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澶淵之盟

太宗執政的后幾年,大宋和遼國并沒有發生戰事,十分安定。但是宋太宗死后,宋真宗繼位時,遼國便挑起事端,三番兩次騷擾宋朝邊境。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遼國出兵騷擾宋朝邊境,宋真宗立即任命馬步軍都虞侯傅潛為總指揮,出兵抗擊。但傅潛卻是個無能之輩,雖然手握八萬重兵,卻不敢出兵迎擊遼國軍隊,手下部將紛紛請戰,都被他制止了。

遼國大軍在幾乎沒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浩浩蕩蕩地駛入河北境內。然而,遼國大軍在攻打宋軍守衛十分薄弱的遂城(今河北徐水)時,遭到了遂城守軍的強烈反攻。守衛遂城的正是楊家的后人楊延昭。

遼國大軍進攻遂城時正值隆冬,天氣寒冷。楊延昭很清楚這么點守軍根本守不住遂城。于是,他讓士兵們連夜往城墻上澆水,到第二天,城墻便如同穿上了一層厚厚的冰甲,敵軍根本無法登城。遼國大軍無法攻破,便去攻打其他地方了。其他城邑就沒這么幸運了,祁(今河北安國)、趙(今河北趙縣)、邢(今河北邢臺)等地慘遭遼國大軍踐踏。遼國大軍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在這期間,宋真宗決定御駕親征,從開封來到了大名府,不過并沒起什么實質作用。因為此時遼國大軍已經南下,渡過黃河,正在攻打齊(今山東濟南)、淄(今山東淄博市南)等地。

于是,宋真宗命貝州、冀州行營副都署王榮馬上率五千騎兵去追擊敵人。王榮根本不敢去追擊敵人,只是在聽說遼國大軍已渡過黃河后,才虛張聲勢地“追擊”一番,然后就回去邀功了。

宋真宗非常高興,還當場作了一首《喜捷詩》,群臣更是紛紛拍馬屁,大呼“皇帝英明”!

沒過多久,大宋王朝又迎來了更加艱巨的挑戰。在幾次試探后,遼國的統治者蕭太后漸漸發現,這個表面風光無限的大宋帝國其實早已不如以前,不過是只紙老虎罷了。于是,公元1004年,遼國對大宋發動了一次規模空前的進攻,并很快向黃河邊上挺進,直逼大宋都城開封。

宋真宗急忙派北面都部署王超駐軍唐河,阻止敵軍。王超雖然手里有兵,卻始終按兵不動。面對前線不斷送來的告急文書,宋真宗如坐針氈,不斷詢問朝臣:“愛卿們,你們說該怎么辦?”

朝中大臣在如何面對遼國進攻的問題上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主張逃跑,另一種主張應戰。其中,宰相寇準極力主張應戰。寇準還認為宋真宗應該御駕親征,以鼓舞士氣,否則,只會使敵人長驅直入,大宋天下難保。

澶淵之盟

宋真宗其實也知道逃跑的后果很嚴重,最后只得接受了寇準的建議,硬著頭皮率軍前往河北前線。

然而,宋真宗的隊伍還沒到澶州(今河南濮陽),前線情勢就變得更加危急了。澶州被古黃河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北城和南城。當時,遼國已經打到澶州北城,一旦越過黃河,就會直逼開封。這時,許多人認為遼國兵強勢盛,建議宋真宗不要過黃河。然而寇準則力主宋真宗過河,以鼓舞士氣,克敵制勝。最后,宋真宗幾乎是被寇準逼著渡過黃河前往北城的。

宋真宗御駕親征雖然大大鼓舞了士氣,可澶州還在遼國大軍包圍之中。宋真宗的親征本來就毫無底氣,要不是寇準一直攔著,他恐怕早就想跑回開封了。

遼國大軍一路南下,多有戰績,但也死傷了幾位重要將領,無力前進了。如果繼續深入,恐怕勝算也不大。

公元1005年,宋遼雙方經過討價還價,在澶州城下達成了休戰協議,史稱“澶淵之盟”。協議約定:宋遼兩國約為兄弟之國,遼國皇帝圣宗稱宋真宗為兄;大宋每年要向遼國交納白銀10萬兩、絹20萬匹。

闖關小測試

1.宋朝第一個皇帝是( )

A.趙匡義

B.趙匡胤

C.趙普

2.楊業是一位猛將,他在投降宋朝之前,在哪個國家當官?( )

A.北漢

B.南漢

C.西漢

3.鼓勵宋真宗御駕親征,并取得戰爭勝利的是( )

A.呂蒙正

B.張乖崖

C.寇準

參考答案:1.B 2.A 3.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阿合奇县| 托里县| 句容市| 兴隆县| 孟连| 娄底市| 营山县| 泰州市| 云梦县| 岢岚县| 古蔺县| 塘沽区| 临安市| 祁连县| 凉山| 常州市| 京山县| 余庆县| 莎车县| 怀仁县| 清徐县| 长海县| 乾安县| 株洲县| 长宁县| 拉萨市| 石景山区| 蕉岭县| 林州市| 濉溪县| 清丰县| 深泽县| 布尔津县| 兴业县| 利辛县| 克拉玛依市| 南华县| 洱源县| 安丘市|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