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靈長動物
- 意識上傳之史前遺物
- 有攸往夙吉
- 1773字
- 2021-12-30 00:13:42
為什么在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中,人類會勝出?
一切還要回到6500萬年前,“輿”的發明者被追殺那一次襲擊說起。
前文說到,把“輿”偷出來的盜物者,剛剛將“白玉墨翠”分別安置好,正打算離開地球,一艘追殺艦發現了他,直接下了殺招。
雖然盜物者躲過了攻擊,但那個光顆擊中了地球,命中了今天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那個彈坑后來被叫作“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直徑達180公里,說是隕石坑,其實它是個彈坑。
當然任苪辰是不知道這些的,她是從行星撞地球,引發恐龍滅絕開始說起的。
這次襲擊對地球生物的傷害,除了第一波的高溫火球、第二波的巨能沖擊波外,撞擊事件后的數小時內,大量的紅外線穿透大氣層,對暴露在外的生物再次造成傷害。
撞擊后濺起的噴出物,造成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陽光被遮蔽長達數年;大量的硫酸進入平流層形成酸雨,又下了十多年之久。
在以上這些破壞的綜合作用下,首先導致植物、浮游植物的大量消失,在食物鏈上一層的草食性動物隨后支持不住,掠食性動物也就跟著滅亡,最主要的就是恐龍。
在襲擊事件以前,哺乳動物的體型通常很小,接近老鼠的體型,并借由以昆蟲、蚯蚓……等為食,得以在這次滅絕事件存活。
到了5500萬年前,出現了一種阿喀琉斯基猴,身長約7厘米,體重不超過30克,是迄今發現的最早靈長目動物,可能是人類和眼鏡猴的共同祖先。說它是共同的祖先,依據是它的腳后跟骨頭又短又寬,具有明顯的類人猿特征,與人類的腳后跟也有共同點,這種骨頭為人類直立行走、讓人類解放雙手奠定了生物學基礎。
在靈長類演化進程中,阿喀琉斯基猴處在類人猿與猴“分家”的起點。大約在5500萬年前,類人猿就要誕生了,從那以后,人類的祖先開始了獨立的進化歷程。
之后就是生存在2300萬至1000萬年前的森林古猿的出現,身體短壯,胸廓寬扁,前臂和腿一樣長。它們的體質特征界于猿類與人類之間。其中,森林古猿非洲種曾被認為可能是現代黑猩猩的祖先,森林古猿大型種曾被認為是現代大猩猩的祖先。
但是,如果只用演化論或進化論來理解人類的出現,仍然有很多地方說不清楚。
比如,在那次襲擊后,存活下來的生物在當時的進化水平上,比哺乳動物有優勢的很多,鳥類、兩棲類、烏龜、魚類、蛇類……,人類作為哺乳動物勝出是小概率事件。關鍵是,猿類在某一時刻發生了突變,腦容量擴大……
很有可能“黑石”也是在這期間到達地球的。
林仕文:“這和‘黑石’也有關系?”
任苪辰:“可能是有的。我認為,如果‘黑石’向人類提供信息時,可以是以直接向大腦進行的輻射方式的話,那么有什么理由不能以同樣方式,向其它動物傳遞信息呢?”
江星一聽,忍不住說了句:“是唉!”因為他真切的感受過。
任苪辰:“但是,還沒有聽說其它動物,在某一時期發生了突變,腦容量擴大。”
林仕文:“是這個道理,為什么?”
任苪辰:“我給你慢慢講。如果像江先生一直以來說的那樣,有黑白兩個東西,那么,就可以推斷出一個猜想。”
江星很驚奇:“哦?”
任苪辰:“那就是制造這個東西的文明生物和我們人類,至少是有一個共同特征的。”
江星想了想就問:“黑白陰陽,這個外星物種難道,也分男女?”
任苪辰沒想到他會這么說,被突然逗樂了,用一只手捂著嘴笑了幾秒,停下來才說:“不是不是,不是那個意思。”
江星和林仕文猜不到,對視了一下。
任苪辰說:“我認為,他把一個完整的功能體分成兩部分,這是他的本能思維所導致的。”
林仕文:“愿聞其詳!”
任苪辰:“直觀形像的說吧!如果讓章魚分這個東西,它可能會分成8份;如果讓魚、蛇去分,它們應該也不會分成2份。”
林仕文:“你是說,這個外星文明生物,和我們一樣有兩只手?”
任苪辰:“很有可能!但不一定是手,也可能是和龍蝦一樣的大螯,至少有兩個主要的肢體。在沒有發現灰色圓牌等第三個其它同類物件時,可以這么認為。”
江星就問:“那這和有進化有什么關系呢?”
任苪辰:“這個假設很重要!可以得出兩個重要推論,一個是,啟動這個圓牌,要用到‘手’,這是個基本但很重要的前提;另一個是,可以解釋為什么在恐龍滅絕后,靈長類動物的一支會突然進化加速。”
江星和林仕文恍然大悟!
是的,在漫長的五千多萬年里,有過不只一只擁有靈活的前肢的靈長類動物,用它們那本是用于摘果子、抓昆蟲、握樹枝的手,在某個星空之下,撿起了“白玉墨翠”中的一個。
雖然,這片小小的牌子中真正的內容,它們是完全不可能理解的,但是,它們的大腦在一次次、一點點得以變化著,離文明的產生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