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滋補人脈,要下“猛料”

身體虛弱了就要補,虛弱的身體不補就容易生病。同樣的,人脈疏遠了也需要補,關系疏遠了不補就損失了既得利益。

關系要定時滋補,它就像一根燈芯,如不及時加油要不了多久就會油盡燈枯。不僅要補,還要大補,補得越好,關系就越到位,就像乾隆跟和珅一樣,由于和珅這關系補得營養豐富,以至于乾隆跟和珅幾乎都快融為一體了。

高冕在其著的《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云者》一書中,曾經這樣評價乾隆與和珅的關系:“俗世層面論,一個是甩手掌柜,一個是出色管家;精神層面論,一個是俞伯牙,一個是鐘子期。在世俗王國和精神世界的兩端,兩人都心心相印難分難離。”兩人雖說心意相通,但畢竟君臣有別,這嚴格的等級關系就注定了乾隆與和珅還是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必然一個是無拘無束地享受,另一個卻在窮盡各種滋補之能事,小心翼翼地守護龍顏。

和珅當年未發跡的時候,大學士李侍堯根本看不上他。不料和珅在發達之后,搜羅了不少李侍堯貪贓枉法的證據,一下子就把他告到乾隆帝那里。材料證據俱在,但是李侍堯曾經也送給乾隆帝不少進貢來的寶貝,因此皇帝心里并不想處死他。深諳皇帝心事的和珅及時為皇帝打了個圓場,首先提出判處斬監候,不予處死。盡管其他官吏都堅持立判死刑,但乾隆最終贊成和珅的意見。這樣和珅既深得皇帝的喜歡,又達到報復的目的。通過這種方式,和珅巧妙地再一次向皇帝表露出自己的忠心,令皇帝確信,在所有與大臣的“臣脈”中,只有和珅才是最符合自己心意的。和珅懂得要在合適的機會掌握合適的滋補火候,如果他沒有打擊李侍堯,李侍堯可能就會成為和珅人際關系網中的一個隱患,但如果報復太狠,那么他賴以生養的乾隆爺就會因為拂意而疏離。和珅巧妙地穿梭其間,深得精髓,他的人脈之道也因此香飄后世。

和珅并沒因為能夠“寵任冠朝列”就沾沾自喜,在接下來與乾隆的逢迎生涯中,和珅自然會適時地煽風點火。他堪稱是拉關系的高手,他不但娶內務府大臣、戶部侍郎英廉孫女為妻,使得在早期生涯中能夠迅速躥紅,而且在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將年僅六虛歲的十公主許配給和珅獨子,待長大后才完婚,并賜未來的駙馬為“豐紳殷德”,滿語為福澤綿延之意。乾隆視十公主為掌上明珠,萬分寵愛,和珅能夠攀得這門親戚可謂風光不少。但和珅覺得與乾隆的關系網絡還需要添加更多的輔料,于是接下來,他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乾隆帝侄子永鋆為妻,將侄女(其弟和琳之女)嫁給乾隆的孫子綿慶為妻。通過這一系列的聯姻交易,和珅和乾隆不斷地親上加親,關系愈加牢不可破。

有人說,和珅的官場生涯是一個拍馬屁和奉承的歷史,可謂盡歷代阿諛小人之冠。但乾隆又何嘗不是一個精明的君主。能夠陪伴這樣的君主,已經十分難能可貴,想要平步青云,就更加困難了。和珅像一名敬業的大廚師那樣,隨時都緊緊盯著與乾隆的“龍脈”,小心地守望,在恰當的時候,添湯加火,這樣才能保證“龍脈”越老越香。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會有難得重要的人脈,但人類“健忘的天性”卻常常使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難道真的要在湯涼了之后才感到遺憾嗎?和珅答曰:“否,人脈貴在滋補。”

維護人脈資源如同煲湯,煲湯時放的材料多了,燙自然就更濃更補,維護人脈時用心了,關系自然更上一層樓。南方人喜歡煲湯,所以南方人也更長于人脈滋補。如今我們至少有一半的時間是在職場度過的,在職場中的關系維護自然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想要在辦公室里游刃有余,僅僅靠個人魅力和工作業績是不夠的,還要善于維護與其他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注意自己在同事中的口碑,注意自己在領導心中的形象。

人脈箴言

滋補人脈其實并沒有什么訣竅可言,關鍵在你肯不肯放猛“料”,愿不愿多放“料”。想想是不是很久沒有給別人去個電話了,是不是朋友最近有什么喜事還沒有向他道喜,是不是該請客出來聚聚了。做到了這些,再注意掌握適中的火候,這鍋大補的“人脈湯”就算煲好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通化县| 遵化市| 上杭县| 三门峡市| 秦皇岛市| 靖宇县| 大同县| 萝北县| 安图县| 剑河县| 肥东县| 巴中市| 安龙县| 黔江区| 十堰市| 高碑店市| 阿拉尔市| 虞城县| 东兴市| 仙居县| 东兰县| 祁门县| 崇左市| 宁城县| 东丽区| 桑植县| 读书| 宜昌市| 富平县| 磐安县| 柘城县| 甘谷县| 锡林郭勒盟| 尼勒克县| 孟州市| 叙永县| 林芝县| 南投县| 游戏|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