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補益心血,心神安詳

第一節  養血安神睡眠好

失眠亦稱不寐,常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和睡眠時間減少。失眠是臨床常見并備受關注的病癥之一,雖不屬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礙人們日間生活及工作、學習,影響健康,并能加重或誘發眩暈、頭痛、心悸、胸痹、焦慮、卒中等病癥。頑固性的失眠,會給患者帶來長期的痛苦,并且長期服用安眠藥物又可引起醫源性疾病。

中年,被稱為人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現代社會,工作緊張、競爭激烈、人際交往復雜、多元化、快節奏,因此,中年女性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時時刻刻不敢放松自己,無論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承受著重大的壓力。中年女性身兼多職,不僅要照顧年邁多病的老人,關心子女的健康和學業,還要正常上下班,為家庭和社會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往往比同齡的男人要多得多,難免因心理壓力繁重而失眠。

女性40歲以后多心血不足。血不養心則心神不寧。加之經常遇到情感、經濟、工作、子女等諸多因素的困擾,更易失眠。因此,把握病因,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進行病情控制是眾多中年女性的渴望。

一、失眠也需中藥調,養血安神顯奇效

1. 補心養血藥膳

(1)柏子仁核桃炒豆角

【配料】豆角300克,核桃仁30克,彩椒10克,柏子仁、姜片、蔥段各少許,食用油、鹽、雞粉、水淀粉各適量。

【制法】將洗好的彩椒切條,豆角切成長段;鍋中加清水燒開,放入豆角。加入食用油、鹽,煮至豆角呈深綠色。放入彩椒,拌勻,煮至斷生。撈出焯煮好的食材,瀝干水分,待用。用油起鍋,倒入姜片、蔥段,爆香。放入備好的柏子仁,倒入焯過水的食材,炒勻。放入核桃仁,加鹽、雞粉、水淀粉,翻炒勻,至食材熟軟入味,關火后盛出即可。

【功效】柏子仁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作用,核桃仁中的油脂亦可潤腸通便,此外柏子仁中還含有豐富的鈣、鐵、蛋白質及維生素等成分,使得柏子仁具有很好的養心安神、助睡眠的功效。

【注意事項】柏子仁與核桃均為富含油脂、潤腸通便之品,故便溏及痰多者慎服。

(2)五圓全雞

【配料】凈母雞1只,荔枝肉15克,蓮子肉15克,枸杞子15克,龍眼肉15克,烏棗15克,冰糖30克,精鹽、料酒、胡椒粉各適量,蔥10克,姜5克。

【制法】將凈母雞腹部朝上放在大碗中,將龍眼肉、蓮子肉、枸杞子、荔枝肉、烏棗放在碗的周圍,再加上冰糖、精鹽、料酒、蔥、姜及清水少許。上籠蒸2小時,取出調好味,撒上胡椒粉即成。

【功效】本品色澤淡紅,鮮嫩味香,咸甜適口,補血養心,益精明目,適用于心臟氣血兩虛所致的面色蒼白、失眠多夢、心慌氣短,或病后、產后體虛者,是理想的營養滋補佳品。中年女性食用更能增進食欲、補充營養。

【注意事項】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大便秘結、皮膚癤腫者不宜食用。

(3)靈芝心子

【配料】靈芝15克,豬心500克,蔥、姜、花椒、鹽、白糖、鹵汁、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法】將靈芝洗凈,用水浸軟,切成薄片,蔥切成段,姜切片,備用;將豬心縱向剖開,洗去血水,放入鍋內,加適量水,放入靈芝片,加入蔥、姜、花椒,用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豬心六成熟時,撈出豬心,揀出靈芝,洗去浮沫,留用;另起鍋,注入鹵汁,放入煮至六成熟的豬心,用文火煮至豬心熟爛,撈出后晾涼,橫向切成薄片,按切片順序整齊擺入盤中,將靈芝片擺在周圍;取適量鹵汁,加入白糖、鹽、味精,加熱收成濃汁澆在盤中,淋入香油即可。

【功效】養心安神。適用于心血不足之失眠、多夢、健忘、心悸者,中年女性常服可益智健腦。

【注意事項】本品不宜與松花蛋一起吃,因為靈芝中含有蛋白質,松花蛋中含鉛等重金屬元素,如果同吃不僅會丟失掉靈芝原有的營養價值,還可能產生副作用;有些靈芝含有微毒素,不可過量或長期服用。對靈芝過敏的人群,應停用本品。

