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雜貝之美中
雜貝之美
我喜歡拾海貝。
不僅為了享受白浪向海岸涌來,又翻花般退去時,沖著向前,爭揀最美麗貝殼的剎那愜意;也不單為聆聽海風與浪濤澎湃的合奏下,海鷗嘎嘎歌唱的美麗;而是為了收獲貝殼后
,可以獨坐鑒賞這些海的贈禮,并體驗時光的悠長,滄海的廣博、深沉。
我的收獲中有明艷照人的紅扇貝,也有華光異彩的深海螺,然而在我看來,它們并不好,它們只是死去不久或仍然活著的貝---比起我最鐘愛的"雜貝",它們顯得蒼白和匱乏。
所以起名"雜貝",是因為它實在是一個很大很古怪的貝,渾身坑洼,色彩雜亂,毫無頭緒。或毋寧說那不過是一些貝殼殘渣的雜合體---中央一小塊珊瑚化石,周圍貼著幾塊各色扇貝的邊沿,一個竹節石的尖角,幾個海螺的小盤旋以及幾十個不知名的海貝的碎片和無數色彩各異的沙子。它們緊緊貼在一起,高低錯亂,似乎很丑陋,但其中也不時閃著幾點貝殼中珍珠的光暈---一個如此奇妙的雜合體!
這許多的貝殼碎片,都來自何處?是大西洋的深海底還是太平洋的波濤間?是幾多歲月把這些貝殼變成碎片和沙子?又是什么力量把分布在七海的貝殼們收在一起,恰巧組成這不可分割的一體……
眼望著它,那雜亂的組合和奇異光彩引我入迷,而那細微且繁復的顏色又似乎幻化作一幅幅抽象的圖畫,悄悄展示著它的經歷:
潮起潮落,日日夕夕。
它,在某個暴風雨的夜,顛簸地被卷上一條危船的甲板,聽水手慌亂的腳步和垂死的祈禱;又在某個明媚的清晨,輾轉地來到一個靜謐的小島,聽漂亮的漁家妹唱拉網小調。
它,遨游海洋,曾在浪花中遙看鄭和出海的帆、T ITANIC號沉沒的悲惋和黃海激戰的硝煙;曾在海底與魚群共舞、與珊瑚纏綿。
它,隨浪漂泊,既曾在印尼群島的椰樹下暫且休息,又曾與冰島上的海獅與白熊為伴。
它,到底承受著多少風雨,漂臨過多少島嶼陸地?
它,這個大海與歲月的雜合體,包容了多少海的故事,綜合了多少海的傳奇?
這個不凡的雜貝一直無聲地靜臥在我的書桌上,在我時時的玩味中悄悄講訴它的故事,并帶給我玩味以外的感慨和珍惜。
對于這樣一個雜貝,在許多許多年前,還是一些分布于天涯海角各不相同的海洋生靈;在許多許多年中,竟由那可以跨越時代和距離的海之神力將它們的殘軀拼湊粘連在一起;也許再過許多許多年,經過浪的推斥和巖石的撞擊,它終將化為海的塵埃和岸邊的細沙……而我,正是在剎那間便擁了這樣一個生命---兼以雜合的藝術,以及一種偉大的機緣的生命!縱非萬年的造化,亦可言天地的尤物。而它蘊蓄的悲喜起伏的故事,以及它離奇顛簸的復雜經歷,亦不亞于生命形成的最初感動。
雜貝的美,美在雜亂無章卻渾然天成的結合,美在每個組成部分多姿的經歷。
生命的美,或許也緣于它形成之初看似輕易卻復雜微妙的偶成,它發展過程每一點積累,每一次波動,每一回的吸收和雜糅……
我將以感恩的心情珍惜我的雜貝,欣賞它雜亂外表下珍珠的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