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牛鞭效應:學會理性地決策
- 管理定律
- 樊紹烈
- 1807字
- 2014-08-13 16:32:00
什么是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是經濟學上的一個術語,如果用什么“供應鏈”、“客戶端”等經濟學術語去解釋它,那么安子本人都覺得晦澀難懂,還是讓安子根據字面意思簡單解釋給親愛的讀者您吧。所謂牛鞭效應,就是說在企業管理中,任何一種信息,從源頭傳播開來,到最后波及到信息鏈的最末端,都會像甩起的牛鞭一樣,引起極大的反映,而這種反應,又需要一定的時間期限,就跟甩牛鞭一樣,你在這一端用力,力量要過一會兒才能傳達到鞭稍,然而等到達鞭稍之后,力量就可能是你最初的力量的幾倍那么大了。在中國功夫里,為什么九節鞭等軟兵器更難學,而這些軟兵器的殺傷力卻更大呢,簡單講,就是因為有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的產生原因
為啥會產生牛鞭效應呢?從物理學角度講,就是力學上的“鞭稍效應”,時間加距離加位移,產生了巨大的力量。從管理學角度講,就是管理的滯后性和群體性,最終造成了牛鞭效應。
比如一個企業在銷售產品時,為了提高銷量,對零售商夸大了訂單的數目,從而使得零售商產生了羊群心理,提高了訂貨量,那么零售商提高了訂貨量,又會反過來作用于企業,使得企業的生產部門誤認為市場需求增大,從而更多的生產產品。那么市場需求是既定的,在牛鞭效應之后,生產企業和零售商都不得不為牛鞭效應買單,生產企業的庫存和退貨必然會增加,而零售商的庫存也一樣會提高。
在美國,曾經有市場調查報告報道,美國的食品行業有300多億美元的產品沉積,其它行業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所以在企業管理中,一定要注意消除“牛鞭”效應,以免因為牛鞭效應,過多地修訂生產計劃,增加補救措施,增加加班費用和庫存、運輸費用,增加企業負擔。
在企業管理中如何消除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會給企業經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那么采用什么樣的手段才能減少牛鞭效應的影響呢?在不同行業中,很多富有革新精神的企業發現他們可以通過與銷售商共享信息、相互協調和調整計劃來控制“牛鞭”效應。
可以采取的第一種方法:庫存控制。
也就是說,根據市場銷售信息,調整庫存比例,而不是根據訂單多少,調整庫存比例,因為訂單隨時可能會根據市場銷售情況而有所修訂,所以真正有效的需求信息來自市場銷售,而不是訂單需求。如果單純為了完成訂單而生產大批產品,那么完成之后可能面臨的退貨風險就會極大。
由供應商和廠商共同管理用戶庫存,實施供應商和廠商一體化這就是VMI管理系統。使用這種管理系統,能夠打破傳統的先產生訂單再進行補貨供應模式,以實際的或預測的消費者需求作補貨的依據,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復選擇,消除了傳統方法需求信息從分銷商向供應商傳遞過程中的放大和扭曲,從而大大減弱了牛鞭效應的影響。
可以采取的第二種方法,聯合銷售。
所謂聯合銷售,是目前常用的一種分擔庫存風險的管理模式。聯合控制是由制造商、零售商來共同控制銷售過程,也就是說,減少零售商的庫存,盡量實現零售商的零庫存。庫存環節越少,對整個產業發展越有利。聯合銷售可以實現制造企業和零售企業對產品需求、訂貨等做出更貼近市場的決策,便于及時協調生產,補充貨源。
可以采取的第三種方法,第三方物流管理庫存。
這里所說的第三方,是指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之外的,專門負責產品運輸、訂單選擇、庫存管理的專業化企業。現代社會強調專業化,把庫存管理的部分功能委托給第三方物流管理,可以使企業更加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業務。而第三方物流作為供應商和客戶之間聯系的橋梁,能夠利用自身的行業地位和專業服務的水平,提供更為準確的需求信息和庫存管理服務,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整個產業的敏捷性和協調性,從而有效地減低牛鞭效應的負面影響。
代表案例
麥包包是一家專門銷售箱包的互聯網企業,它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它的核心競爭力:快。麥包包通過精細化管理、物流時間和成本控制有效避免了企業管理中的牛鞭效應。
首先,麥包包有一套隨時更新的動態供應管理系統,位于生產線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隨時隨刻地通過這個系統,了解庫存量和需求量,而這個管理系統是動態的,每一個環節也都可以隨時上傳自己的工作狀態,以高速度的信息傳播,避免牛鞭效應的時間差。
其次,對外公開的后臺系統。麥包包的后臺系統是對外公開的,對于一個箱包互聯網企業而言,后臺系統是極其重要的。需求方可以根據麥包包的倉儲后臺系統,查詢它的產品庫存,隨時訂貨,隨時簽單,這樣,不僅方便了需求方,也激活了麥包包的銷售。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信息的傳播是非常便捷的,只要善于掌握信息,善于把控力度,就能夠有效地消除牛鞭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