(4)芝麻菠菜

【配料】菠菜200克,白芝麻50克,枸杞子10粒,糖、鹽、香油各適量。

【制法】將菠菜洗干凈,倒入加了少許鹽的沸水中汆燙至熟(菠菜含有草酸,影響鈣質的吸收,焯水后可以去除大部分的草酸,所以吃菠菜最好先焯水);撈出過涼后,再用涼開水沖洗一遍;略擠去水分,放進大碗;白芝麻用小火慢慢煸炒至顏色金黃,冷卻備用;枸杞子用溫水略泡,沖洗干凈;菠菜抖散,加入鹽;加入糖、香油、芝麻、枸杞子,拌勻即可。

【功效】菠菜富含鐵和胡蘿卜素,對人體的健康非常有利;芝麻能夠有效促進肝、腎、脾的功能;枸杞子補益肝腎,益精明目。諸品相合既有蔬菜的原汁原味,又鮮香可口,而且頗具養肝明目、益智健腦、補血益氣的功效,有利于改善睡眠。

【注意事項】不宜與韭菜、絲瓜、黃鱔同吃,同食可能引起腹瀉;不可與黃瓜同食,因菠菜中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會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不宜與豆腐、黃豆、豌豆一起食用,因菠菜中的草酸會與其中的鈣形成草酸鈣,使人體的鈣無法吸收;不可與蜂蜜同食,同食易引起心痛等不適。

(5)玫瑰百合炒蝦仁

【配料】蝦仁、西芹、玫瑰花、鮮百合、姜、料酒、淀粉、油、鹽各適量。

【制法】將蝦仁洗凈,加淀粉、料酒和少量鹽腌10分鐘;玫瑰花萼在鹽水里泡一會兒,殺菌;鍋內放油燒熱,倒入西芹、蝦仁,翻炒片刻后加百合,加鹽翻炒,起鍋前放入玫瑰花瓣即可。

【功效】蝦營養豐富,蝦仁中內含20%左右的蛋白質,富含鉀、碘、鎂、磷等元素和維生素A等成分,對心臟功能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地保護心血管系統,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對體弱多病以及病后需要調養的人是好的食材。此菜肴清淡爽口,容易消化,且加入少許玫瑰花、百合理氣、解郁、安神,凡久病體虛、短氣乏力、面黃肌瘦、氣血不通者,可將其作為食療補品,而健康人食之可健體強身。

【注意事項】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者不應食;患反復發作性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的人不宜吃;蝦為發物,患有皮膚疥癬者禁食。

2. 養心安神靚湯

(1)干貝蓮子雞肉湯

【配料】雞1只,干貝24克,大棗10枚,蓮子60克,生姜3片,油、鹽等各適量。

【制法】將雞宰殺,洗凈,去內臟及肥油,吊干水,斬件,下油起鍋,爆姜下雞塊,爆片刻取出;干貝用水浸軟,大棗(去核)、蓮子(去心)洗凈;把全部食材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時,調味使用。

【功效】健脾補心,滋陰養血。適合病后體虛,或思慮過度、耗傷心脾,或勞累過度、暗耗精血,癥見精神萎靡、失眠多夢、體倦力弱、飲食減少、臉色萎黃等者。

【注意事項】干貝富含胺類物質,香腸含有亞硝酸鹽,二者不可同食,同時吃會結合形成亞硝胺,對人體有害。此湯不應過量食用,過食會制約腸胃的運動消化功能,造成食物積滯,難以消化吸收。

(2)豬心龍眼大棗湯

【配料】豬心1個,龍眼肉、黨參各50克,大棗5枚,鹽適量。

【制法】將豬心剖開,切去肥脂,洗除血水;龍眼肉、黨參、大棗(去核)洗凈。把全部用料放入清水鍋內,武火煮滾后,改文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滋補氣血,養心安神。豬心安神定驚、養心補血功效頗為突出,對驚悸失眠有較好食療效果,龍眼肉、黨參、大棗亦為補益氣血之常品。故此湯適用于心血虧虛、虛煩失眠、心悸多夢、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者。

