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五:醒者無疆

袁小軍袁小軍女士,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博士,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高級研究員,1995年加入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Lamont Doherty)地球觀測站,專注于南極海冰及其與全球氣候的關系的研究;1998—2008年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共同進行了長達十年的隨船采樣的大洋觀測計劃;2004年與現中國第二海洋研究所陳大可院士合作,開發了第一代南極海冰預報模式,并擴展到北極;在過去的七年中,擔任中美合作的普利茲灣南極底水形成過程的首席研究員。近年來,與哥倫比亞全球中心合作,開發了一個面向高中生的夏校課程,講授地球科學最前沿的知識,培養學生研究及創造能力,這個課程曾與新東方及MASSLAB合作在北京、深圳開課。

南極,人間最后一片凈土。她擁有世界上最低的溫度,最強的風,最干燥的大陸。伴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的卻是震撼人心的景觀。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的冰山靜靜地漂浮在海面上,襯托在無塵的藍天白云間,海豹懶散地躺在冰面上享受著日光浴,千姿百態的企鵝搖擺于茫茫白雪之上。南極無時不展示著大自然的威嚴和生命的頑強。她幾千米深的冰蓋里更掩藏著地球千萬年氣候變遷的證據。南極對大多數人來說代表著遙遠、神秘和荒蠻,但于我來說她卻是科學園地,是我二十五年職業生涯探索研究的對象。

應南極論壇邀請,2019年10月我再次啟程去南極,參與促進共同利益、共同責任、共同發展的南極低碳行。此行中除了傳播氣候變化的科學理念,宣揚保護地球的責任,我還有機會與各界新老朋友深度探討氣候變化應對、地緣政治、經濟發展等重要話題。更有幸的是認識了張邁,一位才華橫溢的金融專業人士。張邁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不是他在金融界的業績,而是他敏銳的思維和深厚的文學造詣。從準備南極行開始,一路而來,張邁的公眾號“南方有昆侖”記錄了中國南極科考歷史,南美異國風情,波濤洶涌的德雷克海峽,千姿百態的極地美景,郵輪上的各種思想碰撞。他流暢的筆鋒、獨特的視角、細致的觀察,不光給讀者帶來了身臨其境的感受,更展現了開拓的思維。在他的文字里,有探險隊員的身影、有科學家的闡述、有經濟專家的觀點,更有南極的暴風雪和極地暢泳的場面。人文、科學與自然無縫交融。通過他的筆觸,讓我這個老南極人看到了南極深藏的另一面。

南極行之后,張邁的游記帶著讀者走向中國大西北的黃土高原。延安、梁家河、西安、福海、敦煌、張掖,張邁講述著一個個村寨背后的故事,一座座城堡承載的歷史,更有令人深思的靈魂拷問。他的文字引領你走在過去和今天的絲綢之路上,探索著,思考著。看似游記,卻迸發著思想的火花,可以說張邁無時不在思索著。

南極歸來之后,多產的張邁持續解讀、點評,漫筆于時事政治、國際關系、環境科學、文學藝術、經濟發展、運動美食,方方面面一百多篇,匯成《平路易行》一書。讀者可跟隨他的視角去看世界,去體驗多種文化,去思考、去判斷、去理解,總有驚喜、總有收獲。值此書出版之際,留下短序,寄希望于看到張邁更多閃爍著思想火花的作品。也希望這個世界多些理解、少些沖突,更希望以南極為代表的和平、共享、協作的精神得以發揚光大。讓我們為人類社會真正實現人與人和人與自然的雙和諧而努力。

2020年5月1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华县| 合肥市| 满城县| 孝义市| 当阳市| 四会市| 呼图壁县| 故城县| 康乐县| 德令哈市| 上栗县| 红桥区| 梓潼县| 宽城| 松潘县| 阿瓦提县| 徐州市| 临夏县| 永宁县| 龙胜| 射阳县| 海口市| 留坝县| 拜城县| 乡宁县| 古丈县| 武义县| 宝清县| 沙湾县| 天柱县| 武威市| 乳源| 资中县| 清流县| 驻马店市| 汨罗市| 平利县| 新丰县| 绥德县| 成安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