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思維導圖速記小學生古詩詞
- 盧龍斌 陳景龍
- 728字
- 2021-11-24 20:29:55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壹 《絕句》創作背景
安史之亂爆發后,長安城已經面目全非,往昔的風光不再。人們都紛紛逃往安全的地方,大詩人杜甫也因為這一場戰亂變得滿面憔悴,無比落魄,他也像其他百姓一樣一直往前奔跑,他跑啊跑啊,跑到了一個世外桃源——成都,那里山清水秀,人們生活和諧,與長安城截然不同,他在自己小小的草堂里度過了愉快時光。春天里,他每一天打開窗都能看見窗外春意盎然,枝頭喧鬧,山峰青翠,船只來往,有感覺了便作首小詩,《絕句》就是其中一首。
貳 譯文
兩只可愛的黃鸝在碧綠的柳樹上婉轉歌唱,白鷺排成一隊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看著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東吳不遠萬里開來的船只。
叁 簡筆畫古詩

肆 快速記憶
精簡聯想法:兩個黃鸝、一行、窗、門。想象兩個黃鸝落在一行窗門上。
伍 賞析
《絕句》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詩,全詩描繪了一幅愉悅歡樂的早春景象。詩的前兩句用“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描繪黃鸝歌唱、白鷺飛翔的景象,畫面一片生機勃勃、春意盎然,“鳴”字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活潑歡快的一面呈現出來;后兩句描寫了窗前及門前所見的景象,“千秋雪”和“萬里船”相對應,千年積雪及萬里而來的船只共同存在于一個畫面,呈現出一種壯闊、深沉之感。全詩用詞精準,環環對應,所表現的畫面色彩分明,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同時又因孤寂無聊而產生失落之感。
陸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年),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與李白合稱為“李杜”,其作品被稱為“詩史”,杜甫也被尊為“詩圣”。其詩針砭時弊,著眼于底層百姓,大力揭露社會矛盾,深沉且深刻。存詩1400多首,著有《杜工部集》。
柒 思維導圖整理一圖把握全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