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也不免還是有些納悶,黑貓說話了:“對,是我。你們現在是不是在好奇,為什么我是只貓?”
成泉搶答:“自然年法則?作為平民,你在這個世界還沒出生。”
譚也抓了抓腦袋還是不明白:“可是,不當平民,你可以當偵探的嗎?”
“哎,你們不了解的,我想適應這里的,可是簡直太太太太太難了!這里好多的東西我都不明白,每一樣搞不明白的地方我都很好奇。這里到處都需要現金。我還會突然被腰上的BP機滴滴滴滴滴滴的提示音嚇到。我不會用這里的電話。我喜歡搞研究,所以遇到不明白的我會盯著那個地方發呆,有時候每一個字我都認識,但組合起來我又不知道啥意思。我一開口說話就顯得很不對勁。路人看我的表情,好像在看一個小偷。我與這個環境格格不入,無地自容,不足以形容我身為自然人的處境。”一口氣不帶喘氣地吐槽完自己,阿一沉默片刻,低下頭看著自己圓圓的貓足:“短時間內是改不了了。所以,做貓更適合我。”
成泉看著眼前的阿一,哈哈大笑:“是你規定的。咳咳咳——!首要任務,適應這個世界!”成泉模仿起阿一的語氣吐槽道。
“做貓也是一種適應啊,我找到了適合我的方式。”黑貓抬起自己高貴的爪爪,舔了起來。
譚也笑了笑說道:“哈哈,學到了,以后要善待我周圍的每一只貓,沒準某一只就是這個世界的最高管理員呢。”
“阿貓。”成泉尷尬地收回了自己的口誤:“不!阿一,今早上7點一刻左右,我又見到那個黑影了,在四民巷益民小賣部附近,那里離發現頭顱的地方不遠。我非常肯定當時的我沒有在推理,為什么它會在出現在那個地方?”
“那應該是其他人顯化的「嫌疑因子」。偵探的思緒會使嫌疑因子附著在占位形象上,同理,來自他人的嫌疑因子也會,所有出現過的嫌疑因子都會被這個世界的系統后臺自動標記。”黑貓舔著爪爪,又捋了一把耳朵,接著說:“剛才你說早上因為你不小心露餡兒的緣故,四民巷拋尸地附近聚集了一些警犬和警察,是吧?”
“是的。”
“有可能在你之前,那個「黑影」也被警察懷疑盤問過,所以它身上會攜帶「嫌疑因子」。”
譚也摸著下巴,突然插一句嘴:“你剛才說世界會自動標記「嫌疑因子」出現過的地方吧?”
黑貓點頭。
“那么把標記記錄統計出來,一一排查,不就能有點眉目了嗎?”譚也搓著雙手,語調變得有點興奮。
黑貓沒有立刻作答,而是翻開成泉記事簿,將爪子按在手繪的地圖上:“這是截至目前,僅這一帶「嫌疑因子」的記錄。”地圖上出現了投影下來的密密麻麻發光的紅點:“記錄是即時性的,紅點深一點是時間近些的,淺一點的是時間遠的,它們最終都會消失。成泉目擊的那個就在這之中。”
正在這時,有一群學生握著飯盒從涼亭前經過并向三人的方向看了一眼,黑貓立刻抽回了爪子,紅點消失。成泉和譚也配合表演起正在解題的樣子。等著那群學生離開一段距離,他們才重新放松下來。
“呃……原來上帝視角,破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吶……”譚也捧著臉,他意識到當年警方近乎地毯式排查,給現在的三人的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難度:“所以,「黑影」不見得是兇手本人了?”
