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蠶寶寶
一
上個星期五,我看學校門口有許多人,就懷著好奇之心走過去一看,全是一些白白胖胖的蠶寶寶。在語文課我們學過養蠶這一課,再加上自然老師也讓我們養,所以就讓媽媽給我買了十只。
回到家我仔細觀察蠶寶寶們,它們身體分三個部分,有十二個節。它們分別是頭、腹、尾。頭跟蜻蜓的頭一樣,只不過只有一只螞蟻大一點,腹部大約有一厘米長,有五個節,每個節上都有兩個黑點點,除了第三、四節上的是皺紋,十一節上有個小刺兒,第十二節是個尾巴,還有六只小尖腳。尾部有七個節,前四個節有八只像吸盤一樣的腳,和十二節尾巴上像鉗子一樣的下面也有兩個小吸盤,十一節上面還有一個尖而又軟的小刺。
我決定給蠶寶寶安排一個舒服的房間,于是我找來一個小盒子。我首先在里面鋪了一張潔白的紙,然后把桑葉洗干凈,又擦干鋪在盒子里,最后把小蠶放進去,綠色的桑葉襯托著蠶寶寶,就像葡萄樹上開的一串串小白花,美麗極了。我要盡心照顧這些蠶寶寶,讓它們健康成長。
二
星期一,我來換桑葉時,發現一只大肥蠶把尾部放直了,頭部和腹部不停地擺動。
于是我找到媽媽問:“我的這一只大肥蠶,是不是要死了呀!”“不是要死了是在脫皮呢!”聽媽媽一說,樂得我連蹦三尺高。因為我只是書上看到蠶怎樣蛻皮,但我沒有看見真正的蠶蛻皮,如今看到了,你說我能不高興嗎!
我接著觀察蠶,發現也有一只大蠶的尾部拖著一個像千層餅似的褐黃色的殼,偶然一陣微風吹進屋來,一片桑葉翻了一個面,我發現上面也有幾個像千層餅似的殼。
它們脫殼越多,代表它們長得越大起來,食量也大了不少,我唯一知道有桑葉樹地方的葉子也快被吃完了。
蠶們都把它自己養得肥肥的,個頭大大長長的,顏色也有微小的差別,不仔細觀察還看不見呢!有的在節點帶一點綠色,有的全身帶一點淡黃色,還有的白中帶一點微灰色。它們走路的方法也很好玩,先抬起尾部,然后中間收縮,尾部又放了下來,頭部和腹部又抬起,隨后中間收縮部分又展開,蠶就是這樣靠肌肉伸縮爬行的。
通過養蠶,我知道了蠶成長的奧妙,增長了知識,還多了一項有意義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