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化妝品原料與配方工藝手冊
- 余麗麗主編 姚琳副主編
- 2404字
- 2021-12-30 15:20:20
2.3 指甲
2.3.1 指甲的構造和功能
甲是由皮膚衍生而來,是皮膚的附屬器官之一,它相當于皮膚的角質層,是由手足背面的表皮角化增厚而形成的角質層薄板。甲位于指(趾)末端伸面遠側的1/2處,形態(tài)為向背側微微隆起的四邊形。甲由甲母細胞形成,甲的生長就是甲母細胞在甲床上緊沿甲床,一起向指尖方向生長的現象。
甲的化學組成與毛發(fā)相似,主要由角蛋白組成,其氨基酸的組成也與毛發(fā)接近。角蛋白富含胱氨酸,甲中總含硫量約占3%。鈣是甲中的主要微量元素,鈣在甲中以離子鈣和磷酸鈣的形式存在,其含量約為0.1%,是毛發(fā)鈣含量的10倍。但甲中脂質的含量少,為0.15%~0.75%。甲板中含有磷脂,磷脂維持了甲的彈性。
甲終身生長,同一機體同一部位甲的生長速度較恒定。甲的生長速度因部位、年齡、營養(yǎng)、季節(jié)等因素而有所差異。不同部位甲的生長速度不同,如手指甲的生長速度快于腳趾甲。正常健康的指甲每日生長速度為0.1~0.15mm,約三個月更換一次;趾甲的生長速度僅為指甲生長速度的1/3~1/2,約六個月更換一次。幼兒和青年甲的生長速度較快,而老年人甲生長得較慢。此外,機體營養(yǎng)狀況好,甲的生長速度就較快。甲的生長速度還存在季節(jié)差異,夏季甲的生長速度快于冬季。
正常的甲應該表面光亮堅韌、圓潤飽滿、整齊無損。甲的形態(tài)以甲的長寬比例和甲的形狀來衡量。甲的形態(tài)可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營養(yǎng)不良、疾病或其他不良刺激會使甲失去光澤,甚至變形。最健康指甲的長寬比例應是4∶3。
指甲可分為四種類型:健康型(指甲表面光滑、富有彈性、顏色粉紅色)、易脆型(指甲堅硬無彈性、呈鷹嘴樣的彎曲狀,易損傷破裂)、干燥型(指甲薄、邊緣破損,易裂開或剝落)、損傷型(指甲剝脫、破裂無光澤)。
(1)指甲的構造(圖2-3)

圖2-3 指甲的結構示意圖
①甲根(nail root)。甲根是甲近側有皮膚覆蓋的小部分,位于甲的底部,是甲近端甲襞覆蓋的甲板部分,較薄軟。甲根的作用是不斷將新生成的角質蛋白細胞推動向前,促進甲的新陳代謝。
②甲板(nail plate)。甲板又稱甲體,是指甲的遠側部分。甲板是由鱗狀的硬角蛋白重疊而形成的角質板,質硬、透明、略帶白色,厚0.5~0.75mm,從遠及近逐漸變薄。甲板的生成與毛發(fā)相似,數層角質細胞平整排列,細胞及多層細胞間由黏性很強的物質相互凝結,形成磚墻似的結構。甲板不含神經和毛細血管,它主要起保護甲床的作用。
③游離緣(free margin of nail)。甲板與甲床游離的邊緣線,其兩側的分界點最容易產生裂痕和斷裂。
④甲床(nail bed)。甲床位于甲板的下方,貼附于甲體深面,是具有支撐作用的皮膚組織。甲床由表皮的生發(fā)層及真皮層構成,其下與指骨骨膜直接融合。甲床并不具備真正的皮下組織結構,但甲床中含有脂肪組織、彈力纖維、血管、淋巴管和神經末梢。因甲床內含有豐富的血管,故甲板呈現粉紅色。甲床的顏色能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甲板發(fā)白可能與末端血管循環(huán)障礙有關。甲床與甲襞之間存在裂隙,在甲的基部裂隙加深。甲床內不含汗腺及皮脂腺。
