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0到1學做社交電商
- 崔希鋒
- 1561字
- 2021-11-24 20:20:32
前言
繼電商的發展經歷了傳統電商、新零售之后,電商的發展已經開始“變天”了。社交電商憑借其社交的商業形態,開始秒殺傳統電商,并且以瘋狂之勢打造全新的電商格局,使得零售業的市場份額不斷被社交電商擠占和瓜分。未來已來,社交電商已經成為當下引領電商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勢不可當。
回顧2019年,中國互聯網有兩條最大的“長尾”,他們就是薇婭和李佳琦,他們在“雙十一”分別實現了近30億元的成交額。2017年年底,中國的互聯網人口達到10.85億,而2019年中國的互聯網人口是11.4億,這說明到2017年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就已經消失殆盡了。
2019年,中國人平均每天花5個小時在手機上,在音頻、視頻上花的時間占49%,在通信上花的時間占19%。2019年是互聯網移動人口增長的停滯期,代表著流量時代徹底結束,但是音頻、視頻為王。隨著流量時代的結束,流量變得越來越貴。
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社交電商的崛起,解決了流量貴、獲客成本高的問題。
1.用戶消費行為出現變化
2019年,微信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10億,是電商巨頭淘寶的2倍之多。小程序的入場又使得服務和電商在微信的落地變得更加簡潔,這一切都為以“人”為核心的社交電商提供了新的切入點,使社交電商生態形成良性閉環。
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消費者的行為出現了變化。層出不窮的新產品帶來了快速迭代的娛樂方式和信息獲取方式,用戶在手機上的行為越來越碎片化、多元化,這種變化讓用戶的追求更多樣化、個性化,更熱衷于在社交軟件上分享和獲取信息。
用戶的這種行為變化無疑會帶來商業模式的變化,哪里有社交,哪里就有商機。
2.通過分享獲得流量,完成引流變現
基于社交的商業模式中,“信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人與人之間通過分享的方式,向朋友、親人、同事等表達自己對購買某一產品后極致的使用體驗。這樣,對方無論是出于親情、友情,還是的確對該產品有一定的需求,都會選擇購買該產品進行嘗試。然而,在當前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你的產品要想在相似度極高的產品中脫穎而出,做產品廣告宣傳顯然并不是最佳途徑。人與人之間的口口相傳才是最好的宣傳方式,且這種方式對于企業而言,成本低,無論產品、品牌還是企業的知名度都能快速提升,而且轉化率高。
社交電商重視的是用戶的社交關系,打造的是以“人”為核心、社交媒介為“場”的新零售模式。
3.社交平臺的崛起
在當前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人不參與社交。微信、微博、QQ的廣泛應用,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出現,為社交電商提供了社交平臺。一些傳統的電商平臺,如京東、淘寶等也正在向社交電商轉變。這些平臺不僅可以實現一鍵購物,還可以實現分享賺錢的模式,而這種新的創業模式就是社交電商。
拼多多作為電商界的黑馬,是最具代表性的社交電商。它打破了傳統電商的格局,依據公開材料我們發現,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上線僅4個月,單日成交量就突破1000萬,活躍用戶1億人,不到兩年時間付用度戶達2億人。而拼多多與傳統電商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引入了社交元素,通過社交方式,激發碎片化的移動互聯網流量自發地形成了網絡商業流。通過消費者自發的分享轉發,達到聚合移動流量的目的,以吸引更多人去購買。
現如今,社交電商形成一種新的私域格局,整體來看是去中心化的,但單個來看全是私域化的,直播似乎已經成為社交電商的標配。
報告指出,淘寶直播已經發展成為電商在新時代的新產業,隨著商家、主播、消費者全方位擁抱淘寶直播,內外部發展條件的成熟,將推動淘寶直播持續爆發。
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速近400%,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千億級增量市場。經過三年的積淀,越來越多的行業被淘寶直播改造。
本書從傳統電商的衰退講起,分析了社交電商的發展趨勢,介紹了傳統電商如何轉型為社交電商,以及社交電商的一些引流變現策略,希望本書對社交電商的創業者以及打算轉型的傳統電商有所幫助和啟迪。
崔希鋒
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