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詞要準確
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會遇到需要我們說幾句話的場合,這時候,如果話說得適當,就能使事情獲得圓滿的結果。
擅長說話的人,總是可以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愿,也能夠把道理說得比較透徹、動聽,使別人樂于接受。他還可以從談話中立即判斷出對方的意圖,或從對方的談話中得到啟示。通過談話,還能夠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對方建立良好的友誼。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不擅長說話的人,所遭遇的情形恰恰相反。他們說話不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即使對方費神去琢磨,卻依然不能明白他話里的意思,這就使溝通出現了困難。
遇到有事情和別人洽談,或有事情需要別人合作的時候,擅長說話的人,總可以很愉快地把事情談成;而不會說話的人結果往往是不歡而散。那么說話時怎樣做到清晰流利呢?
首先,要求你有正確的發音。對于每一個字,都必須發音準確、清楚。準確、清楚的發音,可以依靠平時的練習、注意別人的談話、朗讀書報、多聽廣播來達到。
其次,說話的時候,要使每一句話都明白易懂,避免用一些艱澀的詞語。別以為用了這些詞語,就顯得自己有學問。其實,這樣說話不但叫人聽不懂,而且會弄巧成拙,引起別人對你的錯覺和疑慮,或認為你故弄玄虛。
應該以大方、熟練和生動的語言來表達你的意思,使你說的話多彩多姿、扣人心弦。
再次,說話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說話太快會使對方來不及反應,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為話說得快一些可以節省時間,卻忘了說話的目的是使對方領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講話的人,或者是聽話的人,都必須動腦子思考,否則就不能確切地把握說話的內容。當然,說話太慢也是不可取的,既浪費時間,也使人聽得不耐煩。
“信口開河”和“放連珠炮”都是不好的說話方式。“信口開河”并非表示你很會說話,相反,卻證明你說話缺乏誠意,不真實不負責任。形容一件事或者一個人,都必須恰到好處。別以為夸大其詞可以收到預期的效果,事實上,言過其實,必定會受人輕視。至于說話像“放連珠炮”,只會使人厭煩,例如你對眾人演說,要注意自己演講的內容是否每一個人都能聽得清楚。
說話是將字詞、句子組合起來變成聲音。“話”的實體是字詞本身。運用字有以下幾個原則:
一、說話越簡潔越好
有些人敘述一件事情,為了賣弄才華,極力修飾語句,用重復的形容詞,或用西方語言特有的修辭手法,或穿插一些歇后語、俏皮話,甚至引用經典、名人語錄。
然而即使他用了許多華麗的字詞,也不一定能達到應有的效果,結果就是費了很大的勁兒,卻使人不明白他在說什么,反而使人覺得這個人不踏實。
有些人在說話時,東拉西扯,缺少條理性和系統性,亦使人有不知所云的感覺。
如果你有上述的缺點,在說話時就要記住簡明扼要的原則。在話未出口時,先在腦子里構思一個輪廓,然后再按次序一一說出來。
二、語句不要重復使用
說一句“為什么”就夠了,而有些人卻要反復說:“為什么?為什么?”答應別人一件事,說一兩個“好”就足夠了,但有些人卻偏要說“好好好好……”。
其實這些重復的語句,在加強語氣時或特殊情況下才用,一般都不必重復使用。
三、同樣的名詞不可用得太多
某人在解釋月球上不可能有生命這一問題時,在幾分鐘內,把“從科學的觀點上說”這句話用了二三十次。無論什么新穎的詞,用多了就會失去它應有的價值。
第一個用花來比喻女人的人是最聰明的,但第二個再用這個比喻的人就顯得俗套了。我們當然不必拘泥上面所說的,每說一件事都要創造一個新名詞,但把一句話在同一時期反復拿來用,就會使人厭倦。
此外,相同的詞不可同時來形容兩個不同的事情。有一次,一位幼兒園老師說故事。說到某位公主,她說:“這公主是很美麗的。”說到太陽,她也說:“這太陽是很美麗的。”此外說到水池、小羊、草地、高山,也都用“很美麗的”來形容。結果小朋友們問她:“老師,到底哪一個是最美麗的?”她為什么不用“可愛的”“柔嫩的”“明亮的”等形容詞來調和一下呢?這不是可以增加聽者的興趣嗎?
四、要避免說口頭禪的習慣
當某一句話成為你的口頭禪時,你就很容易被它束縛住,以致無論你想說什么,也不管是否適用,都會脫口而出。這習慣很容易被人取笑。你或許愛說“豈有此理”“絕對的”“沒問題”,如果這些和你說的話毫無關系,還是盡量避免吧!
五、不說不合適的字眼
古諺道:“字為文章的衣冠。”現在我們說:“言語為個人學問和品德的衣冠。”相信這么說沒有什么不妥吧。
有些人道貌岸然,雍容華貴,但是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則滿口粗俗話,甚至一些不雅的下流話也出了口,使人聽了作嘔,敬慕之心,也會頓然消失。
你可以用幽默的話來表現你的聰明、活潑和風趣,但不可以用低俗的話來表現。一句不合適的話,會使別人覺得你鄙劣、輕佻和無知。
粗俗的字句不可用,同樣太深奧的學術用語也不可多用,除非你是一個學者討論學術問題。濫用學術用語,聽不懂的人不知你在說些什么,而且會以為你有意在他面前夸耀你的才華;聽得懂的人則覺得你輕浮淺薄。
在不知對方的文化程度時,用什么字眼也要小心。有些人不管對方懂不懂,就隨便在話中夾入外國語和外來語,這也是要多加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