【注意事項】高膽固醇血癥者忌食此湯;豬心中的礦物質與蛋白質易與黃豆中的植酸反應,會阻礙營養的吸收,故不宜與黃豆同食;此湯不宜與香椿同食,同食會致腹部脹滿。

(3)熟地黑豆烏雞湯

【配料】熟地黃50克,黑豆100克,烏雞450克,大棗40克,麥冬15克。

【制法】將烏雞洗凈,所有煲湯材料混合洗凈備用;煲湯鍋加入足量的水放入烏雞,快煮開時,用勺子撇去浮沫;倒入煲湯食材,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2小時左右;煮好后去掉浮在表面的油,無需加鹽即可食用。

【功效】烏雞補血養顏、滋陰養肝、益精明目;熟地黃有養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黑豆有清熱解毒、補血養腎、延緩衰老的功效;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除煩、消炎抗菌;紅棗補中益氣、養心安神。五者相配,可滋補肝腎、除煩安神、養血助眠,還可養顏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對中年女性心血不足者,實為養生防病治病之佳品。

【注意事項】此湯質黏膩,不易消化,長期大量服用可能會有礙脾胃的消化,不利于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若需要長期服用,可與陳皮、砂仁等健脾養胃藥材同煮。此湯不應與三白同服?!侗静萜穮R精要》中記載“熟地忌蘿卜、蔥白、韭白、薤白”,因為“三白”氣味辛散,走竄之性較強,而熟地黃以補為主,故同食會降低熟地黃滋補陰血功效。

3. 養血安神粥

(1)龍眼百合粥

【配料】龍眼肉25克,百合25克,大棗6枚,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以上食材洗凈。將龍眼肉、百合、大棗加適量水煮20~30分鐘,將淘凈的粳米下入,共煮為粥,加適量白糖。

【功效】龍眼肉有補心安神、開胃、養血益脾、補虛長智之功效;大棗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粳米能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止瀉??;百合滋陰潤肺力佳。四者合用,補脾健胃、寧心安神、益氣血。且百合與龍眼肉相配還可以抑制子宮肌瘤的產生,恢復體力。故此粥尤適合心衰氣虛、陰血虧虛、頭暈、失眠多夢者。

【注意事項】此粥與豬肉一起吃可能會影響消化吸收和新陳代謝;此粥與羊肉一同食用可能會導致腹瀉,致胃腸功能紊亂,不利于人體消化系統功能的發揮。

(2)二味粳米粥

【配料】白術、酸棗仁各10克,粳米50克。

【制法】將前兩味加水煎湯去渣,加入粳米煨粥,調味服用。

【功效】酸棗仁具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的功效;白術具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安胎的功效;粳米能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止瀉痢。三者合用,具有健脾養血、寧心安眠的功效。適用于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健忘、食少乏力。

【注意事項】服用此粥的同時,忌桃、李、菘菜、青魚等食物。作為一種中藥材來說,進食酸棗仁過量可能會有四肢麻木、舌體僵硬、流涎、咽部堵塞感、心律不齊等不良反應,故宜謹慎。

(3)安神滋補營養粥

【配料】小米50克,蓮子20克,大棗8枚,龍眼肉10克。

【制法】洗凈備好所有食材;把大棗、蓮子、龍眼肉放入鍋里,加水煮開,倒入淘洗好的小米,熬25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龍眼肉養心安神,小米補益脾胃,蓮子滋養補虛、健脾寧心,大棗養虛強身。龍眼肉是溫補類食物,營養價值很高,與蓮子同食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四者相配,尤宜于中年女性脾胃失養、氣血生化乏源之虛證失眠、健忘、心悸、汗出者。

4. 安神催眠小食

(1)酸棗仁阿膠糕

【配料】黃酒、冰糖、酸棗仁、阿膠塊、枸杞子、龍眼肉、大棗、核桃仁、黑芝麻各適量。

【制法】把阿膠塊用錘子敲碎,然后把酸棗仁和阿膠一起打粉,核桃仁掰成小塊,用烤箱烤香,大棗剪條去核,黑芝麻也要炒熟,枸杞子、龍眼肉用水沖洗一下;熱鍋,倒入黃酒,依次加入冰糖、阿膠粉、枸杞子、龍眼肉、大棗、核桃仁、黑芝麻,攪拌均勻,把做好的阿膠糕放進托盤里,壓實;最好放入冰箱冷藏一夜后再拿出來??梢郧谐砷L條形狀裝袋,真空封口。

【功效】安神、催眠。

【注意事項】茶水中含有茶多酚等物質,如果一起服用會阻礙營養物質的吸收,會降低阿膠的功效;蘿卜具有順氣和促消化的作用,而此品是補氣血的,一起服用會相抵,起不到很好的養心、安神、助睡眠的功效;本品還應避免與綠豆湯、大黃一起同服。

