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也沒想到攻城會如此順利,此刻,他已經站在了大城的蜀王府里。
公元前367年,古蜀國第九世開明王遷都到成都,開啟了成都政治中心的歷史,蜀王在成都建王城“北少城”。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派司馬錯占領了巴蜀兩國,又派張儀來蜀,在原來蜀王城南邊和西邊修筑了“大城”和“少城”。
到了唐代,公元876年,四川節度使高駢以秦代所筑的大城為中心進行了擴建,改名為“唐羅城”,秦代大城成了“子城”。
唐末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公元908年,王建在四川稱帝,國號大蜀,次年改子城,也就是秦大城為皇城,把原來的蜀王府改為宮殿,后蜀沿用之。
如今的蜀王府經過宋軍三十多年的禍害,氣派亦不再,倒顯得蕭條了不少。
看到這兒,王小波忽然嘆了一口氣后對一旁的郭載問道:“郭載知府是吧,不知你來成都任職多久了?”
成都被輕而易舉的的攻破,成都監軍宿翰被殺,官聲不錯的郭載倒是被留了下來。
畢竟這支起義軍的規矩就是只殺貪官污吏和士族豪紳,也正因為如此,大軍到了那些清官好官管理的地方,幾乎都是開門納降。
“回明王,還不滿一年。”郭載聞言連忙老老實實的拱手回道。
“一年?”聽到郭載的回答,王小波點了點頭后又問道:“不知郭知府對成都的相關政事知道多少?對整個蜀中又知道多少?比如人口之類的?”
人口是王小波最為關心的,只要有了人口,其他一切才好說。
而據他所知,北宋時期后世的四川地區的人口是排在宋朝第一位的,但具體有多少人王小波就不知道了。
郭載聞言一愣,隨即回想了一會兒后才回道:“回明王,據太平興國五年統計得知,川蜀地區有戶一百二十余萬余,如今十余年過去,加上未統計上的隱戶等,一百六十余萬戶應該是有的。”
在攤丁入畝之前,隱戶的存在是必然的,加上一些不予統計的奴仆等,在加上宋朝初立,還沒有辦法對人口形成有效的管控等等,這樣一算,未被統計的人口必然不少。
這樣看來,要想知道準確的數量,還得想辦法親自普查,最好的辦法便是攤丁入畝,按口分田,這樣一來,就算有隱藏的人口,也不會剩下多少了。
想到此,王小波頓時搖頭笑了笑,隨即問道:“據我所知,朝廷好像沒多少人愿意來此做官吧?”
中央與地方關系是古往今來最大也是最難的國家課題,對于宋朝,同樣如此,宋太祖黃袍加身建立趙宋王朝,在政權穩固后開始統一天下的戰爭,川蜀便是其中之一。
宋朝在平蜀后的錯誤政策,短時間即失去民心,并將其推入民眾的對面。
亂雖平定,但中央與四川的隔閡卻大大加深,對于朝廷而言,蜀人不可信,要嚴格管控;對于蜀人而言,“盼中央,中央來了活遭殃”,中央朝廷徹底失去了蜀中的民心。
平定川中之后,宋王朝并未改善其治理,對川中經濟壟斷愈演愈烈。
大量的財富進入官方,治蜀官員腰包滿滿,民眾卻更加貧困,本地精英也缺乏上升的機會。
矛盾也就一步一步加大,朝廷和地方可謂是刀兵相向的地步,就算沒有王小波的這場起義,同樣會有其他的起義爆發。
加上變亂對朝廷命官屠戮的恐懼,很多官員不愿意來川蜀任職,如果無法拒絕,也是一個人去,絕不會拖家帶口進入來這里。
如此一來,孤身來此的官員慢慢也就沒了后顧之憂,也開始進入了大肆斂財的路子,如此循環重復。
歷史上要不是王小波大鬧這一場,用數十萬人命來使得趙光義警醒過來,不然的話,川蜀地區將會進入一個無限的死亡循環中。
聽到王小波的問話,郭載也只是笑了笑,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王小波見狀也不再多問,像郭載這樣孑然一身來這里的人,暫時他也不敢用,畢竟對方的家小都在開封,如果任用了之后朝廷借此來要挾郭載反水,或者朝廷大肆封賞其家人來利誘等等,到時對王小波來說都是麻煩。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不用,但也不能放走。
揮了揮手讓人把郭載帶下去安置好后,王小波便找來吳由良交待道:“把我畫的那張地圖掛在這里吧。”
鑒于沒有可靠的地圖,王小波便趁著養傷期間閑來無事按照記憶中川陜四路的的地圖臨摹了出來。
等吳由良找人把地圖掛好后,王小波背著雙手看了好一會兒才滿意的點了點頭,道:“軍師請看,為了便與管理,我將蜀中劃為了四路來管轄,既川西的成都路,川北的利州路,川中的梓州路以及川東的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簡稱四川。”
說完這句話后,王小波頓時感覺心中的郁氣一下就消散了,還是四川這個名字叫著順口。
吳由良聞言看了看地圖,隨即笑了笑說道:“這樣一來,確實便與管理,按照地圖劃分,如今就夔州路還沒占領了,不過按時間來算,張余將軍現在應該已經分兵出擊了,最多再有十余日,川東可下。”
王小波聞言贊同的點了點頭,宋軍在川東本就沒有多少兵力,加上各地百姓的響應,可以說張余輕松便能去的川東地區。
“如今四川基本平定,接下來咱們就該想想如何發展這塊基本盤了。”
把四川作為圖謀天下的基本盤,這是王小波早就做好的打算。
這個時候的四川地區不但是人口最多的地區,同樣也是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
四川自從有了都江堰后,就具備了農業時代割據的一切條件,有廣袤的平原、險峻的山河、有鹽有鐵有絲綢,簡直是天生的獨立王國。
唐朝滅亡之后,中原板蕩,四川卻獨享安寧。前后蜀易代都不血腥,且并沒有爭取天下的雄心壯志,所以當時的四川,富甲天下,文人云集,吳越都不能比,和南唐盛時仿佛。
如今的四川雖然經過了宋朝近三十年的禍禍,但總體來看,這里的經濟確實還是宋朝最好的地區。
沒辦法,不是四川很強,而是其他地區經由常年累月的戰亂,至今都還沒有恢復過來。
另一方面,雖然蜀人戀鄉,不思仕進,兩宋四川依舊是人才輩出,但閬中、眉山、成都卻都是文教重地,不缺人才。
可以說,這里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基本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