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關節置換加速康復圍術期工作手冊
- 王坤正主編
- 1081字
- 2021-12-18 01:50:27
二、術前風險評分方法
目前國內外較常用的有以下三種評分方法:
(一)ASA生理狀況評分
美國麻醉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根據患者體質狀況和對手術危險性進行分類,于麻醉前將患者分為6級(表2-1)。
表2-1 ASA評分標準

ASA生理狀況評分的臨床意義:
Ⅰ級:體格健康,發育營養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圍術期死亡率0.06%~0.08%。
Ⅱ級:除外科疾病外,有輕度并存病,功能代償健全。圍術期死亡率0.27%~0.40%。
Ⅲ級:合并癥嚴重,體力活動受限,但尚能應付日常活動。麻醉中有一定危險,麻醉前準備要充分,對麻醉期間可能發生的并發癥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預防。圍術期死亡率1.82%~4.30%。
Ⅳ級:合并癥嚴重,喪失日常活動能力,經常面臨生命威脅。圍術期死亡率7.8%~23.0%。
Ⅴ級:病情極危重,麻醉耐受力極差,無論手術與否,生命難以維持24小時的瀕死患者。圍術期死亡率9.4%~50.7%。
Ⅵ級:確證為腦死亡,其器官擬用于器官移植手術。
Ⅰ、Ⅱ級患者麻醉和手術耐受力良好,麻醉經過平穩;Ⅲ級患者麻醉有一定危險,麻醉前準備要充分,對麻醉期間可能發生的并發癥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預防;Ⅳ級患者麻醉危險性極大,即使術前準備充分,圍術期死亡率仍很高;Ⅴ級患者為瀕死患者,麻醉和手術都異常危險,不宜行擇期手術。
(二)APACHE Ⅱ評分系統
APACHE Ⅱ評分系統是由急性生理學評分(acute physiology score,APS)、年齡評分、慢性健康狀況評分三部分組成,最后得分為三者之和。理論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表2-2)。
表2-2 危重患者APACHE Ⅱ評分

續表

續表

續表

注:1.數據采集應為患者入ICU或搶救開始后24小時內最差值。
2.B項中“不能手術”應理解為由于患者病情危重而不能接受手術治療。
3.嚴重器官功能不全 ①心:心功能Ⅳ級;②肺:慢性缺氧、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氣障礙、運動耐力差;③腎:慢性透析;④肝:肝硬化、門脈高壓、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肝昏迷、肝功能衰竭史。
4.免疫損害 如接受放療、化療、長期或大量激素治療,有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等。
5.D項中的血壓值應為平均動脈壓=(收縮壓+2×舒張壓)/3,若有直接動脈壓監測則記直接動脈壓。
6.呼吸頻率應記錄患者的自主呼吸頻率。
7.如果患者是急性腎衰竭,則血清肌酐一項分值應在原基礎上加倍(×2)。
(三)POSSUM評分系統(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死亡率和發病率的生理學和手術嚴重性評分)
POSSUM評分系統生理學評分量表(表2-3)及手術嚴重度評分量表(表2-4)。
表2-3 POSSUM評分系統生理學評分量表

續表

注:Glasgow昏迷指數評分參照表2-2的GCS評分
表2-4 POSSUM評分系統手術嚴重度評分量表

POSSUM評分系統預測公式(術后30天內):
死亡率(R1)預測:
lnR1/(1-R1)=-7.04+(0.13× 生 理 學 評 分)+(0.16×手術嚴重度評分)
并發癥率(R2)預測:
lnR2/(1-R2)=-5.91+(0.16× 生 理 學 評 分)+(0.19×手術嚴重度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