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謀和智慧
- 石地
- 1008字
- 2021-11-26 16:10:40
臧武仲不治盜賊
有些事情,聽起來荒謬,細想起來卻有道理。
莊子曾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意思是偷小東西有罪,偷大東西,像國家,就不會被治罪了。
春秋時減武仲指責當政者把盜賊引入國家,聽起來不可理解,但細想起來,有沒有道理呢?
公元前552年,邾國人庶其背叛了他的國家投降了魯國,并將邾國的起漆和閭丘兩座城邑獻給了魯國。魯國的當政者季武子很高興,為了表彰庶其,把襄公的姑母嫁給他作妻子,并對他的所有隨從都加以賞賜。
當時,臧武仲正任魯國的司寇,掌管國家的獄訟和治安。他對季武子的所作所為有意見,便想找個機會提出來。
恰巧,魯國的盜賊鬧得很兇,臧武仲有意不治。季武子便找到臧武仲,問他:“盜賊鬧得這樣厲害,您為什么不去禁治?”臧武仲說:“盜賊可不能禁治。而且,我也沒有能力去治。”
季武子感到奇怪,問:“我國四邊都有邊境,其作用之一就是用來禁治盜賊,如果盜賊不可以禁治,我們要邊境和軍隊干什么?再說,您作為司寇,職責就是維護治安,懲治盜賊,怎么說沒能力呢?”
臧武仲說:“不錯,我的職責是禁治盜賊。但在我禁治盜賊的同時,我們國家有人卻將外面的盜賊引進來,并且給予禮遇。有人讓外面的盜賊進來,卻讓我治國內的盜賊,我怎么能治得了?”
季武子說:“誰這么大膽,敢引外面的盜賊進來?”
臧武仲說:“就是您呀!”
“什么?你把話說清楚!”季武子生氣了。
“您先別急,”臧武仲說:“聽說您給了邾國人庶其很優厚的待遇,是嗎?”
“這和招引盜賊有什么關系呢?”
臧武仲說:“庶其在邾國,偷盜了國家的城邑,前來我國。您把國君的姑母給他作妻子,還賞給他城邑。不但如此,那些隨從也被賜以車馬、衣服、佩劍、帶子。這些大大小小的盜賊都得到了賞賜。賞賜盜賊,又要去掉他,這恐怕是太困難了吧?我聽說,處于高位之人,心靈要潔凈,待人要專一,其一舉一動都要符合法度而使人民信任,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上面的所作所為,對百姓的影響很大。上面遵守法度,而百姓有人不遵守,上面因此加以懲治,百姓哪個敢不警戒?如果上面亂來,百姓也跟著仿效,這是勢所必然,誰又能禁止呢?”
季武子聽了,再也無活可說了。
【簡評】
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一般百姓講,只有修身、齊家的份兒,與治國、平天下無關。但對于治國者,修身、齊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俗華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基礎不牢要垮臺。”當政者身子不正,何以要求別人。臧武仲用不治盜賊的辦法,告誡了季式子這個道理,您說,他是不是個治國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