(2)藕粉桂花糖糕

【配料】無糖藕粉40克,糯米粉60克,糖桂花30克,白糖20克,牛奶80克左右。

【制法】將藕粉、糯米粉、一勺糖桂花、白糖混合,加一點牛奶調和,量不需多,攪拌至無顆粒感、面糊提起后紋路快速消失的狀態為佳;取一可蒸容器,刷一層薄油,倒入攪拌好的液體,遮蓋一層保鮮膜,否則蒸制過程中鍋蓋上的水珠滴落到碗里,會影響糕點的黏性和口味;入鍋蒸20分鐘,表面刷一層糖桂花,再蒸5分鐘;冷藏后,取出切塊即可。

【功效】養心安神、潤補臟腑、美白肌膚。藕粉安神助眠、和脾胃、補五臟、生津清熱、益血補氣,桂花暖胃散寒,糯米健脾和胃,這入口溫柔的江南點心,稱得上難眠之季的食養良方。

【注意事項】大豆、豬肝中含有豐富的鐵質,不能與含纖維素多的蓮藕同食,因為纖維素會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桂花制成的桂花糖類的食品含糖量較高,故糖尿病患者或血糖稍高者 均不宜食用。

(3)百合二仁紅棗蜜

【配料】百合(干)50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20克,大棗15克,蜂蜜30克。

【制法】取百合、酸棗仁、柏子仁加入砂鍋,水煎2次,去渣,合計一大碗;加大棗和水200毫升,文火煎30分鐘;離火,加蜂蜜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百合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柏子仁能養心安神、潤腸通便;酸棗仁能養心安神、柔肝斂汗;大棗、蜂蜜有健脾安神的作用。五者配伍使用,具有養心、潤肺、柔肝、健脾的功效,可以產生安神催眠的效果。故本品養心安神、潤肺健脾,對失眠伴有心煩、汗出、心悸、健忘者療效甚優。

【注意事項】本品不宜與菊花、羊蹄等同食;不與蔥同食。蜂蜜的營養成分比較復雜,蔥、蜜同食后,會刺激腸胃道而導致腹瀉。

(4)棗泥千層馬蹄糕

【配料】馬蹄粉250克,棗泥80克,紅糖90克,白砂糖130克,水520克,牛奶560克,植物油適量。

【制法】水和馬蹄粉混合成粉漿,過篩,讓粉漿融合更均勻;另將棗泥、水和紅糖混合加熱后倒入粉漿中,邊倒邊攪勻;同樣的做法,將牛奶和馬蹄粉混合均勻,過篩;另外牛奶和白糖混合,小火加熱,攪拌至糖溶化,將糖漿慢慢倒入牛奶和馬蹄粉的粉漿中,邊倒邊攪勻;馬蹄粉易沉淀,攪勻棗泥粉漿和牛奶粉漿;盤里刷上一層植物油,方便脫模;鍋里水燒開,放入蒸盤,舀一碗棗泥粉漿澆一層在盤底,蓋上蓋子;大火蒸約3~5分鐘至第一層馬蹄糕熟(凝結成固體,不再流動),切記每次澆粉漿都要先攪勻;加一碗牛奶粉漿澆在第一層馬蹄糕上面,再繼續蒸至粉漿熟,依次澆蓋,一層蒸熟再倒另一層粉漿,才能有漂亮的分層,換著粉漿一層層澆,蒸至熟,越到后面,馬蹄糕也越厚,每一層蒸的時間就要加長,直到馬蹄糕完全熟透為止;倒扣脫模,切成自己喜愛的外形,裝盤,即可食用。

【功效】大棗,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鎂及豐富的維生素,營養極為豐富,能養血安神、滋補脾胃、治病強身;馬蹄含粗蛋白、淀粉,具有抗癌、抗菌、利腸通便、健胃消食、利尿排淋、清肺化痰的功效。這款用馬蹄粉和棗泥制作的小食甜糯軟滑、棗香醇厚,適宜中年女性食用。

【注意事項】由于荸薺(馬蹄)性寒,女子月經期間,脾胃虛寒以及血虛、血瘀者應該慎用;小兒遺尿以及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食用本品。

