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鴻門宴
- 時間旅行者之秦時明月心
- 祈愿先生
- 2509字
- 2022-02-11 18:08:07
項羽調整好心態,又回到了咸陽,虞月陪著他。
這時才得知,秦王子嬰已經被他們臨時處決了。項羽好不容易壓抑住的憤怒再次暴發,直接下令斬了處決子嬰的劊子手,也算是替子嬰報了仇。
項羽很清楚,劊子手只是一顆棋子,真正執棋的人是范增,是這天下,是萬般諸侯,更是他自己,他或許才是真正的劊子手。
項羽作為諸侯聯軍的領袖,注定了子嬰與他的宗族不能活,即使下命令的是范增,抑或是項莊。
項羽帶人處理好咸陽事務后,便退軍駐扎到了新豐鴻門。
這時,范增又來找事了。他為了減輕咸陽時項羽對他的懷疑,于是想到曹無傷的話,提出了鴻門設宴的計劃。
只是,范增老奸巨猾,他表面上是替項羽除去漢王,暗中則秘密派人與漢王勾結,欲聯手除去項羽。
范增還叮囑項羽道:“切記,以摔杯為號,帳外將士群起而攻之。”
項羽佯裝答應,看看范增想搞什么花樣,畢竟帳外之人已換成了他的人。
此外,項羽還命人故意將鴻門宴會的計劃透露給了左尹項伯,看看他是否也與范增沆瀣一氣。
只是此次項羽終究是多慮了,項伯壓根就不知道范增的謀反。因此,當項伯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便連夜加鞭來到霸上,勸好友張良出逃,另謀出路。
“不要和他們一起死了,快快和我出逃。”項伯勸道。
“我是韓王派給沛公的人,此時沛公遇難,良若出逃,為不義之舉,良不得不告知吾王。”張良道。
隨即,張良將項伯留在自己帳中,自己則前去找沛公商議,將詳情告訴了他。
沛公很驚訝張良是怎么得知這個消息的,同時又擔心范增說話不作數,于是道:“那該怎么辦呢?”
“大王的軍隊能抵擋得過項羽的軍隊嗎?”張良道。
劉邦沉默了一會兒。“本來不如他,該怎么辦?”
“為今之計,只有負荊請罪。麻煩大王告訴項伯,說您不敢背叛項王。”
“你怎和項伯有交情?”
“秦朝時,項伯殺了人,我救了他,因此而交。故今有緊急之事,他連夜告知于我。”
“你與他孰大孰小?”
“他大于我。”
“如此,麻煩你請他進來。”
張良出帳,請來了項伯。
劉邦奉上一杯酒為項伯祝福,便說出了遣兵把守函谷關的原因。
“我之所以遣兵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我日日夜夜都期盼著項王的到來,怎么敢反叛呢!還望你跟項王詳細明說,我是不會忘恩負義的。”
項伯答應了,對沛公說:“明日你須早些來向項王謝罪。”
“好!”沛公還是無法相信范增會加害項羽,于是才請來項伯,好做兩全打算。
項伯又連夜趕至鴻門,把沛公的話都報告給了項王。趁機說道:“沛公不先攻破關中,您哪能進來呢?現在人家有功您卻要攻打他,這是不仁義的。不如趁機好好款待他。”
項羽答應了,他也清楚了項伯并不是范增的人。
可憐項伯連夜奔波,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翌日,沛公攜同一百多號人馬來拜見項王。
到了鴻門,謝罪說:“我與將軍合力攻秦,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卻沒料到自己能先入關破秦。不曾想,小人因此流言,使您和我之間產生了隔閡。”
“這是你左司馬曹無傷說的,若非如此,我也不會這樣。”
當天,項羽就留下了劉邦一同喝酒。項羽、項伯面向東坐,范增向南坐,沛公向北坐,張良向西陪坐。
閑聊許久,范增與劉邦相視一看,又轉向數目項王,利用他摔杯之際,自己向其噴灑毒粉,而后帳外死士一同入內,群攻項羽。
