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腦的快樂
"內(nèi)啡肽"與快樂之間的關(guān)系,仿佛雞與蛋之間的關(guān)系。你無法知道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你同樣無法知道是先有"內(nèi)啡肽",還是先有快樂。如果你的"內(nèi)啡肽"分泌旺盛,你就會很快樂。如果你很快樂,你就會分泌大量的"內(nèi)啡肽"。
痛苦會抑制"內(nèi)啡肽"的分泌,于是嗎啡之類的藥物成了"內(nèi)啡肽"的代用品。當(dāng)吸毒者向體內(nèi)注射或者服用了足量的藥物之后,他就會很快進入興奮狀態(tài),快樂的幻覺像潮水一樣奔騰,而痛苦似乎也已經(jīng)消失得無影無蹤。
然而,痛苦并沒有真的消失。潮水退去,痛苦依然屹立在那里。接著,你需要更加洶涌的潮流來淹沒它。當(dāng)潮流在你心里起伏著、回旋著、激蕩著的時候,你的痛苦再一次被深深地掩埋了,但它仍然沒有消失,它還在那里。
是的,你的痛苦還在那里,這是一個不幸的事實。所以,僅僅使用一次或者兩次藥物是不夠的,你需要繼續(xù)使用。而且,由于你體內(nèi)產(chǎn)生的耐藥性,你還需要一次比一次加大劑量。你甚至再也沒有辦法停下來--由于藥物的副作用,你的腦垂體已經(jīng)喪失了正常分泌"內(nèi)啡肽"的功能--一旦停止使用藥物,人體的生理功能就會發(fā)生紊亂,極度的痛苦讓你不堪忍受,只有再次吸毒才能解除。
大約只有7%~9%的吸毒者能夠成功地戒除毒癮,超過90%的戒毒者因為不堪忍受痛苦的折磨,再次投入毒品的魔爪。為了獲得毒品,他們完全不顧一切。平靜的時候,他們也知道那是毒品,但他們不是在選擇毒品,而是在選擇逃避痛苦的方式。
酒類能夠刺激腦垂體對"內(nèi)啡肽"的分泌,所以,飲酒也是人們用來逃避痛苦的方式。千百年來,人們以為一醉能解千愁,而且喜歡用美酒來招待親朋好友。殊不知,酒精也會在人體內(nèi)形成與嗎啡生物堿相似的四氫異喹啉,從而讓你產(chǎn)生與毒癮類似的酒精依賴。盡管酒的危害比嗎啡之類的藥物來得要小一些,但它仍然會對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產(chǎn)生破壞作用。酒水中還含有甲醇、雜醇油、鉛以及氰化物等有毒物質(zhì),酗酒或長期飲酒必然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賭博行為對大腦所產(chǎn)生的刺激,與吸食毒品所引起的興奮也很類似。美國科學(xué)家做過一個實驗,他們給10余名從未有賭博歷史的志愿者發(fā)放賭資,讓他們參與賭博。在這些志愿者等待輸贏結(jié)果時,研究人員對他們的腦部進行了掃描和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他們的腦部中有6個小區(qū)域表現(xiàn)最為活躍,而且這些區(qū)域竟然與人體吸食了毒品之后最為活躍的區(qū)域完全相同??茖W(xué)家認為,這一結(jié)果證明,賭癮與毒癮產(chǎn)生的原理是一致的。
還有,當(dāng)人們受到贊美時,腦垂體也會受到刺激,分泌出大量的"內(nèi)啡肽"。所以,當(dāng)一個人習(xí)慣于接受贊美之后,他會再也耐不住寂寞。官員們在退出權(quán)力舞臺之后,明星們在名噪一時之后,相當(dāng)長的時間內(nèi)無法適應(yīng)那種清苦的生活。
此外,性生活也會讓人們得到一種奇妙的感受??茖W(xué)家發(fā)現(xiàn),性幻想和性行為能夠使得血液中產(chǎn)生較多的"快樂荷爾蒙",就是那種由腦垂體分泌出來的"內(nèi)啡肽"。夫妻之間彼此相愛,并且能夠保持有規(guī)律的性生活,一種來自心靈的快樂就會讓他們的家庭充滿溫馨。然而,某些人之所以熱衷于追求性激情,僅僅是為了尋歡作樂,他們沉湎于頻繁的性游戲之中,而他們所遭受的毒害其實不亞于藥物的毒害。
吃東西也會刺激我們的腦垂體,美味可口的食物不僅讓人嘴饞,而且讓人感到快樂。肥胖癥之所以普遍,減肥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這種吃的快感。許多人認為"活著,就是為了吃",卻忘了"吃,是為了活著"。
