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歪打正著:幽默的表達離不開修辭
善用詼諧比喻制造幽默
人生在世豈能盡如人意,生活中難免有許多無奈、愁苦與悲傷,但幽默而樂觀的人,始終會“一笑解千愁”,秉持“笑看天下古今愁,了卻人間許多事”的生活態度,以一個個精妙詼諧的比喻去笑著應對風雨,迎接陽光。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以精妙的比喻來引出幽默的傳統。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這樣描述:鳳姐不知從哪里拿來一碗鴿子蛋,放在桌子上,正對著劉姥姥。賈母剛說了一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說完,自己便鼓著腮幫子不語。
眾人乍一聽先是發怔,后來想明白了。上上下下都大笑起來,其狀可不一般。湘云實在撐不住,一口茶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只叫“哎喲”。寶玉滾到賈母懷里,賈母摟著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著鳳姐兒卻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里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座位,拉著奶媽叫揉揉腸子。
就此,我們可以看出精妙比喻作為幽默笑話,可以讓別人開懷大笑,也可以讓講幽默的人以笑解愁,自己開心起來。
恩格斯曾經說過:“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和道德的優越感的表現?!庇哪鼙硎吕碛跈C智,寓深刻于輕松,給周圍的人以歡笑和愉快。幽默運用得當時,能為談話錦上添花,讓人輕松之余又深覺難忘。
有一位詩人叫石曼卿,他善于用詼諧比喻來制造幽默。
石曼卿喜歡騎馬。有一次,他騎馬游玩時,牽馬人一時沒有控制好馬,讓他從馬上摔了下來。侍從連忙把他攙起來扶上馬鞍。牽馬人以為他一定會大發雷霆,痛罵或者懲罰自己。不料,石曼卿卻慢悠悠地揚起馬鞭,半開玩笑地對牽馬人說:“幸虧我是石學士,如果是瓦學士的話,豈不早被摔碎啦?”
眾隨從聽到此話,大笑不止。
這樣的幽默,既顯示出石曼卿是一個大度之人,同時也不失他的面子。
運用精妙比喻的幽默,會讓一個人有苦中作樂的精神。當不幸襲來時,保持幽默感,一笑了之,就已經意味著勝利了一半。
在莫里哀的喜劇《太太學堂》里,阿南解釋人為什么“吃醋”,為什么生氣。
阿南說:“我給你打個比喻,你就清楚了。你端著一碗湯,來了一個餓鬼,要喝掉你那碗湯,你不但生氣,還要揍他,你說對不對?”
堯回答說:“對,這話我懂?!?/p>
阿南又說:“‘吃醋’完全跟這一樣,女人確實就是男人的湯。一個男人看見別人有時候想嘗嘗他的湯時,馬上就大發雷霆?!?/p>
比喻之所以能制造幽默氛圍,是由于它往往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話語使人獲得“豁然貫通”的美感享受,使得情感郁積得到巧妙釋放,從而轉化為幽默。
我們講話是為了闡述道理,要把那些生硬、枯燥的理論表述得生動具體,使別人印象深刻,這本來就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如果能運用貼切的比喻,就能化難為易,幾句簡單的話就說明深刻道理,極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