(5)龍眼桑葚奶

【配料】龍眼肉80克,桑葚30克,牛奶120毫升,冰糖少許。

【制法】在洗凈的砂鍋中注入少許清水,用大火燒開;倒入備好的龍眼肉、桑葚、冰糖,加入牛奶,攪拌勻;轉用中火煮至沸,關火后盛出煮好的湯料,待稍微放涼后,即可食用。

【功效】桑葚滋陰補血,龍眼肉養心安神,故本品對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引起的失眠有一定的療效。

二、失眠的日常調護

失眠除了由某些疾病導致,有時還與不良習慣有關,如睡前生氣、喝茶、飽餐、劇烈運動或者睡姿不當等。良好的睡眠要靠我們自己調理,平時在生活上注意一些細節對調理失眠有一定的好處,那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么呢?

1. 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每個人都有特定的生活周期,選擇最合適的睡覺時間及方式,做到每天按時起臥,睡前刷牙,保持口腔衛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此外,根據不同季節,還應遵循四季睡眠規律:春夏季節應晚臥早起,秋季應早臥早起,冬季應早臥晚起。避免會導致失眠加重的不良生活習慣,如躺在床上看書、看電視,很晚進食夜宵等。

2. 適量運動,加強鍛煉

適量運動是改善睡眠的關鍵方法之一。規律性運動可調節生物鐘,促進體溫升高,睡前散步使身體微微汗出,再洗個熱水澡,加快全身氣血循環流通,人將很快進入深度睡眠。但睡前不宜做劇烈運動,尤其是日夜操勞的中年女性,本已思慮過多而耗傷心血,此時更應避免過勞與過動。定期運動能使人心情愉快,有助于緩解壓力,減少睡夢中的驚醒,進而減輕失眠癥狀。

3. 調整心態,解除焦慮情緒

出現焦慮情緒的時候,可以適當做放松訓練,如深呼吸,還可以多聽一些舒緩柔和的音樂,多參加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培養更多陶冶性情的愛好。

4. 創造優質的睡眠環境

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首要條件是臥室的光線和溫度要合適,保持良好的通風。

5. 關注入睡前的姿勢

睡眠姿勢不外乎俯臥、仰臥、側臥這幾種。從生理學角度看,以雙腿變屈朝右側臥的睡姿最合適。心臟在胸腔內位置偏左,右側臥位心臟受壓少,可減輕其負擔。事實上,人們在整夜的睡眠過程中,不可能固定在一個姿勢不變,經常會自行翻身或改變四肢的位置,以求得舒適的體位。但總的來說,仰臥、側臥的睡姿較好,尤其以右側臥位為佳。

三、緩解血虛心神不寧的常見穴位及按摩方法

失眠雖不屬于危重疾病,但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患了失眠要及時治療。穴位按摩有很好的預防和保健作用,以下為您介紹9個治療失眠的常用穴位。

(一)常用穴位

1. 心俞—養心安神睡得安

【定位取穴】位于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屬足太陽膀胱經。

【功效】具有補益心氣、安神助眠、寬胸理氣、通絡安神的作用。

2. 神門—養心安神治失眠

【定位取穴】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位于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取穴的時候可以把手掌朝上,手掌小魚際上角有一個突起的圓骨,從圓骨的后緣向上用手按,能按到一條大筋,這條大筋外側緣與掌后橫紋的交點就是神門。

【功效】此穴乃心氣往來之門戶,能養心安神,活血通絡,為治療失眠之主穴。

3. 內關—養心安神以助眠

定位及功效見前文第一節內關。

4. 三陰交—養心安神亦滋陰

【定位取穴】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位于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功效】此穴乃足三陰經(肝、脾、腎經)的交會穴,故能通調肝、脾、腎之經氣,達到健脾、益腎、養肝的功用。精血得以統攝于脾,受藏于肝,內養于腎,心氣下交,則神志寧和。

5. 百會—調和陰陽治失眠

【定位取穴】百會在頭頂,當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

【功效】刺激百會穴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具有升陽益氣、養心安神、調和陰陽的作用,使白天能精神工作,晚上能正常休息、恢復體力。臨床上常將它作為治療頭頂痛的首選穴。

6. 安眠—經驗效穴失眠痊

【定位取穴】安眠穴是一個常用的經外奇穴,位于項部,當翳風穴(耳垂后下方凹陷處)與風池穴(枕骨下凹陷處)連線的中點。

【功效】此穴能平肝息風、安神定志,有效舒緩緊張焦慮的情緒,協助入睡,是治療失眠的經驗效穴。

7. 神道—寧心安神又清熱

【定位取穴】神道穴位于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此穴近心肺,居兩側心俞穴之間,心主神明,有寧神安心、清熱平喘的功效,主治失眠、心悸、神經衰弱、咳嗽、哮喘等病癥。

