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漢代佛法之流布

開辟西域與佛教

釋迦牟尼世尊生于天竺北方,其教化始僅流行于中印度恒河上游。至阿育王時代,即當中國秦朝,聲教已漸西被。雪山邊鄙當已聞法。至若中亞,即有佛化,或未深廣。其后希臘種族彌蘭王,占有高附及西印度,曾問法于名僧龍軍。(巴利文之《彌蘭問經》、中文之《那先比丘經》,即紀其時問答)而其泉幣鐫文曰“弘法大王彌蘭”。此則在西漢文景之世,佛化可知早已盛行于印度之西北。《漢書》所述之西域各國,何時始行佛化,現存史料,多系神話,少可置信。而中西學者考證之所得,亦尚分歧無定論。于闐、龜茲之建國,均傳在阿育王時。教澤廣被,亦謂始于此。但此種記載,怪誕不經,常不可信。又一切溯源于傳教最力之名君,亦頗可疑。但在西漢,佛法當已由北天竺傳布中亞各國。其時漢武銳意開辟西域,遠謀與烏孫、大宛、大夏交通。此事不但在政治上非常重要,而自印度傳播之佛法必因是而益得東侵之便利。中印文化之結合,即系于此。故元狩之得金人,雖非佛法流通之漸,但武帝之雄圖實與佛法東來以極大之助力。依史實言,釋教固非來自與我國接壤之匈奴,而乃傳自武帝所謀與交通之各國也。蓋匈奴種族向未以信佛教著稱。而傳譯經典于中國者,初為安息、康居、于闐、龜茲。但其于傳法最初有關系者,為大月氏族。

蓋在西漢文、景帝時,佛法早已盛行于印度西北。其教繼向中亞傳播,自意中事。約在文帝時,月氏族為匈奴所迫,自中國之西北,向西遷徙,至武帝時或已臣服大夏。大夏君主,原亦屬希臘遺民。其與弘法之彌蘭王,政法民情,本極密切。大夏在吐火羅地,與彌蘭轄境相接,佛化在漢初當已流行。及大月氏占領此土后,并取高附地,滅濮達罽賓,侵入印度,建立貴霜王朝。而其王迦膩色迦,后世釋子推為護法名王之一。漢通天竺,以其地為樞紐(張騫在大夏始聞有身毒)。佛法之傳布于西域,東及支那,月氏領地實至重要也。

迦膩色迦之祖父為丘就卻。其貨幣上嘗刻佛像。又曾刻文曰“正法之保護者”。丘就卻之信釋教,實無可疑。此王在位,要在西漢之末,或東漢之初。印度佛教歷史傳記,可信者少。但阿育王弘法見于石刻,彌蘭信佛刻于泉幣,皆據最可信之材料。月氏國王之奉佛法,據上所言,則至遲亦在丘就卻時。而此民族之始被化,必更在此前或即西漢中葉。永平求法傳說,謂大月氏寫取佛經四十二章,可知大月氏固東漢時所認為佛教之重鎮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凌云县| 革吉县| 白水县| 红河县| 墨竹工卡县| 扶风县| 蓝山县| 翁牛特旗| 高台县| 永康市| 虎林市| 台中县| 平远县| 满洲里市| 色达县| 丹东市| 彭山县| 万安县| 教育| 桦川县| 宁乡县| 甘德县| 额济纳旗| 常宁市| 阳原县| 鹤岗市| 沈丘县| 云龙县| 繁昌县| 美姑县| 曲麻莱县| 永济市| 松阳县| 岳阳市| 莱州市| 武宣县| 新蔡县| 庆云县| 秭归县|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