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惡臭影響研究及案例分析
- 陸文靜 王洪濤 趙巖等編著
- 1308字
- 2022-01-21 14:30:11
第1章 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現狀及惡臭污染評估指標體系
1.1 我國生活垃圾產生及處置現狀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根據世界銀行2012年報告,2004年以來,我國的生活垃圾產生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生活垃圾產生量最大的國家。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由2004年的15509萬噸增長至2017年的21521萬噸(表1.1)。近年來,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完善,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量也在逐年增加,但相較總清運量仍有較大缺口。越來越多的城市甚至包括農村地區正面臨著“垃圾圍城”的困境,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
表1.1 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產出及處理處置統計數據

注:統計局未列出堆肥處理量2011~2017年的數據,*表示“無害化處理量減填埋和焚燒處理量”。
城市生活垃圾產生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及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諸多活動中,其成分復雜且變化較大,常規組分通常包括:可回收物如紙、塑料、紡織品、金屬、玻璃、綠化廢物;食物等有機物;灰分等無機物;少部分建筑垃圾(通常來源于居民房屋裝修等過程,在垃圾分類意識不強的地區更容易出現)。城市生活垃圾組分可能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自然條件、氣候、居民消費習慣、經濟發展狀況等。中國地域遼闊,各個城市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不盡相同,生活垃圾組分因此存在顯著差異。以長江為界,按照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進行粗分類,北方城市的生活垃圾含水率大致在30%~50%之間,而南方城市則為40%~60%(表1.2)。
表1.2 中國幾個典型城市填埋場的垃圾組分 單位: %(濕基百分比)

從表1.2可以看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組成中,廚余垃圾等有機質的比例極高,這使得我國生活垃圾含水率顯著高于歐美其他國家,為后續處理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
當前,我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處置主要有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三種方式。表1.1給出了我國2004~2017年三種無害化處理處置方式的份額變化情況。由于具有成本較低、對垃圾組分無特殊要求、無需前處理、技術相對成熟等優點,衛生填埋技術一直是我國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被大中小城市廣泛采用。自1991年建成了第一座規范化的衛生填埋場——杭州天子嶺衛生填埋場,至2012年年底,衛生填埋場數量激增至540座,日處理能力從2001年的180000t增加到2012年的310927t??梢灶A見,未來幾十年中衛生填埋仍將是我國生活垃圾的主要無害化處置方式。
我國于1988年頒布的《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標準》中,規定了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規劃、設計、建設、運行及管理等相關標準,而隨著全封閉作業、分期建設、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作為防滲、防臭材料等技術手段的普及,我國的垃圾填埋技術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然而,大多數垃圾填埋場的設計、建設和運行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一些舊的垃圾填埋場常出現場地防滲力度不夠、滲濾液處理能力不達標、無法做到垃圾日覆蓋等問題,從而給周邊環境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一些中小型城鎮自建的分散垃圾填埋場甚至沒有環保措施,僅為簡單堆放,其在運行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即使是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建設的大型垃圾填埋場,當運營管理不當時同樣會出現許多問題,如惡臭污染等。事實上,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的日益關注,當前許多城市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的選址已經成為社會敏感話題,而惡臭污染常常是引發居民抗議的重要誘因。
- 我們星球上的生命:我一生的目擊證詞與未來憧憬
- 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安全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的風險評估
- 城市生活安全手冊
- 石嘴山市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條件及綜合保護研究
- 污水處理機械設備設計與應用(第三版)
- 上海合作組織區域和國別環境保護研究(2015)
- 干旱時空演變與災害風險
- 江西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的績效評價與示范機制研究
- 低碳約束視角下中國物流產業全要素生產率研究
- Plasma remediation 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環境保護中等離子體治理技術)
- 綠色環保從我做起:低碳生活(全彩版)
- 污水處理廠技術與工藝管理
- 青海高原高寒木里礦區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圖解
- 環境影響評價實用手冊
- 四川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成果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