南轅北轍
有兩種快樂,一種是來自大腦的快樂,一種是來自心靈的快樂。
來自大腦的快樂其實是大腦對外來刺激的反應(yīng)。所有外來的刺激作用,其實都是某種毒害,無論它是任何一種致人興奮的藥物,或者金錢、美色、名聲、權(quán)力、食物、豪華的物質(zhì)生活,或者任何一種致人興奮的贊美,或者任何一種決定勝負的游戲。然而,那不是真正的快樂,它是虛假的、短暫的,并且會讓你成癮,而所有成癮性的快樂都是病態(tài)的。
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心靈的快樂,它是那樣祥和、那樣溫馨地支持著我們的健康成長。如果一個人的心靈是快樂的,他一定是健康的。即使是一個病人,當(dāng)他的心靈恢復(fù)了快樂,他的身體也會奇跡般地恢復(fù)健康。如今,科學(xué)家們已經(jīng)能夠從病理上理解"病由心生"的生命現(xiàn)象,但他們還不知道哪里才有真正的快樂。他們怎么也無法理解心靈的奧秘。
在2000年前的中國,戰(zhàn)國時代的某一天,有個人坐著馬車,一路向著北方行進。
路上有人向他問候,說:"你要到哪兒去呀?"
他得意地回答說:"我要到楚國去!"
路人奇怪地問道:"楚國在南方,你為什么往北方去呢?"
他大聲笑道:"沒關(guān)系,我的馬快著呢!"
路人更加奇怪了,說:"方向錯了,你的馬跑得再快,也到不了楚國呀!"
他依然滿不在乎,說:"不要緊,我?guī)У穆焚M多著呢!"
路人替他著急,拉住他的馬,極力勸阻他說:"你走的方向錯了,像你這樣南轅北轍,就算你的馬跑得再快,就算你帶的路費再多,也只能是白費工夫呀!"
這個一心只想著要到楚國去的笨蛋很不耐煩地叫嚷道:"即使方向錯了又有何難?反正,為我趕車的車把式本領(lǐng)高著呢!"
路人無可奈何,只好眼睜睜看著這個盲目的家伙繼續(xù)向著錯誤的方向飛奔而去。楚國在南方,他的馬越快,他的路費越多,他的車把式越有本領(lǐng),他就會離楚國越遠。
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們,就像這個盲目而又自以為是的家伙一樣,趕著各自的馬車,或者一路小跑,或者使用別的方式,向著北方行進。由于往北方去的人太多,以至于道路上擁擠不堪。北方有什么吸引他們呢?
北方有英雄。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北方往往意味著英雄豪情。在那里,天是那樣高遠,地是那樣蒼涼。英雄們縱馬狂奔,笑傲風(fēng)雪,生命的活力在那種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得到了藝術(shù)般的張揚。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英雄,你必然會強烈地希望自己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北方還有美女。詩云:"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當(dāng)英雄遇上美女,必然有一段火熱纏綿的故事上演。長城北望暮云飛,英雄抱得美人歸,這樣的情節(jié),這樣的視覺,怎不叫人熱血洶涌呢?如果你是一個激情的男人,如果你是一個激情的女人,你必然無法抗拒北方的魅力。
是的,北方有英雄,北方有美女,北方有激情,但北方?jīng)]有快樂??鞓凡皇羌で椋で槭歉刹窳一鹚频娜紵?,燃燒過后就成了一片灰燼。所以,英雄與美女之間的愛情就像一簇簇火焰,照亮著歷史的夜空,但他們卻沒有辦法長相廝守,因為他們無法忍受激情過后的平淡。
快樂不是激情??鞓肥切〔莸纳L,是小草生長著力量。快樂是花兒的開放,是花兒開放時淡淡的芬芳?,F(xiàn)實社會中的人們,就像那個南轅北轍的家伙一樣,盲目而又自以為是地追求著快樂。他們互相擁擠著趕往北方,他們以為到那里能夠找到快樂。然而,快樂在南方,他們的方向錯了,他們?nèi)际悄限@北轍。
北方有英雄,南方有神仙。英雄擁有激情,激情過后就只剩下落寞。神仙擁有快樂,而快樂像歲月一樣綿長。如果你現(xiàn)在正好位于南轅北轍的人生旅途,那么,在你的前面是英雄,在你的后面便是神仙。請回過頭來,回過頭來。
