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訣記憶記得更牢
把記憶材料編成口訣或押韻的句子來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訣記憶法。這種方法可以縮小記憶材料的絕對數量,把記憶材料分組、組塊來記憶,加大信息濃度,增強趣味性,不但可減輕大腦負擔,而且記得牢,避免遺漏。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記憶是以“組塊”為單位的。每一個組塊內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對的。一個字母可以看做一個組塊;一個單詞、一個詞組也可以看做一個組塊;一個句子也可以作為一個組塊。組塊內部的信息不是各自孤立,而是相互連接的。如果善于把記憶材料分成適當的組塊,就能夠大大提高記憶效果。口訣記憶法就是符合組塊規律的一種記憶方法。
口訣大都押韻,朗朗上口,容易記憶。例如,我國的二十四節氣歌,在勞動人民中間世代相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苦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上半年來六、二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兩天。除二十四節氣歌外,乘法口訣、珠算口訣、“百家姓”等都是運用口訣記憶法的實例。
編口訣有許多種方法。
有一個標點符號的順口溜,用的是羅列法:
一句話說完,畫個小圓圈(。句號);
中間要停頓,小圓點帶尖(,這號);
并列詞句間,點個瓜子點(、頓號);
并列分句間,圓點加逗號(;分號);
疑惑與發問,耳朵墜耳環(?問號);
命令或感嘆,滴水下層檐(!感嘆號);
引用特殊詞,蝌蚪上下竄”(“” 引號);
文中要解釋,兩頭各半弦(()括號);
轉折或注解,直線寫后邊(——破折號);
意思說不完,點點緊相連(……省略號);
特別重要處,字下加圓點 (?著重號)。
編口訣還有一種利用形象的方法,易于引起聯想幫助回憶。例如漢語拼音字母的“n,m” 樣子像門,“f”像拐棍,“t”像傘把,“h”像椅子,“k”像有個東西往墻上磕,“l” 的發音像“嘞嘞嘞”的聲音。于是可以編成口訣:
一門n,二門m,
拐棍f,傘把t,
椅子h,碰壁k,
小棍趕豬嘞嘞嘞l。
對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我們用發掘特征的辦法編成口訣特別便于記憶,容易分辨。比如,己、已、巳幾個字容易混,可以編成這樣的口訣:
堵巳不堵己(自己的己),
半堵牙念已(已經的已)。
買、賣這兩個字很多學生容易弄混,可以運用聯想法編成口訣:
少了就買,
多了就賣。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是缺少了什么東西才去買, “買”字恰恰比“賣”字少了個“十”字頭,因此可以聯系起來記。
多種方法綜合起來編口訣也很方便,比如綜合羅列法、特征法、直觀形象法很快就可以把“熟”字編成這樣的口訣:
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
子字來報信,九個一起忙,
下點一把火,燒熟一鍋湯。
這些不同的編口訣的方法,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加以運用。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口訣很不容易編,記憶的對象又并不常用或者很簡單,用其他方法記憶很方便,那就用別的方法。否則為了編口訣就花去很多時間,就有些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