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模仿對方而形成的幽默
幽默的重要源泉之一就是模仿。模仿有許多類型,比如對思維方式、語言以及行為都可以進行模仿。通常情況下,造成交流障礙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思維方式的不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若能巧妙運用反常規的思維方式,就會讓人啼笑皆非、無法辯駁。
下面舉兩個例子,在這兩個例子中,并沒有涉及交流,只是照搬了一些同義詞或詞意,就已經引人大笑并予以深思。
喬治:“上周,有一粒沙子進入了我妻子眼中,只好去看醫生。這花了我三塊錢。”
約翰:“你那算什么!上周,有一件皮大衣進入了我妻子眼中,就花了我三百塊錢呢!”
弟弟:“哥哥,你知道火箭為什么飛得那么快嗎?”
哥哥:“這簡單啊,火箭飛行時,屁股上不是有一團火嗎?你想誰屁股上著火了跑得不快呢!”
實際上,火箭“著火”快跑是由于獲得了動力,可是人被火燒時快跑則是為了逃命,兩者的實質并不相同,給人的視覺印象卻屬于同類。這種模仿,既巧妙應對了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又富有幽默感。
當然,模仿的方法不但能應付小朋友們的無厘頭思維,還能針對某些人的狡辯予以反擊。
下面這個幽默也同樣精彩。
坐在飛馳的列車上,小尼克興奮地不時把頭伸出窗外。父親多次制止他都毫無效果,小尼克仍舊不聽勸阻。
此時,父親趁小尼克不備,迅速摘掉他的小軍帽,藏在座位下面,說:“看,不聽話,小軍帽飛了吧!”
小尼克害怕地把伸出窗外的頭縮了回來。
父親說:“這就對了嘛,吹聲口哨,小軍帽就會回來了。”
小尼克吹了聲口哨,父親迅速把小軍帽戴在他頭上。
“哎呀,這太神奇了!”小尼克快活地說。
忽然,小家伙一把拽下父親的禮帽,迅速扔出窗外,說:“爸爸,現在該您吹口哨了。”
通過模仿對方而形成的幽默,最完美的地方就在于:讓先發者啞口無言、自作自受。因為這個游戲規則是由他自己制定的,后發者只不過是機智地模仿了他的思維模式或談話方式,并嚴格遵循了游戲規則,而這種游戲通常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先發者“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正是模仿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