在南方的楚國境內(nèi),便有一位著名的神仙,他叫莊子。他知道心靈的事,他知道快樂的事。
英雄回首是神仙
明朝藝術(shù)大師徐渭曾經(jīng)寫過一幅草書詩軸,詩中也描寫了一位快樂的漁夫,甚至比《三國演義》卷首詞中的兩位白發(fā)漁樵還要快樂。
詩云:"一篙春水半溪煙,抱月懷中枕斗眠。說與旁人渾不識,英雄回首是神仙。"這首詩說啊,在春水迷離的河邊,生活著一個人。他是如此普通,以至于沒有人在意他的存在。可是,到了晚上,當(dāng)他懷抱著月亮、頭枕著星星入睡的時候,他的快樂卻是如此與眾不同。人們在為著各自的英雄夢而奮斗、而拼殺,直到有一天,他們傷痕累累,疲憊不堪,回頭一看,原來那人竟然是個神仙。
人們通常以為,當(dāng)一個英雄擁有巨大的能量之后,他就能成為無所不能的神,但那是一種普遍的誤解。事實上,沒有一個英雄能夠成為神仙。英雄與痛苦同在,痛苦在證明英雄的存在。他越痛苦,就越證明他是一個英雄。他越證明他是一個英雄,他就會越痛苦。除非他回頭,否則他不可能成為神仙。
坦率地講,你也經(jīng)常不經(jīng)意地回頭,但你從來沒有注意那個神仙。和那個神仙一樣,你也能看到天空中的月亮和星星,但你生活在一個科學(xué)時代,你只能理解月亮和星星的物理特征。你無法像神仙那樣,童話般地和它們親近、和它們玩耍、和它們快樂相處。你離它們非常遙遠,就像離快樂一樣遙遠。
你沒有注意那個神仙。你怎么會注意他呢?他只是一個平凡的漁夫,像河邊的水草一樣平凡,像草葉上的水珠一樣平凡。你很容易注意一個英雄,因為他是如此努力,他是如此善于表現(xiàn)他自己,他在試圖贏得許多人的尊重--你也很愿意去觀察他、研究他,因為他是你學(xué)習(xí)的榜樣。
然而,所有的英雄都錯了,你也錯了。你應(yīng)該回頭,所有南轅北轍的人都應(yīng)該回頭,因為神仙在那頭,快樂在那頭。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神仙是人做,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有名和無名的神仙。他們不在乎是否有名,他們只在乎自己是否過得快樂。他們知道,生活中其實沒有任何重要的事情值得我們?nèi)プ?,除了快樂?/p>
事實上,每個人都在追求快樂。因為追求快樂,所以出現(xiàn)了一系列看似重要的事情。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們?yōu)榱诉@些看似重要的事情忙得暈頭轉(zhuǎn)向。
"最近在忙些什么?"人們彼此這么詢問。
"瞎忙唄!"然后這么回答。
大家都在忙,而且都在瞎忙。
"忙"這個漢字精確地描述了人們?yōu)槭裁磿烆^轉(zhuǎn)向的真實原因。"忙"者,其心亡也。于是,人們忘記了心靈世界的云淡風(fēng)清,悠閑與從容的生活狀態(tài)變得像神仙一樣虛無縹緲。當(dāng)人們離快樂越來越遠,人們就越發(fā)不能理解神仙為什么快樂。
神仙是快樂的,因為他追求快樂的方向是對的,而其他人都錯了。還記得蘇格拉底的那幅畫嗎?蘇格拉底有一幅畫,你也有一幅畫,每個人都有一幅畫。神仙的畫與人們并無不同,神仙的畫上有月亮和星星,你們的畫上也有月亮和星星。唯一不同的是,神仙在欣賞那幅畫,而你們在尋找各自設(shè)想的那只完美掛鉤。
多長時間了,你苦苦地尋找著那只完美掛鉤。你已經(jīng)有一大堆的掛鉤了,但你仍然沒有找到完美的那一只。你在忙,在四處奔波,在處心積慮,在到處爭奪,仿佛經(jīng)歷了一場噩夢。你甚至早已忘記了那幅畫,你只記得那只完美掛鉤。你以為掛鉤能夠給你快樂,但它卻給了你無盡的痛苦和折磨。
回頭看看,你的畫還在那里。畫上的月亮還在,星星也在。把它掛起來吧,用你手頭上的任何一只掛鉤。把它掛起來吧,享受那幅畫給你的快樂。如果你手頭的確一只掛鉤也沒有,那就捧在手上看吧。
《老人與?!分羞@個名叫圣地亞哥的漁夫不是你學(xué)習(xí)的榜樣。他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xiàn)實世界"中,盡管這個"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xiàn)實世界"塑造了他的英雄形象。你應(yīng)該回過頭來,看一看那個快樂的中國漁夫,你會像他一樣,立即享受到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現(xiàn)實世界"。
