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乳腺MRI

乳腺MRI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率,既能提供病變的形態學特征,又能提供血流動力學信息,對乳腺病變良惡性的鑒別、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分期等方面的價值明顯優于乳腺X線攝影和超聲。隨著個體化、規范化綜合治療理念的推廣,乳腺MRI在乳腺病變診療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一)乳腺MRI適應證
1.乳腺癌術前分期。
2.乳腺癌治療的療效評估。
3.高危人群篩查。
4.MRI引導下穿刺定位或活檢。
5.乳腺X線難以定性的病灶。
6.隱匿性乳腺癌。
7.乳房成形術后隨訪,假體植入物評估。
(二)乳腺MRI禁忌證
1.體內有金屬鐵磁性物質以及其他不能接近強磁場的物質。
2.幽閉恐懼癥。
3.釓螯合劑過敏。
4.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危重、昏迷病人。
5.妊娠期婦女慎用(MRI造影劑對胎兒的影響目前尚無定論)。
(三)乳腺MRI的成像優勢
1.雙側乳腺同時多角度、多層面、多參數成像,病灶定位更準確、直觀。
2.軟組織分辨率高,早期病灶、小病灶檢出率高。
3.動態增強掃描可反映病灶血流灌注情況,有利于良惡性病變鑒別。
4.評價乳腺癌術后殘留、局部復發情況優于其他檢查。
5.早期監測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功能成像)。
6.多中心、多灶性病變、乳腺深部病變以及胸壁受侵情況優于其他影像技術。
7.無電離輻射。
(四)乳腺MRI的成像劣勢
1.對微小、數目較少的鈣化不敏感,仍應結合乳腺X線診斷。
2.檢查時間長,圖像受呼吸偽影干擾。
(五)病人檢查前準備
1.臨床病史 基本臨床信息應包括癥狀、體征、家族史、高危因素、乳腺活檢或手術史、是否已取得組織學診斷及MRI檢查目的等。注明是否絕經及月經周期、有無激素替代治療或抗激素治療史、有無胸部放療史。詢問病人有無前片及其他相關檢查(包括乳腺X線攝影和乳腺超聲檢查)。
2.最佳檢查時間 推薦MRI檢查盡量安排在月經周期的第7~10天進行,但對于已確診乳腺癌的病人可不做此要求。
3.進入MRI機房前再次確認有無MRI檢查禁忌證,確認病人身份。
(六)乳腺MRI掃描要求
1.磁場和線圈
高場1.5T及以上的MRI掃描儀,專用乳腺線圈。
2.掃描體位
俯臥位,雙側乳房自然懸垂于乳腺線圈中央。擺位時需保證全部乳腺組織位于線圈內,皮膚與乳腺無褶皺,雙側乳腺對稱,乳頭與地面垂直,胸骨中線位于線圈中線。
3.掃描序列及參數
(1)掃描序列:
推薦T 1WI非脂肪抑制序列、T 2WI脂肪抑制序列、動態增強T 1WI脂肪抑制序列。有條件時推薦加做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每次檢查建議至少掃描兩個體位(以橫軸斷面為基礎,適當增加矢狀斷面等,注意包全雙側乳腺和腋窩)。
(2)成像參數:
掃描層厚應≤3mm,層面內的分辨率應< 1.5mm,單次掃描時間< 2min。
(3)增強掃描:
造影劑選用Gd-DTPA,注射劑量0.1mmol/kg,采用壓力注射器以2~3ml/s的速率經肘靜脈注入,注射完造影劑后以相同速率注入15ml生理鹽水沖管。增強前后的T 1WI序列最好有脂肪抑制,且雙側乳腺同時成像,建議進行減影處理。增強延遲掃描時長推薦7min,不低于5min。
(4)MRI圖像后處理:
平掃T 1WI非脂肪抑制序列、T 2WI脂肪抑制序列圖像不需后處理。動態增強掃描圖像需后處理。
(七)乳腺MRI診斷報告規范
參照ACR BI-RADS第5版,描述病灶形態特征和動態增強曲線特征。對強化病灶性質的分析以形態分析為首要的判斷依據,對于形態特征判斷困難者,需要結合時間-信號強度增強曲線進行判斷。
乳腺的MRI報告應包括病史、與既往檢查片對比、掃描技術、乳房的纖維腺體構成、背景強化及任何相關的影像發現,最后是評估分類和處理建議。MRI診斷報告應當注重與X線和超聲檢查結果相參照,特別是對MRI陽性發現與觸診、X線和超聲檢查的陽性發現在空間位置的對應關系是否一致性的評估,對非一致的病灶尤其需要強調,以引起臨床醫師的關注。與乳腺X線檢查一樣,BI-RADS分類對病變的MRI評估及處理建議也分為0~6共七個類別。
(八)乳腺MRI報告范本
見圖2-3-1。
圖2-3-1 乳腺MRI報告范本
(顧雅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觉县| 新郑市| 高青县| 龙南县| 贵德县| 自治县| 高青县| 富源县| 滦平县| 包头市| 泰宁县| 丹东市| 遵化市| 四平市| 宜兰县| 平定县| 肥西县| 西平县| 建阳市| 江山市| 扬中市| 和龙市| 朔州市| 新营市| 新竹县| 天柱县| 昭通市| 钟祥市| 休宁县| 潢川县| 卓尼县| 海阳市| 方山县| 武强县| 甘谷县| 闽清县| 昌图县| 纳雍县| 迁西县| 辽中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