⑤甲半月(lunula)。甲半月又稱甲弧影,是甲根部白色的半月形區(qū)域。此區(qū)域呈白色主要與以下兩個因素有關:一是此處甲板形成不完全,尚未完全角質化;二是此處甲母質細胞上皮較厚,下方血流賦予的顏色被遮蓋所致。與甲其他部分相比,甲半月柔軟,與甲床的連接也不完全。健康指甲的甲半月約占全甲的1/5。
⑥甲母質(nail matrix)。甲母質位于甲根的下方,屬于甲的生長區(qū),是甲唯一活躍的區(qū)域。甲母質產生的角蛋白細胞通過甲角化生成甲板,類似于毛發(fā)生長中外毛根鞘角化的方式。甲母質的近端區(qū)域產生甲板的背側面,而遠端區(qū)域產生甲板的腹側,其中并含有黑素細胞、朗格漢斯細胞及Merkel細胞。甲母質的形狀和大小決定了甲板的寬度和厚度,甲母質越寬,甲板也越寬,故大拇指的甲板寬度大于小拇指的甲板寬度。甲母質越長,甲板越厚。甲母質角質形成細胞分裂旺盛,原甲受損,若能保留甲母質,仍有新甲再生。
⑦甲溝(nail groove)。甲溝是甲板兩側和近側的皮膚凹陷處,是甲體與周圍皮膚的分界線。肉刺是甲溝皮膚干燥,出現干裂的表現。
⑧指甲后緣(eponychium)。指甲后緣是甲體的后部邊緣線。指甲后緣是與甲板疊合的皮膚組織。皮膚組織在甲板處并未停止延伸,而是與甲板疊合并遮蓋露出的甲板。它對新生的甲板具有保護作用,是保護甲板形成區(qū)域的天然屏障。健康狀態(tài)下,指甲后緣應是平滑的,當指甲后緣受到摩擦、切割及化學性刺激損傷時,細菌、病毒等就會侵入引起感染。
⑨指甲前緣(free edge)。指甲前緣即指甲伸出甲床的部分。指甲前緣下部無支持組織,易斷裂。
⑩甲基(matrix)。甲基位于甲根部,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淋巴管及神經。甲基可為指甲的生長提供營養(yǎng),是甲生長的源泉。甲基汲取體內的營養(yǎng)物質后,生成角質蛋白。
(2)指甲的功能
①保護作用。指甲是多層死亡角化細胞致密排列形成的薄板。指甲內沒有血管和神經末梢,其下面甲床分布著豐富的血管和神經末梢,受到輕微傷害即可感到明顯的痛覺。甲床受損可引起指甲生長受限,影響指甲的功能及外觀。指甲覆蓋于甲床之上,質地堅硬,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保護甲床和末節(jié)指腹免受傷害,維持其穩(wěn)定性。尤其是在進行一些重體力勞動時,指甲的保護作用尤為明顯。
②增強觸覺。觸覺是皮膚的六種基本感覺之一。甲床中含有豐富的神經末梢,神經末梢的增加無疑增強了手指觸覺的敏感性,幫助抓、捏等精細動作,提高動作靈敏度。
③調節(jié)末梢血液供應。甲位于肢體末端,其微循環(huán)是全身血液循環(huán)的最末梢,直接參與皮膚及其附屬組織的物質交換。微循環(huán)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血液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最典型的就是甲襞微循環(huán),甲襞微循環(huán)的障礙程度與心腦血管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腦梗死等有關,也與代謝性疾病(慢性肝病、糖尿病等)和風濕性疾病有關。
④體溫調節(jié)作用。甲的微循環(huán)對調節(jié)體溫具有重要作用。指趾和甲床等處含有豐富的動脈和靜脈吻合構成的血管球。血管球管壁較厚,含有大量的環(huán)形平滑肌,并分布著豐富的交感神經。這種結構特點,決定了血流量具有較大的變動范圍。當外界溫度明顯變化時,血管球收縮或擴張,從而起到控制血流、調節(jié)體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