生命成長的歷程
最初你是快樂的,如果一切正常的話,你也會最終找回你的快樂,但事情往往并不這么簡單,總會有一些意外發(fā)生,讓一部分人的成長出現(xiàn)故障。第三章生命成長的歷程快樂不需要理論
偉大的中國古典文化曾經(jīng)那樣輝煌地照耀過歷史的天空。如今,在那些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現(xiàn)代人眼里,它似乎正在灰飛煙滅,似乎早已過時,根本不值得我們抱殘守缺,即使是那些學(xué)者,對它也只有懷舊與考古的興趣。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弗洛伊德說,快樂是一種虛構(gòu)。馬斯洛不同意弗洛伊德的看法,他認為所謂快樂就是有良好理由的痛苦,因為在戰(zhàn)勝痛苦之后,就能夠贏得苦盡甘來的快樂,但他又說,在經(jīng)歷了短暫的快樂之后,我們就必須準備好接受無法避免的失望。他認為,人類只能永無休止地尋求越來越大的快樂。
如果人類只能永無休止地尋求越來越大的快樂,那就說明人類沒有辦法讓快樂長時間停留。與此相反,一旦你不去尋求快樂,那么你就只能讓自己長時間地停留在痛苦中。痛苦是如此真實而深刻,快樂卻是如此虛幻而淺薄,以至于尋歡作樂(馬斯洛把它分類為低級的尋歡作樂和高級的尋歡作樂)成了人類欲罷不能的選擇。更有甚者,猶如吸毒者和他們對毒品的需求一樣,人類的痛苦也在越來越大,以至于他們只能永無休止地需求著越來越大的快樂。馬斯洛并沒有推翻弗洛伊德的理論,恰恰相反,他證明了弗洛伊德的理論。
所以,你在弗洛伊德那里找不到真正的快樂,在弗洛姆那里找不到真正的快樂,在馬斯洛那里也找不到真正的快樂。他們在試圖用一種邏輯結(jié)構(gòu)來理解快樂,他們希望通過一種推理來獲得快樂,但他們失敗了。唯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承認了自己的失敗,馬斯洛卻在堅持屢敗屢戰(zhàn)。
事實上,快樂不需要理論,快樂只需要方向。如果你的方向錯了,如果你在南轅北轍,給你再多的理論也無濟于事。理論是狡猾的,它在試圖用邏輯和推理來證明某種自作聰明的錯覺。理論是狹隘的、封閉的,就像一條公路,你只能通過它到達一個既定的地點。如果那個地點不叫快樂,你就只能繼續(xù)前行,直到公路的盡頭。但是,如果你能夠在路邊休憩一會兒,看一看遠處的山嵐,聞一聞花兒的香味,你會忽然明白什么是快樂。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快樂一直都在那里,一直都在給你暗示。只要你能夠安靜一會兒,就能夠奇跡般地發(fā)現(xiàn)它。在中國,這種發(fā)現(xiàn)被稱之為"悟"。這個"悟"字,左邊一個直心,右邊一個吾。吾者,我也。它的意思是說,從心靈中才能發(fā)現(xiàn)你的真我。真我是你的寶藏,而你的快樂就在那里。
老子是一位"悟"者,他后來成了中國神仙文化中的太上老君。莊子也是一位"悟"者,他后來也成了中國神仙文化中的南華真人。在過去的500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歷史中,有許多有名和無名的中國人通過"悟"的方式理解了快樂,成了讓人羨慕的神仙。
所謂神仙,就是那些找到了真我的人。找到了真我,就意味著你從此可以愛我所愛,并因此而富于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富于想象力的人生是童話的人生,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人生是快樂的人生。只要你找到了真我,你就能像小樹一樣在快樂中成長,像小魚一樣在快樂中遨游。
生活中其實沒有任何重要的事情值得我們關(guān)注,除了快樂。
惠子的疑問
有一天,莊子和惠子在水邊游玩。當(dāng)他們經(jīng)過一座小橋時,莊子看著河水,看著水中的魚兒在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就感嘆地對惠子說:"你看,那些魚兒游得多快樂呀!"
