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4 縮合型絮凝劑的制備

縮合型絮凝劑的使用范圍不大,僅適用于一些特殊領域的廢水處理,縮合型絮凝劑主要包括脲醛縮合物、酚醛縮合物以及苯胺/甲醛縮合物等。

2.4.1 脲醛縮合物

脲醛縮合物主要用作膠黏劑和包埋劑等,因其存放時間較短(1~3月),因此限制其在絮凝劑方面的應用。在合成的過程中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及pH值等條件對其合成有著重要的影響[23],一般脲醛縮合物的制備工藝分為一步法和二步法兩種。

2.4.1.1 一步法制備工藝

將液體甲醛或多聚甲醛加入反應瓶,用氫氧化鈉水溶液調節pH值至9,升溫到60℃。待溶液透明后加入尿素,在70~80℃下保溫30min。然后加入甲醇,用酸溶液調節pH值為5~6,在80℃保溫2~3h后用氫氧化鈉水溶液調節pH值至7.5~8,繼續反應2.0~4.0h,待游離醛和黏度達到要求,降溫、出料。其中尿素和甲醛的摩爾比為(2.0~2.8):1。

2.4.1.2 二步法制備工藝

將一定量的甲醛水溶液置入帶有回流冷凝器、溫度計、攪拌器并置于恒溫水浴的三口燒瓶中,升溫,在攪拌下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使體系pH=8.0~8.5,當反應體系升溫到65~75℃時,投入第一批尿素,保持溫升趨勢,并在80~85℃范圍內保溫30~40min,使黏度達到一定值;當黏度達到要求時,調節溫度并用甲酸溶液調pH值在5~6,保持溫度至渾濁點出現,調節pH=7,加入第二次尿素,保持溫度測黏度,至聚合反應穩定,降溫,出料。其中尿素和甲醛的摩爾比為(1.8~2.6):1。

2.4.2 酚醛縮合物

與脲醛縮合物一樣,酚醛縮合物主要用作膠黏劑,但是用酚醛縮合物處理含樹脂和表面活性劑的廢水,在廢水pH為中性或酸性時具有較好的絮凝沉降效果[24]。酚醛縮合物制備的具體工藝:在裝有攪拌器、溫度計、冷凝器的四口燒瓶中分別加入1mol叔丁酚、辛基酚、壬基酚或十二烷基酚,加熱到85℃熔融后,開動攪拌,加入150g 5%氫氧化鈉水溶液,攪拌直至反應物變為澄清透明。然后將反應物溫度降至50℃,在持續攪拌下快速加入170g 37%甲醛水溶液,升溫至70~85℃反應4~5h,降溫至50℃,加入適量甲苯,用鹽酸中和調節pH值為5~6,靜置分層分離,得到淺黃色的酚醛縮合物。

2.4.3 苯胺/甲醛縮合物

據研究,苯胺/甲醛縮合物對染料廢水和制漿黑液有很好的脫色處理效果[24,25]。苯胺/甲醛縮合物的結構式為:

苯胺/甲醛縮合物的制備工藝為[25]:在含有0.1mol氯化氫的50mL鹽酸中加入9.3g苯胺,使完全溶解,并加水稀釋至100mL,把含有0.1mol甲醛的甲醛水溶液100mL緩慢加入上述苯胺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在20~30℃下反應2.5h,即得苯胺/甲醛縮合物絮凝劑。在上述工藝中,應注意苯胺和甲醛的摩爾比、反應時間和反應溫度等條件對產品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2-11和表2-12。如果苯胺過量,則反應時間太長;甲醛過量,則產品發生交聯,呈體型結構,苯胺/甲醛縮合物變成凝膠。因此,苯胺和甲醛的摩爾比以(1.0:1.0)~(1.0:1.3)范圍內為宜。反應溫度亦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反應溫度過低(≤10℃),反應太慢;溫度過高(≥40℃),則產品變成凝膠,因此反應溫度以20~30℃為宜。此外,苯胺溶液中的苯胺含量不宜過高,苯胺含量過高會導致體型縮合物的生成,進而影響產品質量。

表2-11 苯胺、甲醛摩爾比對產品性能的影響[25]

表2-12 反應溫度對產品性能的影響[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双桥区| 白玉县| 鄂托克旗| 金门县| 大庆市| 上杭县| 青阳县| 永泰县| 汾阳市| 玛纳斯县| 盐源县| 娄底市| 龙岩市| 红桥区| 麦盖提县| 蓝山县| 富裕县| 榆林市| 咸宁市| 城口县| 余姚市| 达孜县| 天津市| 洪泽县| 谷城县| 临夏县| 准格尔旗| 会泽县| 万全县| 丹阳市| 慈利县| 乌鲁木齐市| 文水县| 根河市| 太湖县| 横峰县| 孝昌县| 雷州市| 沅江市|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