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

俗話說:“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什么時候說什么話。”這就是告訴人們,說話一定要適應特定的場合。場合多種多樣,從公共場合的性質方面看,公共場合有正式與非正式之分。一般來說,正式場合社會制約性較強,人員眾多,莊重典雅,說話時要注意做到準確規范。同時,應避免談論涉及隱私或一些敏感的話題。至于非正式場合,則可以寬松、隨便,說話不必一本正經,應以自然、通俗、幽默為宜。

有位縣太爺老來得子,擺滿月酒的時候,下屬官僚都去祝賀。一個人恭維說:“這孩子長得多好呀,你看,有富貴之相,以后必當大官。”

另一個也不甘落后說:“你看,這孩子的手多大,是個掌錢的相,以后呀,必定發大財。”

大家都很高興,爭先恐后說著恭維話。結果有個人來晚了,一時想不出什么話來說,就說了一句:“這孩子以后一定會死的。”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瞠目結舌,縣太爺非常生氣。盡管這個人說的是大實話,但是因為不符合場合,沒有注意到環境,最終令大家不歡而散。

有些話孤立地看是對的,但在特定的場合就行不通,讓人接受不了。所以,說話要注意場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同一稱呼,在有的場合使用是得體的,而搬到別處就可能別扭。如當面叫“爺爺”很自然、親切,若叫“祖父”就顯得生硬了。反之,在另一些莊重場合(如法律文書中),則以后者為宜。如果一人兼有幾種身份時,應因時因地而定。自己的哥哥又是自己的任課老師,在課堂上就一定要稱其為“老師”,回到家里就大可不必了。

在戲曲界,有些老藝人舞臺經驗豐富,能根據現場情況臨時改動一些詞,有些是故意討巧,有些則是避免犯忌諱。號稱“伶界大王”的譚鑫培就有過一個生動的例子。

清朝末年,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值“內廷專差”,經常到宮里演戲。

一次,慈禧太后過生日。譚鑫培在宮內演《捉放曹》中的陳宮,其中有與曹操的對白,念至“那老丈一片好心,殺豬宰羊,款待你我,不要多疑”時,忽將“殺豬宰羊”句改為“殺豬宰牛”。當時,觀眾都以為譚鑫培將詞念錯了。慈禧太后、李蓮英及王公大臣中很多人是懂戲之人,經常聽這段戲,也認為是唱錯了。因此,戲散后就沒給譚鑫培任何賞賜。譚鑫培也不多做解釋,卸妝后匆匆回家。

在家中,有好友問他這件事。他解釋說:“一只羊就夠殺頭的啦,何況今年是羊年。我本來不愿意唱這出戲,偏偏給安排上了。今兒要照原詞念,先犯了一個大不敬的罪。如果有人挑眼,在李蓮英面前說明,那還有腦袋嗎?”原來,慈禧太后與李蓮英等都是屬羊的,這一年恰是他們的本命年。

后來,有人為了討好李蓮英,就將譚鑫培的解釋傳達給了李蓮英,李又回稟了慈禧太后。老佛爺不僅原諒了譚鑫培,還給他了不少的賞賜。

作為一個藝人,在內廷當差本來就戰戰兢兢,一不留神就招致大禍。譚鑫培作為一個老藝人,堪稱聰明機警過人。

在不同的場合進行溝通,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舒悅的溝通環境將有助于使溝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批評孩子。因為孩子的心靈都是非常敏感的,當你批評孩子是什么樣子的時候,他就有可能真的會是這種樣子的。當家長說“你怎么這么笨”的時候,本來聰明的孩子也會真的變笨了。不分場合的批評,不僅讓孩子很不能接受,親子關系也因此惡化。因此,最好在你和孩子單獨相處的時候,通過溫和的引導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

再如,在職場中,領導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下屬。因為人有個面子問題,在單獨的場合指出缺點,體現著對下屬的愛護,他會比較容易接受。批評其錯誤行為,應就事論事,不要對其本人評頭論足,傷害其自尊。批評是為了幫助下屬成長進步,要幫助他分析原因,消除顧慮,樹立信心,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鼓勵他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就會引起下屬的反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宾市| 同德县| 鄢陵县| 沁源县| 搜索| 读书| 昭通市| 玛沁县| 连平县| 郴州市| 巨野县| 开化县| 滁州市| 陵川县| 伊吾县| 桂东县| 屏东县| 三亚市| 丽水市| 哈尔滨市| 吕梁市| 介休市| 保靖县| 凉城县| 电白县| 米林县| 宜春市| 阿勒泰市| 辽宁省| 松滋市| 比如县| 拜城县| 盐山县| 信丰县| 新绛县| 锡林浩特市| 五河县| 平度市| 辉南县| 新沂市|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