有一些驚訝,他抬頭看著朱天賜,仿佛在說:“怎么被你識破的?”

朱天賜說道:“先生其實沒必要這么大費周章的,為何不直接說,瀘州奪下了固然能夠守得住一時,但是守不長久呢?”

文安之這么一點私心其實無傷大雅,因為他知道歷史上做出這種不好預言的的謀臣下場都比較慘,而且若是直接說“瀘州不可守”,顯然也是不會聊天的。

而朱天賜戳破這種私心,顯然是想要把文安之留在身邊為自己出謀劃策。而且朱天賜也清楚,自從打下了重慶,歷史就已經完全改變了,如果不能夠厘清接下來的脈絡和歷史事件之間的邏輯,仍然沒有辦法改變天下大勢,仍然沒有辦法去挽天傾,最后的結局也還是魂斷茅麓山。

而真正要把握這里面的每一個關節,必須需要智謀之士的鑲助。

之前的一些話,已經讓朱天賜相信,文安之是一個不世出的宰輔之才,不愧是支撐南明的擎天柱,不愧是南明歷史里舉足輕重的文臣。

現在也該看一看自己的學識了,讓文安之能夠體會到自己的見識,方便收攏人心。

“如今天下大勢,敵強我弱,而且需要用一隅之地對抗整個建奴,困難重重,就像先生說的那樣,向死而生。而我認為,所謂向死而生,其實就是傾盡全力去自己尋找一線生機。”

朱天賜沉聲說道:“而這一線生機,從來都是我們自己去爭取的?!?

“比如說,如今的一線生機,就是建奴自己不斷壯大而送過來的。在此之前我認為,有三個階段?!?

“起初,建奴勢力弱,想要定鼎中原而人口不足,建奴弱而我強,所以當時幻想聯虜平寇,然而建奴利用各種手段,極盡拉攏,于是破了京城立刻定都京城,然后利用大明內部的紛爭,加上四鎮跋扈,導致建奴一步一步做大,最后弘光朝廷破滅,此為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就是雙方勢力平衡,我朝行聯寇平虜,而且建奴卻犯了致命的錯誤,以為形勢大好,就發行剃發令,所以江南和北方風起云涌,差點兒讓建奴回到第一階段。然而這個時候,黨爭起來,何騰蛟、丁魁楚壞我大明江山,生生錯過這個機會,讓建奴緩過勁來,局勢徹底失去控制,已經變成了敵強我弱,此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就是我朝。此時天下已經傾頹,而我朝黨爭不再如同之前那樣激烈,所以能夠進行抵抗,然而江南承平已久,兵力不足,加上建奴已經回師,這個時候堵公和楊公提議聯合闖營、大西軍,而本來這是最能夠進行劃江而治的辦法,也是最有希望的辦法,然而,然而……”

朱天賜一拳頭捶在桌子上:“然而,狗雜種孫可望搞起內訌,生生斷送大好局面,堵公、楊公身死,孫可望這個狗奴才,背叛祖宗十八代的狗奴才投敵叛變,情況急轉而下,這是第三階段?!?

“所以呢?”

“所以建奴內部人心不齊!以小國謀大國,只能夠不斷妥協,只能夠不斷去拉攏,一旦情況有變,建奴的形式立刻急轉直下!”

“所以有姜瓖、李成棟的叛變。大西軍和闖軍強行聯合,之前內部矛盾已經很深,如今不見到矛盾爆發,那是因為巨大的勝利掩蓋了,大西軍、闖軍、九邊軍、遼東軍、京營和各種土匪流寇,就是原先的八旗,都要瓜分這勝利,故矛盾不顯露。而一旦不是如此,內部矛盾必然爆發,不消說那些九邊軍、遼東軍之類的大明軍隊,就算是八旗內部都有矛盾,所以……”

“你是說……”

“沒錯,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秫兵厲馬,需要一場一場的勝利,讓他們的希望破滅?!?

“這不又回到了起點么?”文安之苦笑道。

“不,沒有!”朱天賜堅定地說道:“絕對沒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春县| 喀什市| 永顺县| 新民市| 清水河县| 甘南县| 定兴县| 商水县| 莒南县| 马尔康县| 衡东县| 兰州市| 徐州市| 夏河县| 盐边县| 阳谷县| 巨鹿县| 高阳县| 深州市| 无为县| 巴青县| 龙游县| 宽城| 高州市| 永年县| 中方县| 屏南县| 商南县| 扶余县| 罗江县| 富宁县| 启东市| 石阡县| 六枝特区| 仪陇县| 扎兰屯市| 嘉鱼县| 新野县| 汉源县| 明星|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