惠子奇怪地問:"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不理解快樂,他需要證明。許多人也是這樣,因為不理解快樂,所以需要證明。弗洛伊德在證明,弗洛姆在證明,馬斯洛也在證明,但快樂是無法被證明的,你只能通過"悟"的方式理解它。
莊子理解快樂,他感受著那種無可言喻的快樂,向著惠子微微一笑,然后,他反問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然而,惠子還是不理解,他開始使用邏輯和推理。他不理解快樂,他懷疑快樂的存在,于是他試圖通過邏輯和推理來否定莊子對快樂的理解。他對莊子說:"我不是你,當(dāng)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魚,當(dāng)然也就不知道魚的快樂。我完全可以這樣認為,對嗎?"
莊子想了想,提示他說:"請回到話題的開始吧。你問我是怎么知道魚的快樂的--透過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事實,那就是:你原本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然后你才會問我是怎么知道的。既然你知道我、我知道魚、魚知道快樂,那么,一切盡在不言中,你還需要什么證明呢?如果你一定要問我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我只能告訴你:我是在橋上知道的。"
莊子在橋上看到了魚,也看到了魚在那時候的快樂。
惠子在莊子身邊,也看到了那時候的莊子。
看到就是看到,不需要證明。
惠子的提問是愚蠢的,惠子的邏輯和推理是自作聰明的。自作聰明的人用邏輯和推理來生活,而不是用真實來生活。
我手頭有一本《莊子選譯》,譯者陳慶惠在這本書的前言中介紹說:"莊子一生貧苦……"作為莊子作品的譯者,陳慶惠先生--我們可以稱其為當(dāng)代惠子--顯然并不理解莊子。陳慶惠以為,莊子既然一生清貧,那就只能證明他的痛苦--除非他有錢、有地位,或者能夠在某種勝負游戲中脫穎而出,那才能證明他的快樂。
事實上,莊子一生貧而不苦,他擁有王侯將相們求之不得的快樂,他擁有富翁們求之不得的快樂。他擁有如此豐富的快樂,以至于他敢于嘲笑王侯將相們和富翁們的愚昧。
就像惠子們不理解莊子一樣,外國人不理解中國人,現(xiàn)代中國人不理解古代中國人,痛苦的人不理解快樂的人。因為他們是如此地不理解,以至于他們需要考證,需要邏輯和推理。但快樂不需要邏輯和推理,以至于快樂是那樣讓人不可思議,就像中國的神仙文化一樣不可思議。
要怎樣去理解中國的神仙文化呢?讓我們來看一看生命成長的歷程。
生命成長的歷程
生命有著它既定的成長規(guī)律,按照正常情況,每隔7年,人的身心就會進入一個新的成長時期。
1~7歲:天真的幼年時期
在第一個7年中,小孩子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成長,他是一個純粹的生命。他天真無邪,對世界充滿好奇,并因此而富于想象。這個世界是屬于他的,太陽為他升起,月亮向他微笑,他是那樣無與倫比地快樂著。雖然他也會難受,也會鬧脾氣,一旦解決了他的麻煩問題,他就會立即恢復(fù)他的快樂。
成年人和孩子們不一樣,他們是痛苦的,他們只能用各種尋歡作樂的方式逃避痛苦。一旦他們停止尋歡作樂,就會立即墮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7~14歲:內(nèi)心開始充滿疑問
當(dāng)小孩子進入第二個7年,他開始走出自己的世界。他開始意識到,這個世界并不屬于他一個人,同時還屬于其他人。他內(nèi)心開始充滿疑問,因為他意識到這個世界并不像他的幼年時期那么簡單。他什么事情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問月亮里是否真有嫦娥?他問樹木為什么是綠色的?他問小鳥為什么會飛?為了尋找答案,他成了一名小學(xué)生。
學(xué)校給了他一些答案,社會給了他一些答案,這些答案把他心中原來那種童話般的美好想象打得粉碎。他開始成為社會中的一員,他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一個社會概念,當(dāng)他越進入這個社會,他的自我意識就越強烈,也就從此逐漸遠離了快樂。