黑貓繼續舔著毛發:“嗯,可能有關,也可能毫不相干。”
“完了,我一直把這件事想簡單了。我以為只要一進來逮捕兇手那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結果還是找不出那個兇手。”譚也有點失落,眼睛失焦地看著前方發起了呆。
成泉安慰譚也:“不要急,「心流世界」每秒產生的數據又多又密,我們只要找對分析方向,進一步設置篩查標簽,是可以縮小調查范圍的。”
“所以這個篩查標簽是……?”譚也睜大眼睛反問成泉,接著又看向黑貓。
“……。”成泉答不上來,也看向黑貓。
黑貓從嘴巴縫里嗞出一句話:“不知道。”
“??????”譚也滿臉問號:“你不是這個世界的最高管理員嗎?你還能不知道?”
“原理一兩句解釋不清楚,總之什么世界對應什么方法。現在,具體方法……還需要在這個世界中靠我們自己去尋找……,所以我不知道。”
譚也無言以對,成泉摸了摸黑貓的腦袋,三人一言不發,空氣突然的安靜,破案的進度條似乎就要停在這兒不動了。
離開涼亭,成泉和譚也靠在教學樓女廁所門口。
“要不今天先這樣?我們都下線回家休息吧。”譚也提議道。
成泉附議:“可,等阿一出來吧。”
沒過多久,從女廁推門出來的阿一已經切回了偵探的模式。
成泉看著恢復人樣兒的阿一,指著她的發型問:“誒,你的頭發?”
阿一向上抬了個眼:“哦,由于你的手與我的頭部剛剛產生過摩擦,局部正負電荷間發生了相互吸引的關系而產生了重新排布。”阿一說罷摁了摁自己的顱頂:“沒什么,這種情況在氣候干燥和寒冷的條件下時常發生,弄點水打濕就好……”
譚也雙臂抱胸,左看看完右看看,向二人抱怨道:“你們倆對話的時候,能不能照顧一下像我這樣的普通群眾的知識水平。”
阿一回嘴:“這是初中物理知識。”譚也被將一軍,無話可說。
成泉抬手指著阿一,回答譚也的提問:“她的頭發起靜電了。”
阿一也指著成泉,連忙點頭:“嗯嗯嗯,都是他!剛才擼貓擼太猛了。”阿一歪了下脖子,故意不看成泉:“擼得很好,以后別擼了。”
“噗。”譚也剛剛還有點小生氣,立刻就被眼前二人的對話逗樂了。
猛然間,成泉的腦海如同過電一般:“靜電?!”他立即轉頭,與身旁的阿一四目相接:“靜電!!!!”
二人相互沖對方不停點頭,眼神間同步閃爍起譚也不可能理解的那種光芒,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在二人之間打開。而譚也根本找不著門的位置。
“?……靜電什么?靜電怎么了?”譚也不解,來回看著二人,郁悶捉急地雙足抓地:“不是?你們誰能告訴我,你們之間剛才到底發生了什么?”
阿一解釋道:“雖然我們在「心流」虛擬出來的世界,但這個世界依然遵循了羅卡定律。”
譚也滿臉疑惑:“艾德蒙·羅卡:凡有接觸,必留痕跡?”
