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際溝通心理學:好人脈是處出來的
- 冠誠
- 1385字
- 2021-11-18 16:47:46
人脈是互惠互利的平等交易
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能做,損己而人我兩利的事情要多做,以自己的面子換取別人的面子就是這樣一件事。
《舊唐書》中言道:“為政者理則可矣,何必嚴刑樹威。損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意思是說:這當官的應該以理服人,不要以嚴刑和威嚴恐嚇人,這樣損人利己的事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僅為官者應該這樣,人人都應該如此。試想一下,如果是你被人當眾脫掉褲子,打上三十“殺威棒”,你會做出什么反應?當眾打人“殺威棒”無疑是最不給人面子的一種做法,而且讓人連一片“遮羞布”都沒有,別人要是不報此仇才怪了。
同樣,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即使想要抬高自己,也沒有必要通過貶低他人來達到目的,這會讓人感覺你這個人不可交往,目中無人。損人不利己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在給自己爭面子的時候,也要替別人爭面子,只要雙方都贏得了面子,好事才能辦成。
三國名將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匹馬斬顏良,偏師擒于禁,擂鼓三通斬蔡陽。然而,這位叱咤風云、威震三軍的一世之雄,下場卻很悲慘,居然被呂蒙一個奇襲,兵敗地失,被人割了腦袋。
關羽兵敗被斬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吳聯盟破裂,吳主興兵奇襲荊州。吳蜀聯盟的破裂,原因很復雜,但與關羽本身的驕傲有著密切的關系。
諸葛亮離開荊州之前,曾反復叮囑關羽,要東聯孫吳,北拒曹操。但關羽對這一戰略方針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他瞧不起東吳,也瞧不起孫權,致使吳蜀關系緊張起來。關羽駐守荊州期間,孫權派諸葛瑾到他那里,替孫權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求結兩家之好”“并力破曹”,這本來是件好事。以婚姻關系維系補充政治聯盟,歷史上多有先例。如果關羽放下高傲的架子,認真考慮一番,利用這一良機,進一步鞏固蜀吳的聯盟,將是很有益處的。但是,關羽竟然狂傲地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關羽的驕傲,使他吃了一個大大的苦果,最終被盟友結束了生命。
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關羽這一句話把孫權傷得臉面全無,而且這話還是讓孫權的屬下傳給孫權的,這更讓孫權這個一國之君在屬下面前丟了面子。不嫁就不嫁嘛,又何必如此出口傷人?這樣一來,孫權即使再考慮到雙方盟友的利害關系也是忍不住了,不辦了他關羽才怪。
俗話說:蚊蟲遭扇打,只因嘴傷人。很多時候,話語是最傷人的東西,也是最能體現一個人損人程度的東西,公開場合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千萬不要在言語上損了別人的面子。
溫莎公爵有一次在英國王室宴請印度當地居民的首領。宴會結束時,侍者為每一位客人端來了洗手盤。精巧的銀質洗手盤里盛著干凈的水。印度客人們以為是喝的水,就端起來一飲而盡。作陪的英國貴族們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主持人溫莎公爵。只見溫莎公爵神色自若,一邊與客人談笑風生,一邊也端起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一樣“體面而痛快”地一飲而盡,宴會取得了預期的成功。溫莎公爵如此“作踐”自己,不僅使本來可能造成的難堪與尷尬頃刻化解,也使宴會取得了預期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此舉使英國國家的利益得到了進一步的保證。
我們應當把別人的面子放在第一位,把它當作一種習慣,只要養成了習慣,以后無論發生什么事情,你就不會只顧自己的面子而不顧別人的面子了。
人脈箴言
給別人面子就是給自己面子。別人做錯了什么事不要當面損人,尤其是客人,更應該包容他們的不當行為。不要怕失了自己的身份,重要的是讓客人賺足面子。只要給夠了別人面子,就是做了一件對人對己都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