最初,他會成為同性社會中的一員。男生和男生交朋友,或者打架。女生和女生一起玩耍,或者吵嘴。如果其他男生對女生感興趣,他會認為他們是娘娘腔。如果某個女生喜歡跟男生玩在一起,她也會被認為是男孩子氣,那是不正常的、有毛病的。
14~21歲:對異性的好奇
14歲之后,第三道門打開了,他開始進入一個戀愛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的性生理成熟了,男生不再對男生有興趣,他會開始對女生感興趣,因為女生是世界上的"另一種人"。女生也會開始對男生感興趣,只不過比較羞澀一些。"另一種人"是如此奇妙,如此可愛,以至于他要追求她,他要和她在一起。不僅因為好奇和愛,也因為他們需要一個異性來證明自我。男生需要一個女生證明他是男人,女生需要一個男生證明她是女人。
他們開始有最初的戀情,純潔的初戀讓他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妙不可言的體驗。他們開始有性幻想,開始寫詩,開始學(xué)習(xí)如何調(diào)情。他們渴望用性的方式來探索生命的秘密,男人在了解女人,并且通過女人來了解自己;女人在了解男人,同樣也通過男人來了解自己。他們開始在一種互動式的學(xué)習(xí)中了解愛、責(zé)任、社會和人生的涵義。世界從此為他們展開了新的空間。
21~28歲:追逐成功與物質(zhì)的野心
到了21歲,他迎來了生命中的第四個7年。他想要成為男人中的佼佼者,她想要成為女人中的女人。他開始需要更多的認同來證明自我,他會根據(jù)社會上流行的評價標準去塑造自我--如果不行,他們就會試圖推翻那個標準,重新建立適合自己的一套。他變得野心勃勃,對未來充滿渴望,他的全部注意力全放在如何才能成功、如何與人競爭、如何在掙扎中求勝之類的思考上。他的自我越來越膨脹、越來越強大。
什么是成功呢?就是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xiàn)。他需要足夠多的證明來滿足他的自我實現(xiàn),包括金錢、權(quán)力、聲望和豪華的物質(zhì)生活,這樣他就能夠贏得異性的青睞、社會的認同。除非他自己厭倦這種無聊的游戲,否則他會永無止盡地追求下去。他正在進入一個瘋狂的世界,他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復(fù)雜。
28~35歲:追求舒適與安全
28歲以前他是那么強烈地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英雄,他是那樣血氣方剛,那樣瘋狂,那樣敢于為了某種信念而奮勇拼斗。等到了28歲之后的某一天,他會進入人生的第五道門,他會忽然意識到從前的所作所為有些輕率、有些傻氣、有些不計后果?,F(xiàn)在,他在檢討自己的欲望,他不再冒險,他開始使用比較穩(wěn)妥、比較有效的方式來思考問題。
他曾經(jīng)想成為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成為一個革命者,成為他所生活的那個地區(qū)的權(quán)力人物,但現(xiàn)在他的想法有些不一樣了,他需要一種安全和舒適的生活。他的注意力開始轉(zhuǎn)移,開始著手營造一個舒適的小窩。流浪者不再流浪了,他回到他的家庭中,開始定居,過起文明的生活來。
這時,家里那些關(guān)注著他、為他提心吊膽的人終于松了一口氣:啊,真好,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總算穩(wěn)定下來了,總算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了。
35~42歲:傳統(tǒng)的擁護者
35歲是一個人生命能量的高峰,他顯得那樣穩(wěn)健而有力量,他是某個機構(gòu)或團體的中堅分子。他站在那個高峰上,并從此開始走下坡路。這時候,他不僅對安全與舒適有興趣,他還成了保守派。他討厭風(fēng)險,他反對改變,他傾向穩(wěn)定,他正式變成了體制中的一部分。他不再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他支持政府和法律。