只是范增怎么也想不到,帳外之人已經換成了項羽的人,況且還有項伯的勸說,劉邦此時也不完全信任于他。
范增多次數目之后,項羽還是照常吃酒,沒有理會他。于是,范增決定臨時改變計劃,找來項莊舞劍祝壽,假裝揮劍指向沛公以擾亂項羽心志,叫他放松警惕,而后驟然轉身向其噴灑毒粉,以劍刺之。
故雖說項莊舞劍直指沛公,但余光之中,總是注意著項羽的一舉一動,看他是否有松懈的時候,尋找著最佳時機。
只是計劃進行到一半,項伯竟真以為項莊要行刺沛公,于是連忙上前舞劍,擾亂了計劃。
見此情況,張良也以為項莊要借舞劍之名趁機殺掉沛公,于是出帳到軍營門口找來了樊噲。
樊噲聽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就拿著劍持著盾沖入了軍營大門。
拿戟交叉著守衛軍門的衛兵想上前阻止他。怎料樊噲側過盾牌來撞擊,衛兵全部倒地。
于是,樊噲進入帳中,掀開帳幕向西站著,瞪著眼睛看著項羽,頭發皆豎立而起,眼眶都要裂開了。
項羽握著劍,跪直身子,說:“客人是干什么的?”
“此乃沛公參乘樊噲!”張良道。
“樊噲?”項羽聽說過,于是贊道:“壯士!來人,賜酒!”
樊噲下跪稱謝后,起身,站著喝了。
“賜給他豬腿!”項羽又道。
只見樊噲拿過盾牌反扣在地上,接過豬腿置于其上,拔出劍切著吃了起來。
“壯士,還能再喝酒嗎?”所謂英雄惜英雄,項羽好像很喜歡樊噲。
“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何以推辭!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腸,殺人以死光為絕,用刑以殘酷方盡,正因如此,天下人都背叛了他。楚懷王跟諸將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如今沛公最先攻破秦軍進入咸陽,卻絲毫財物不敢動用,而是封閉了宮室,退軍駐扎于霸上,等待大王的到來;特意遣兵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其他諸侯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像這樣勞苦功高的人,大王沒有給予封侯獎賞,反而聽信小人讒言,要殺掉有功之人,這是亡秦的后繼者罷了。我認為大王不應采取這種方法!”
項羽沒有說話,只是叫樊噲坐下。
坐了一會兒,劉邦起身上廁所,趁機召樊噲出來,張良也隨后而至。
劉邦原本希望今日范增能結果了項羽,可眼下觀看,已是不可能的事了。縱使自己做了兩條退路,但如果項羽有了懷疑,自己想要明哲保身是不可能的,如今只有逃走方為上計。
“大王方才告辭了嗎?”張良問。
“確實沒有。現在出來,該如何是好?”劉邦像是受了驚嚇似的。
“干大事不必拘于小節,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必告辭?”樊噲道。
劉邦覺得樊噲所言不無道理,于是決定離開,留下張良來辭謝。
“大王來時可帶何物?”張良又問。
“白璧一對,玉酒一雙。”
“如此,我以禮物辭謝,想來項王不會深究。”
“既如此,麻煩良了!”
就此,劉邦取道芷陽抄小路逃走,張良留下辭謝。
張良進入營帳,不見劉邦,項羽問道:“沛公何在?”
“沛公身體不適,已然離去。謹記我奉上白玉璧一對,拜獻給大王;玉酒杯一雙,拜獻給范先生。”
項羽接過玉璧,放到了座位上。而范增接過玉酒后,為了不引起項羽的懷疑,故意拔劍擊碎了酒杯,氣道:“豎子不足以謀!”
張良離去后不久,范增也下去了,獨留項羽仍坐在座位上喝酒,心中暗想:“老東西,挺會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