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雞形目GALLIFORMES

(一)雉科 Phasianidae

頭頂常具肉冠或羽冠,嘴較粗短,腳強壯,適于奔跑。雄鳥常具距。

1 石雞 (shí jī) Alectoris chukar 留鳥

英文名 Chukar Partridge

別名 嘎嘎雞 紅腿雞

識別要點 體長約38cm,雌雄同色。上體棕褐色,沿頸側向下至前胸形成一個完整的黑色圈,兩脅各有10條黑色和栗色并列的橫斑。嘴和腳紅色。

生態特征 陸禽,棲息于丘陵、多石山地,季節性垂直遷移,常隱藏在草叢中,白天成群到附近耕地上取食。

食性 主要以草本植物、灌木芽、葉、果實及種子等為食。

最佳觀鳥時間 

最佳觀鳥地點 薊州區

2 斑翅山鶉 (bān chì shān chún)Perdix dauurica 留鳥

英文名 Daurian Partridge

別名 板雞 沙半斤

識別要點 體長約28cm, 雌雄同色。雄鳥頭頂和頭后暗沙褐色,前額基部有一小黑斑。上體沙褐色,有深褐色橫斑。下胸棕紅色。腹下灰白色,有黑色塊斑。雌鳥腹部無黑色塊斑,僅有一細長棕黃色縱紋。

生態特征 陸禽,棲息于低山荒丘、灌叢草地等環境,一雄一雌制,營巢于有灌叢的地面上。

食性 以植物種子和嫩芽為主要食物。

最佳觀鳥時間 

最佳觀鳥地點 郊縣

3 鵪鶉(ān ? chún)Coturnix japonica 旅鳥

英文名 Japanese Quail

識別要點 體長約20cm,雌雄相似。翅長而尖,尾短。上體通常呈沙褐色,具明顯皮黃色和黑色條紋、眉紋白色、下體皮黃白色、兩脅栗褐色,具較粗的黃白色羽干紋。雌鳥不及雄鳥鮮亮。

生態特征 陸禽,棲息于平原近水的草場、雜草叢生的沼澤邊緣,常隱藏在草叢中,善于在草叢中潛行,遇危急時突然飛出,飛行直而快,通常貼草叢飛行。

食性 主要以植物為食。

最佳觀鳥時間 

最佳觀鳥地點 西青區邊村

保護級別 IUCN級別 近危Near Threatened(NT)

4 勺雞(sháo jī)Pucrasia macrolopha 留鳥

英文名 Koklass Pheasant

識別要點 體長約61cm,雌雄異色。雄鳥頭部暗綠色,有棕褐色和黑色長形冠羽,頸部兩側各有一白斑。上體灰色,有黑色縱紋,中央尾羽特長。下體深栗色。雌鳥體羽棕褐色,羽冠較短,下體淡栗黃色,有棕白色羽干紋。

生態特征 陸禽,棲息于山地森林、林緣灌叢。

食性 主要以草本植物、灌木芽、葉、果實及種子等為食。

最佳觀鳥時間 

最佳觀鳥地點 薊州區

保護級別 國家Ⅱ級保護鳥類

5 環頸雉(huán jǐng zhì)Phasianus colchicus 留鳥

英文名 Common Pheasant

別名 野雞 山雞

識別要點 體長約85cm,雌雄異色。體形似家雞,但尾羽長。雄鳥羽色華麗易認;雌鳥較雄鳥小,羽色暗淡,尾也較雄鳥短。

生態特征 陸禽,夏季筑巢于灌叢凹陷處,在平原或山麓附近覓食。遇到危險時,起飛滑翔一段距離,又落入草叢中。已有人工成批飼養。

食性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

最佳觀鳥時間 

最佳觀鳥地點 全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县| 东源县| 阳新县| 河池市| 邛崃市| 田东县| 安仁县| 乌审旗| 吉林省| 刚察县| 汕头市| 铁岭市| 车致| 宜川县| 陆河县| 五台县| 甘德县| 周口市| 清流县| 青海省| 佛山市| 阿拉尔市| 嘉峪关市| 时尚| 樟树市| 大邑县| 电白县| 泸西县| 阿坝| 望都县| 枞阳县| 玉树县| 武定县| 丽江市| 贡山| 乌鲁木齐县| 台安县| 福清市| 南澳县| 柳河县|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