人力資源專家認為,如果你在35歲還在求職,那就意味著你不再可能達到那個高峰,也意味著你不能給那個公司注入新的創(chuàng)業(yè)力量。35歲是一個坎,盡管你成熟、經(jīng)驗豐富、處事穩(wěn)重,但企業(yè)中一般沒有合適的職位提供給35歲以后的求職者,那些合適你的職位都被你的同齡人占據(jù)著。
42~49歲:思考生命的出路
他很不情愿地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七個7年。他開始回憶他的青少年時代,那時他在成長,富有生命力,活力充沛,愈來愈有勁。而現(xiàn)在正好相反,他一天比一天脆弱。
他的身體在開始發(fā)胖。發(fā)胖意味著他的身體再也無法將所有的食物都轉(zhuǎn)換成能量。他大腹便便,疾病叢生,像一架運轉(zhuǎn)不靈的機器。他開始禿頂,或者長出白頭發(fā),生命的秋天到了。
他很可能會得潰瘍。潰瘍是野心的象征,如果你患有潰瘍,那就顯示你曾經(jīng)狂熱和執(zhí)著地追求過成功。從前你追求這個,追求那個,你什么都想要,你的胃口很好,現(xiàn)在出現(xiàn)胃潰瘍,這是一種因果關(guān)系,你很容易理解。只是你從前不知道,現(xiàn)在知道已經(jīng)有些晚了。
他還可能得心臟病。很多人都會得心臟病,但心臟病發(fā)作的時間越早,就越證明你努力追求過。你是一個相當(dāng)成功的人,你曾經(jīng)那樣努力、那樣緊張,否則哪里來的心臟病呢?心臟病是努力過的象征。
從前,他是那樣自信,他以為他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但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失控了,他需要給生命尋找一條新的出路。那條出路不在物質(zhì)世界里,他已經(jīng)嘗試過了,它不在那里。它在他的心靈世界中,如果他找不到它,他會驚惶失措,患上各式各樣的精神官能癥。
在西方,許多人會求助于心理醫(yī)生,另一些人則會求助于宗教。而在中國,許多人開始回憶他們各自的祖父和父親,他們曾經(jīng)認為老人們的想法是那樣保守和落伍,現(xiàn)在卻變成了人生的大智慧。
49~56歲:往內(nèi)在世界探尋
到了49歲時,他的探索就愈來愈清楚了?,F(xiàn)在,他開始對自我失去興趣。他的自我停留在年青時代,他會常常回憶起好漢當(dāng)年的勇猛。當(dāng)一個年輕人在那里表現(xiàn)自我時,他會覺得那個年輕人很幼稚,然后會心地一笑。
在這個階段,繁華已經(jīng)落盡,生命的真淳正在顯現(xiàn)。他的注意力在轉(zhuǎn)移,他開始遠離這個社會,轉(zhuǎn)而關(guān)注他的內(nèi)在。他首先會遠離異性,他不再需要異性來證明自我。男人對女人不再有興趣,女人也不再對男人有興趣。他們不再有性欲,女人也進入了停經(jīng)期,與性有關(guān)的一切在他們現(xiàn)在看來都顯得有點滑稽。
- 全面預(yù)算管理案例全解:預(yù)算編制、案例指引、流程控制
- 帶人先帶心
- 利潤塔:重構(gòu)企業(yè)新資本價值
- 餐飲企業(yè)績效管理與薪酬設(shè)計
- 順豐模式你學(xué)得會
- 中國市場領(lǐng)導(dǎo)力
- 打造燈塔工廠:數(shù)字—智能化制造里程碑
- 阿里巴巴模式:改變游戲規(guī)則,在釋放草根創(chuàng)新力中成長
- 數(shù)據(jù)中臺:賦能企業(yè)實時經(jīng)營與商業(yè)創(chuàng)新
- 德魯克管理思想大全集
- 跨境擔(dān)保與融資實務(wù):23個經(jīng)典案例實戰(zhàn)解析
- 管理的100個基本:口袋里的職場進階寶典
- 人因績效五大原則
- 企業(yè)家的商道兵法:古代兵家思想中的管理智慧
- 產(chǎn)品經(jīng)理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