“沒錯。”
“嗯。總算有一個我知道的考點了。”譚也那小小自信又復活了。
三人在教學樓走廊盡頭,找到一間偏僻無人的自習室。阿一向里面探了個頭:“這間沒人。”她四下檢視后,推開那扇自習室的門。成泉和譚也一看,門內的場景已然不是一間自習室的樣子,而是另一個他倆從沒見過的空間。阿一招手示意二人進來。
門關。譚也好奇地觀察這間屋子。這個空間有些讓人難以理解。它的整體是淺灰色的,視覺外觀接近安全屋,沒看到哪里有照明設備,但整間屋子明亮的恰到好處。譚也目測距離的技能在這個空間完全不起作用,因為它不是常規意義上的三維空間,這是一個看不出具體長寬高的空間,所有距離可以很近,也可以很遠,房間中央放著一張白色的三角形桌子和三把椅子,三人拉椅就坐。
“這是為心流偵探特別定制的會議室,基于安全屋的一種升級版空間,方便偵探們共享線索,探討案情。”阿一坐下后,直接解答了譚也的好奇。
“所以,剛才的靜電與我們的調查有什么關聯?”譚也此刻只想直奔主題。
“目前出現的裝載尸體的外包容物有,塑料袋,尼龍雙肩包,編織袋,以上都是絕緣或半絕緣的材料。這些材料的特點是在其表面摩擦力的作用下極易產生靜電。加上現在的氣溫低,濕度低,拋尸者無論是背著尸塊,提著尸塊,還是運載尸塊的時候都很大概概率容易與其接觸物體相互摩擦時產生表面的靜電積蓄。”阿一向譚也表述靜電發生原理,桌上同步全息投影出上述幾種拋尸用過的裝載容器模型,接著她對著模型逐一用動作比劃,分析著兇手拋尸時與物體產生接觸后,摩擦力可能產生的位置和角度。
“啊......所以你的想法是……?”譚也追問。
“一般情況,這些靜電將積蓄在尸袋和兇手相互接觸過的表面,停留一段時間后,積蓄的靜電會接地流失。然而,我們當下存在的這個世界是「心流」高仿出來的,換句話說,這些靜電即便是消失,也會被后臺系統捕捉并可追溯到這些靜電存在過的證據。”
成泉補充說明:“卡點就這么解決了,我們的篩查標簽,就是靜電產生過的記錄。”
“凡有接觸,必留痕跡。”譚也的眼睛一亮,瞬間醍醐灌頂:“基于現實,又高于現實。原來這才是「心流」正確的打開方式?”
“沒錯。”成泉啪打了個響指:“數據分析,那就到我的領域了。”成泉在桌面投影上一邊操作一邊說道:“已知拋尸的位置在這些地方,系統收集這些區域上產生的靜電數據,計算并繪制出包裹尸體的容器前后接觸面積上產生過的靜電模型。通過時間區域、行為模式的分析,接著排除當時在現場接觸過尸袋的警方工作人員等。這樣一來,「嫌疑因子」的篩查范圍得到大幅度的縮小。”
成泉說到這里,得意地向二人挑了挑眉,接著他指著桌面投影的縮小范圍后的紅點:“這些是篩選后可得到的追蹤數據,從搜集到的拋尸過程的靜電數據來看,盡管是因為靜電接地而流失,最終追溯到的數據并不完整。但幾點幾分,靜電在哪個區域被捕捉到,將這些點相連就可以得出拋尸人的路線。”成泉分別點擊地圖上的幾處錨點,拉至空中,三人視線交匯處:“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靜電數據與其接觸物產生的電子數據反向推測出接觸物的三維模型,還在計算和繪制中,稍等。”
“哇~哦!那我們倒退回那個時間點,是不是可以直接目擊到兇手的面容了?”譚也身體板的筆直,急不可耐。
“并不。即便開啟時光機倒退回那時,拋尸者的形象還是「嫌疑因子」組成的「黑影」,一團占位代碼罷了。因為證據還是不夠充分。”阿一的回答再次澆滅了譚也的熱情。
同步渲染的靜電數據一共有11組,譚也一邊琢磨著剛才二人所詮釋的理論知識,一邊輪番觀察起這些靜電數據的軌跡路線。不一會兒渲染完成,成泉接著解說道:“按時間排序,所有結果都在這兒了,我們分個工吧,一人幾個坑。”
說罷三人做好分工,阿一負責分析第一天產生的一半的靜電數據,成泉負責另一半,譚也負責第二天的。三人各自開始從這些靜電模型尋找切入點,比如從兇手與拋尸袋接觸的面積,再比如拋尸時可能穿著的服飾面料或是袖口附近的局部特征等,希望結合目標紅點消失的最后位置,找到什么有用的線索和疑點。
調查了一會兒,阿一盯著自己的發現,召喚譚也和成泉:“你們過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