8. 大陵—補氣養血睡得香

【定位取穴】大陵穴位于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功效】補氣養心,養心安神。對于心膽氣虛導致的失眠、驚悸、心絞痛等有療效。

9. 四神聰—促進頭部血液循環

【定位取穴】四神聰穴位于頭頂部,當百會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

【功效】醒神開竅、補益心氣、安定心神,還可疏通頭部經絡,通行頭部氣血,緩解失眠帶來的頭痛、頭暈癥狀。

(二)按摩方法

以上9個穴位是治療失眠的基本穴位,可以采用按摩的自我治療方法,每次分別輕輕按揉3~5分鐘,每天1~2次,力度適中,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有條件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比如艾條灸,每穴灸10~20分鐘,可以睡前灸,這個方法對入睡困難的中年女性效果尤其好。(第二章視頻)

第二章視頻

四、泡腳按摩足療法緩解失眠

(一)雙足與人體臟腑經絡的關系

中醫基礎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所謂“本”就是生命的根本所在。這明確指出了脾腎在臟腑中的作用特別重要。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皆起始于足部。

(二)泡腳治病的原理

現代醫學證明,腳掌密布了很多血管,有豐富的末梢神經。刺激腳掌就可反射到大腦皮質,對大腦功能有調節的作用。熱水浸泡雙腳,具有促進氣血運行、通經活絡、溫煦臟腑的作用,從而調節內臟器官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促進毛細血管通暢,增強全身組織的營養狀況。民諺曰:“春天洗足,升陽固脫;夏天洗足,祛濕除暑;秋天洗足,潤肺濡腸;冬天洗足,丹田溫灼?!弊愕追瓷鋮^關聯著五臟六腑。中藥泡腳的原理是內病外治。

(三)泡腳器具的選擇

1. 質地的選擇

泡腳用的容器以木制盆為好,因木制盆散熱較慢,保溫性能好。

2. 高度的選擇

一般來說,泡腳盆的高度最好能沒過踝關節,寬度能容納雙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泡腳時坐的椅子應高低適中,以保證身體的姿勢處于舒適狀態為宜。

(四)泡腳方

泡腳療法是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利用內病外治的原理,選擇適當的藥物,用水煎取汁液后浸泡雙腳,通過藥物對足部穴位及經絡的刺激滲透作用,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臨睡前,泡泡腳即可緩解一身的疲勞,也可促進睡眠。

1. 荷葉丹參方

【配料】荷葉、丹參各25克,川椒5克,紅花10克。

【制法】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35分鐘,去渣取汁,與1500毫升開水一同倒入腳盆中,先熏蒸,待溫度適宜時浸泡雙腳30分鐘,每晚臨睡前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寧心安神。主治血虛、心失所養所致失眠,亦治頑固性及其他失眠。

2. 黃芪黨參方

【配料】生黃芪30克,黨參、白術、陳皮、首烏藤各20克,牡蠣25克。

【制法】用適量的水先煎牡蠣20分鐘,加入其他各藥煎煮30分鐘,取汁與1500毫升開水一同倒入腳盆中,先熏蒸,待溫度適宜時浸泡雙腳,每晚臨睡前1次,每次40分鐘,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補益氣血、安神。用于心脾兩虛或心虛膽怯引起的失眠。

3. 柿葉山楂核方

【配料】山楂核、柿葉各50克。

【制法】上藥加清水25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倒入盆中,先熏蒸,待溫度適宜時浸泡雙腳。每晚臨睡前泡1次,每次40分鐘,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促進睡眠。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眠。

4. 健脾養血安神方

【配料】黨參18克,丹參15克,白術30克,五味子24克,酸棗仁24克,柏子仁18克,當歸24克,首烏藤30克,陳皮12克,升麻18克,葛根18克,遠志15克。

【制法】將上藥加水21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左右時盛出藥液,倒入腳盆中,先熏蒸,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晚臨睡前泡洗1次,每次45分鐘,12天為1療程。

【功效】益氣健脾、養心安神。用于心脾氣血兩虛證之健忘失眠、心悸怔忡、盜汗、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者。

