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報告(2020)
- 中國工程院化工 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編寫
- 1723字
- 2022-01-13 15:01:11
2.2 當前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1)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盡管近年來我國新材料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在一批核心關鍵和共性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新材料整體創新能力還偏弱,還沒有形成完善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互結合的新材料創新體系。分研究階段看,基礎研究階段,資源分散,缺乏集中力量圍繞重大問題開展深入研究的機制,原創性研究成果不多;工程化階段,缺乏對材料、工藝、裝備等有機結合問題的系統性研究,有效的質量控制標準和體系還未建立;產業化應用階段,有關批量化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研究較少,高端材料性能一致性和穩定性不能完全保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牌號和體系還沒有形成。從研究主體角度看,高校以前沿性研究和理論研究為主,部分科研成果無法落地轉化;企業自主創新周期長、風險高、投資大,創新積極性不高,多為生產跟蹤仿制品。總之,我國關鍵核心新材料技術自給率偏低,專用裝備、關鍵元器件、核心部件等受制于發達國家,國際競爭力不強。
(2)產學研用銜接不緊密,新材料推廣應用存在困難
“十三五”期間,為推動新材料上下游協同創新,我國在重點新材料領域開展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等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總體來看,現階段我國新材料研發、生產與應用結合還不夠緊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研發和生產相互脫節。我國新材料領域研發投入總體不斷加大,但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產業化率偏低,存在“研發強、生產弱”的現象。盡管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術轉移機構,但大多側重于行政管理職能,人員少且專業性不足,和企業之間尚未建立有效的互補合作關系。據統計,我國財政資金支持的技術成果轉移率不到10%,低于發達國家的40%~50%的水平。另一方面是生產和應用相互脫節。上游材料企業生產的產品性能無法滿足下游應用需求,造成“有材不好用”;涉及國家安全和人身安全的下游應用領域,對材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較高,新材料必須經過嚴格充分的服役驗證才能應用推廣,由于我國新材料迭代不夠,缺乏可靠性數據,下游用戶不敢輕易選用,造成“好材不敢用”。
(3)新材料產業“遍地開花”,產業集群國際競爭力不強
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初步形成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為代表的綜合性新材料產業集群,以及依托資源發展起來的中西部特色新材料產業集群,其中綜合性產業集群創新能力較強,配套設施較健全,下游應用市場廣闊。盡管如此,與美國硅谷、日本筑波科學城、英國劍橋科技園等世界級產業集群相比,我國新材料產業集群總體還處于發展階段,存在“聚而不集、集而不群”問題。部分地區打著新材料產業園區的名號發展傳統材料,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容易造成新一輪產能過剩。部分地區盲目上新材料項目,搞新材料園區建設,缺乏頂層設計和科學引導,造成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新材料產業集群中龍頭企業特別是領軍型企業數量少,中小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程度不夠,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生態還沒有形成,上下游企業間關聯度不高。區域協作不充分,協同創新發展機制未完全建立,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尚未形成,集群效益不明顯。
(4)產業基礎設施不健全,配套服務體系不完善
自“十二五”開始,我國不斷加強新材料產業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了新材料標準體系,建設了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實施了“互聯網+”新材料行動,有效支撐了新材料產業的穩步健康發展,但與快速增長的新材料產業需求相比,我國新材料產業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還存在較大的完善空間。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還未完全建立,工業基礎軟件和材料設計軟件還沒有普及,質量技術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安全生產與管理體系還有待加強。新材料上下游協作配套能力不強,部分新材料的關鍵配套材料還未實現工業化生產;新材料檢測、評價、計量等標準和體系有待完善,市場化服務能力弱;新材料領域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力度不夠,儲備不足,引進渠道不暢,激勵機制不靈活;政策有效性亟待加強,財政、科技、金融等政策對新材料重點領域、產品和技術的支持相對分散、不夠聚焦;科技成果評價體系不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統計體系推廣力度有待加強。
- 數字化生存(20周年紀念版)
- 掙扎:轉型社會的行動邏輯(教育部人文社會化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社會學前沿論叢)
- 平成日本社會問題解析
- 極簡人類史:從宇宙大爆炸到21世紀(修訂珍藏版)
- 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第14輯)
- 東漢碑刻異體字研究
- 農民自殺研究
- 保險視角下的健康生態探索與展望
- 科創新方略:中國新型研發機構的實踐探索與發展評價
- 社會保障學
- 結構與再生產:吉登斯的社會理論(社會學文庫;“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
- 從“90后”到“00后”: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報告(2005-2015)
- 深圳學人訪談錄(第1期)
- 健康鴻溝:來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戰
- 懲戒與救贖(知乎「一小時」系列 HOUR: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