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里的獨舞者
---感受喬忠延其人其文
在我的書柜里,一直珍藏著喬老師贈予的著作《遠去的風景》。閑暇時喜歡捧著它細細品讀,喝一口兒茶,從書中慢慢咀嚼著生活的真諦。
與喬老師相識是一種偶然,卻是我今生最大的榮幸了。拜其門下,更是我不知道幾輩子修來的福分。《遠去的風景》是喬老師在我生日時送我的,并附上親筆簽名,還寫下了:錦繡前程為目標,江河行地作動力。雖然我們相識不足三個月,可喬老師與我就像故友重逢一般,短短的時間內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不僅在文學上給我指點,更在生活上像父親一般的對我諄諄教導,讓我學會了怎樣面對疼痛的過去。
“從網上看到夜里寒風,從夜里寒風看到了陳錦江以及他的文章,我知道這是一個憂傷的男孩。”這是喬老師在《夜里寒風發春芽》里寫的一句話。記得那天看了喬老師在我網站上的留言后,便迫不及待的進了他的“杯水散文”網,杯水是喬老師的網名。這不去沒關系,去了卻再也不肯出來了。也從那以后,我迷戀上了他的文字,似乎再離不開這個網站。
我不僅慕嘆于喬老師的文字,更敬佩的是他的為人。這個清瘦卻意氣風發的作家呀!雖歷經坎坷,卻永遠保持著對生活樂觀豁達的態度。與他交往,我倆沒有半點身份,輩分的界限。他待人友善,不喜張揚,不慕名利,雖身居高職,卻依然過著很清貧的生活。還有他對親人的愛,在妻子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傾注了所有的心默默的照顧著愛妻,這在他的《今夜我倆守歲過年》表現得尤為濃烈。
喬老師是以散文而在文壇里見長的,有人說他是吟誦“生存之艱難”的歌手,因為他寫的文章很多是對苦難歲月里的高歌。我則認為,喬老師是“親情的天使”,他的文章總會訴說著對親人的愛,讓我們讀著讀著便淚流滿面了。但我最敬佩的還是喬老師對散文的執著,以及不善張揚的個性。記得有一次我進了中國作家網,卻怎么也看不到喬老師的作品。很氣憤!但喬老師卻說:“我追求的是生命的品位,不善張揚自我的成就。而這社會又要些畸形,高雅的反而不流行,但我不會去隨波逐流。”我聽了,不禁感慨,喬老師是散文天地里的獨舞者呀!在繁雜的文壇里,他卻依然堅守著心靈的純凈。
要說熱愛家鄉,古今多少文人只是通過文字記載著這份感情呢?李白是,蘇軾也是,許多文人也是,然而喬忠延卻不是!從給家鄉廣播站寫通訊起,到小學代課教師,直至擔任文物旅游局長。他一直生活在“父老鄉親”之中,為著他們默默地做著貢獻。他常說,過平常人的日子,想天下人的事情。他也做到了,“堯都”書系便成了人們了解堯都的窗口,于是也帶動了當地旅游的發展。百姓感激著他呢!
行文至此,我又想起了喬老師的《遠去的風景》,這是凝集著他二十年的精華之作。作品里或是對苦難的高歌,或是對親人無盡的愛,或是對童年美好的追憶,總之讓人對了便知道什么叫人生。我最喜歡的是喬老師的《彎彎的桃樹》,文中最感人至深的愛并不因文革的摧殘而夭折,相反,奶奶對老奶奶的愛,老奶奶對家無盡的愛在彎彎的桃樹下表現得淋漓盡致。我讀著,便也淚流滿面了。
常想,為何不是與喬老師同生于50年代又是伙伴呢?那樣的話,我便可以真切的體會出《合歡樹下》的那份真摯的感情。也許在他眼里,文革并非劫難,而是一種成長中的磨礪吧。在我讀完了它后,沒有體會到半點的傷痛,卻感悟到了人性之美,生命之美!
突又想起了與喬老師相識以來,他在學習上給我的鼓勵,對我的期盼,我的眼里不禁有感動的淚花。“您使我重生,這樣做是您的歡樂!”也許僅有此話,能用來感激喬老師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他用他的愛一點一點的把我引向希望的田野上了。
偶然在“杯水散文”上得知了喬老師的《晉南土話》剛獲了“臨汾市五個一工程獎”且該書暢銷居榜首,很是激動,于是匆匆寫下了這篇小文,也衷心的祝愿喬老師能在以后的文學路上再創佳績,成為文壇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