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希望改正的習慣之七.明日復明日的“新新人類”
經典忠告:假如明天能解決一切,今天還有什么價值?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首《明日歌》大概是中國最好的警示詩了。它流傳久遠、家喻戶曉,始終形象地提醒著人們,做事絕不能拖延,應該堅持“今日事,今日畢”。
這道理雖然誰都明白,可一旦事到臨頭,就有很多人不自覺地會原諒自己,為自己尋找借口——
“這也不是什么大事,明兒再說吧!”
“做事不急一時,拖一拖有什么關系?”
“這點兒小事,明天一努力就完成了。”
……
明天再開始吧——這是最容易、最省事的!
于是,世界上這種活在明天里的人永遠存在著,永遠有人會說:我明天一定開始!
可是,明天你真的開始了嗎?明天又明天的你恐怕已經成為職場中的“新新人類”了吧?成為那種仗著自己年輕,對生命沒有緊迫感,對時間不夠重視,自認為時間多多,所以對于拖拉也就不以為然的人?
殊不知,昨天是期票,明天是支票,今天才是現金。如果你形成了萬事等明天的習慣,那么,日久天長你就必然會養成懶惰、拖沓的惡習,最終落得虛度年華,空白少年頭的悲傷結局。
不可否認,人都是有惰性的,也特別容易自我“放假”。如果你稍微松懈一下,很容易就會浪費掉很多時間,你的工作計劃就都會遭到破壞,不能按時完成,這樣就會使未完成的事情越積越多,長此下去,必然影響到你的工作績效和職場競爭力。
在目前這個“快魚吃慢魚”的高速時代,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一切,只有及時采取行動,把每天的工作任務按時完成,而不是留到第二天去,你才能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搶得先機,贏得老板的厚愛!
反之,如果你拖來拖去,等好多事情都積攢在一起,不得不做了才去做,導致你一天要做很多天的工作,這樣的工作還能有什么質量保證?還能讓老板滿意嗎?而交出這份工作單的你恐怕也不會討得老板的歡心吧?那么,長期下來,你的職場生涯會有什么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懶惰而致一事無成,你想讓自己成為其中之一嗎?
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決斷,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對有些人來說時間是金錢,對有些人來說時間是垃圾,而他們不懂得一百次的胡思亂想也絕對抵不上一次立即行動——事業是在不折不扣的行動中創造的!
你現在就打算行動了嗎——
自我修正評估答卷:
姓名________
部門________
班組________
1. 心自問,我是下面這樣的人嗎?
A.我經常會為自己的拖延尋找各種借口________。
B.對于工作,我總是安于現狀,被動懶惰,缺乏堅持到底的毅力______。
C.我總是貪玩,禁不起誘惑——。
2。我要養成立即動手的習慣:我的房間該打掃了,現在就去找工具,然后_______;我得交報告了,馬上拿出紙,列上幾個要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該辦的事情中,我會先揀有興趣的辦,利用興致激發成良好的精神狀態。如,我無意寫報告,卻可能有興趣翻閱有關資料。
4.我還會對目標有意識地加以分析,看看盡快實踐有什么好處_________________;拖拉有哪些壞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對我下定決心立即著手很有督促作用。
5.我還要請別人來督促我,這會使我產生一種有益的焦慮感和緊迫感。
6.每天早上問自己: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今天打算把它解決到什么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即做哪些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會在適當時機給自己一些獎勵,比如,“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我已經堅持了一個星期,就會請自己吃上一頓最愛吃的大餐。
一周后我的自我評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周后主管對我的評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