(五)按摩法

足部按摩又稱足穴按摩,是操作者運用一定的推拿按摩手法,作用于人體膝關節以下,主要是足部的病理反射區或經穴、奇穴等部位,以發揮調理陰陽、調和氣血、調節臟腑的功能,起到扶正祛邪、疏通經絡的作用,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足部的腧穴以及臟腑組織的反射區分布廣泛,因此,選用適當的穴位進行足療,可以有效地提高人體的正氣水平,增強臟腑功能,提高整體的抗邪能力,從而對全身各系統疾病產生廣泛的防治作用。

1. 常用穴位按摩

(1)常用穴位

涌泉、太溪、太沖、三陰交等穴。

① 涌泉:在足底,屈足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約當足底第2、第3趾蹼緣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凹陷中。

② 太溪:在足踝區,內踝后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中。

③ 太沖:在足背,第1、第2跖骨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搏動。

④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際。

(2)按摩手法

① 用手掌尺側緣擦涌泉5分鐘,以局部感覺發熱為度。擦時要呼吸自然,不要屏氣,速度要均勻,每分鐘80次左右。

② 點按太溪、太沖、三陰交10~30次,力度以酸脹為宜。

2. 足部有效反射區按摩

按摩方法見“第二章視頻”。

(1)足部有效反射區

腎上腺、小腸、腎、脾、心、輸尿管、膀胱、肝、胃、甲狀腺、生殖腺等反射區。

(2)按摩手法

① 食指扣拳,在心、肝、胃、腎、脾反射區按揉50~100次,力度稍重,以酸痛感為宜。

② 在腹腔神經叢、甲狀腺、大腸、小腸反射區按壓10~30次,力度適中。

③ 在輸尿管反射區刮壓30~50次。

五、花中自有養生經,花中自有助眠術

鮮花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鮮花既可以美化環境,又可以表達感情,同時鮮花也有食療養生的作用。鮮花也可做成精油,合理使用能改善睡眠。

(一)鮮花

1. 百合花—寧心潤肺的“云裳仙子”

百合花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具有滋陰潤肺、安神助眠的功效,病后虛弱、陰虛體質者可經常食用。

養生方—百合當歸龍眼酒

【配料】百合花20克,龍眼肉干25克,當歸35克,高粱酒500毫升。

【制法】取一干凈的玻璃罐,倒入備好的龍眼肉,撒上百合花;倒入備好的當歸,注入適量的高粱酒;蓋上蓋子,扣緊,置于陰涼處浸泡約7天即可。

【功效】補血和血、健脾、寧心、潤肺、安神助眠。

【飲食宜忌】此酒屬溫熱之品,不宜飲用過多,更不宜和熱性食物如羊肉等一起食用,否則容易導致內火上炎,出現口腔潰瘍等癥。

2. 合歡花—解郁安神的愛情花

《神農本草經》記載:“合歡,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合歡花具有解郁安神、治療失眠的作用。

小茶方—合歡花首烏藤茶

【配料】首烏藤15克,合歡花7克。

【制法】在備好的砂鍋中注入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燒開;倒入洗凈的首烏藤、合歡花。蓋上蓋,大火燒開后,轉用小火燉煮約20分鐘;揭開砂鍋蓋,攪拌幾下,轉用中火再續煮片刻;關火后,盛出煮好的茶水。濾取出茶汁,裝入茶杯中,趁熱飲用即可。

【功效】養心,解郁安神。首烏藤具有安心的作用,安神助眠功效好。

【飲食宜忌】此茶僅限于治療輕度失眠。合歡花如果長時間服用會導致身體產生依賴性,并不利于身體健康。

3. 薰衣草—穩定情緒的“靈香草”

薰衣草安神鎮定,可有效緩解焦慮、沮喪、敏感,治療神經衰弱、心悸、抑郁,還具有抑制細菌、撫慰肌膚、平衡油脂分泌的功效,在新疆,很多維吾爾醫院用薰衣草全草制劑來治療失眠。

助眠方—菩提安神薰草茶

【配料】菩提葉1匙,洋甘菊1/2匙,薰衣草少許,迷迭香少許,蜂蜜適量,熱開水300毫升,冰塊適量。

【制法】將菩提葉、洋甘菊、薰衣草、迷迭香放入沖茶器中,沖入300毫升的熱開水,靜置約3分鐘后倒出放涼;將蜂蜜加入已放涼的茶湯中調味,再將茶湯隔著冰塊冰鎮一下即可。

【功效】鎮靜安神、舒緩神經。薰衣草有非常強的穩定情緒的功效,能幫助安定神經,非常有利于睡眠,最宜睡前飲用。此款茶飲還能促進新陳代謝,緩解頭痛。

【飲食宜忌】一般人都可食用。血壓偏低者請適量使用,以免反應遲鈍產生嗜睡。薰衣草粉亦是通經藥,婦女妊娠初期應避免使用。

4. 玫瑰花—理氣解郁的美顏花

中醫認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溫,最顯著的功效就是理氣解郁、活血散瘀和調經止痛。此外,玫瑰花的藥性十分溫和,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郁氣,發揮鎮靜、助眠、抗抑郁的功效。

花果茶—玫瑰睡美人安神茶

【配料】玫瑰花、紫羅蘭、薰衣草各6克,鮮檸檬1個,沸水適量。

【制法】將薰衣草、玫瑰花和紫羅蘭一起揉成碎片,縫入干凈紗布制成的小袋,做成茶包;鮮檸檬洗凈,切片備用。以600毫升沸水沖泡茶包5分鐘,取出茶包后加入檸檬片或將檸檬汁擠入,調勻飲用即可。

【功效】補血益氣、養心安神。適用于因過度疲勞而導致的心脾兩虛、入睡困難者。薰衣草、玫瑰花、紫羅蘭都是具有撫慰、鎮靜作用的天然草本植物,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調節大腦的功能,提高睡眠質量。

【飲食宜忌】此款養生茶飲不適宜兒童和老年人飲用。

(二)精油芳香療法助睡眠

(1)橙花精油

橙花精油是從苦橙白色花瓣中提煉而得,具有安定神經的效用,治療失眠效果很好,還可緩解神經痛、頭痛和眩暈。橙花精油細致的芳香能撫慰女性的情緒:在浴缸內滴入5~8滴橙花精油,入浴浸泡,可松弛神經、消除疲勞、舒緩筋骨、潤滑肌膚;將2~3滴橙花精油滴入熏香器具以加熱散發,可調節情緒、舒緩、放松精神;在盛熱水的臉盆里滴3滴橙花精油,用熱毛巾敷后頸部,可以舒緩頭痛、頭暈、目眩。

(2)薰衣草精油

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純而成,可以清潔皮膚、清熱解毒、控制油分、祛斑、美白肌膚、祛皺嫩膚、祛除眼袋及黑眼圈,還可促進受損組織再生恢復等。薰衣草精油還對心臟有鎮定作用,可降低高血壓,對失眠很有幫助。精油分子還可以直接殺減病菌及微生物,進入人體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將2滴薰衣草精油滴于枕邊,有舒緩助眠的作用。

(3)玫瑰精油

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精油,被稱為“精油之后”,能調整女性內分泌、緩解痛經、滋養子宮、改善性冷淡和更年期癥狀;尤其具有很好的美容護膚作用,能以內養外,促進黑色素分解,淡化斑點,改善皮膚干燥,恢復皮膚彈性,讓女性保有白皙、充滿彈性的健康肌膚,是適宜女性保養的芳香精油。此外,它還具有很好的鎮定、減壓、安眠、安撫、催情等功效,可增加自信,解憤怒憂愁,能使女性對自我產生積極正面的感受。

(4)洋甘菊精油

洋甘菊精油提純自洋甘菊花朵,安撫效果極佳,可疏解焦慮、憂慮、緊張、惱怒與恐懼,使人放松有耐性,感覺祥和。揀選干花時,以色澤稍淡、葉片完整、干燥無潮濕者為好。其心靈療效較好,可減輕憂慮,讓心靈寧靜,對失眠很有幫助。

中年女性由于心理落差和體內激素驟降,很容易情緒失控出現失眠、焦慮,此時用芳香療法可寧心、安神、助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博白县| 革吉县| 盐池县| 温宿县| 嘉义县| 渭南市| 宣威市| 新宁县| 云安县| 柳河县| 威宁| 仪陇县| 荥经县| 莒南县| 斗六市| 怀宁县| 株洲市| 文水县| 商水县| 漳州市| 铜川市| 永吉县| 成武县| 沙田区| 辉县市| 长沙县| 孟津县| 北碚区| 襄垣县| 嘉定区| 鹤壁市| 成武县| 昌图县| 平谷区| 沽源县| 正蓝旗| 四子王旗| 阿拉善盟| 顺义区|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