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才三絕:會贊美 懂幽默 會拒絕
- 馮濤編著
- 1876字
- 2021-11-18 17:02:05
用賞識之情打開對方的心門
在溝通過程中,如果表現出對對方的賞識之情,會讓對方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并可以有效地消除對方的敵意,讓對方的態度變得平和,有助于促使對方愿意接受我們的意見或要求,我們所說的話語也會讓對方感覺信服。
一位著名的企業家就曾經用親身經歷來驗證“賞識”的效果。
有一次,這位企業家去國外出差。在完成公務、準備回程的前夕,他決定到街頭游玩一番,順便購買一些紀念品帶給家人和朋友。
在一條街道上,企業家注意到了一位手工藝人。那人身邊擺著一些制作完畢的木雕藝術品,看上去古樸雅致,讓企業家很感興趣。此刻,手工藝人正在聚精會神地雕刻一只木碗,那上面匠心獨運的花紋吸引了企業家的目光。
企業家忍不住開口問道:“您好,請問這只木碗賣多少錢?”手工藝人頭也不抬地回答:“還沒做完,我也不知道能賣多少錢。”
企業家又問道:“沒有完成我也愿意買,請問現在價格是多少?”事實上,企業家當然更希望買到一只完全雕好的木碗而不是半成品,他之所以這樣說,只是希望手工藝人能在價格上給自己打個折扣。
那位手工藝人仿佛看透了企業家的心思,搖搖頭說:“還沒完工,現在不賣。”企業家連忙解釋道:“我并不是故意搗亂,只是因為我明天早上就要離開這里,所以才會這么著急。”
可能是被企業家的態度打動了,手工藝人停下動作,認真地說:“如果你堅持想買,也不是不行,但價格會比成品還高。因為我本來有很多不錯的想法要在這只木碗上展現,可是現在被你這么一打擾,就再也不能實現了,你讓我失去了很多創作的樂趣。”
企業家連連點頭:“你說得很有道理。我本來只是喜歡你的木碗,但是現在我更加欣賞的是你對藝術的執著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你是一位真正的匠人。為了表示對你的尊重,我現在就站在這里靜靜地看你雕刻,你可以耐心地創作,我等你完工后再購買。”
企業家用賞識之情打開了手工藝人的心門。他微笑起來,不再多說,但手上的動作卻明顯加快了。兩個小時后,他終于做完了木碗。不過,讓企業家驚喜的是,手工藝人堅持按照很低的價格收費,而且還免費贈送企業家一只配套的漂亮木盤。
企業家能夠贏得對方的好感,并最終取得了理想的說服結果,就是因為他使用了“賞識策略”,對對方的才能、匠心以及他的作品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和認可,使得對方有一種遇到“知己”的感覺,對方的敵意就會自然而然地減輕,而且也會更加愿意接受企業家提出的要求。
事實上,在與他人溝通時,如果出現阻礙導致溝通難以推進的時候,我們都可以使用這種“賞識策略”來打開對方的心門,讓對方更加信服我們所說的話語。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克服賞識對方的心理障礙
想要由衷地對對方表示賞識之情,首先應當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障礙,如過度自負、自以為是、過度藐視對方等。有不少職場人因為這些心理障礙,在日常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不但無法做到賞識他人,還會出現一些極度錯誤的行為。比如,有的職場人覺得同事、上司“水平太低”,因此根本不用心了解同事、上司的觀點,卻一味倡議自己的觀點;還有的職場人聽不進一點異議,只要同事的觀點與自己有分歧,就極不尊重地出言諷刺或挑同事的毛病,完全不考慮同事是否能夠接受。
凡此種種,都會讓同事的情感受到傷害,會讓其敵意劇增,并有可能讓人際關系趨于惡化。因此,我們必須在溝通中努力克服心理障礙,學會以平等的眼光去審視他人、欣賞他人,找到他人身上的閃光點。
2.掌握賞識的三種要素
賞識他人需要把握好三要素,簡單概括就是“了解”“發現”“表達”這三個方面。
具體來看,“了解”就是在溝通前做好準備,對具體的溝通對象有一個立體化、全面化的認識,而這是賞識他人的必要的起點;至于“發現”,則是從自己了解到的與他人有關的信息中去發現那些最獨特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就是我們施行“賞識策略”的著力點;“表達”就是把自己的賞識之情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讓他人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并為此感到十分愉悅。之后,我們再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對方就能夠心平氣和地聽下去,而且也容易產生信服的情緒。
3.用多種方式表達對對方的賞識
在溝通中要表達對他人的賞識之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語言進行褒獎或夸贊。尤其要注意重視和突出那些對方與眾不同的閃光點,如做事嚴謹負責、為人低調內斂、與同事相處融洽、喜歡幫助他人等。在這方面,我們使用的語言越真實自然,就越容易讓他人感到開心、喜悅。
另外,我們還可以使用非語言方式來表達我們對他人的賞識。比如,我們可以向對方微笑、點頭,或者在對方不反感的情況下拍肩、擁抱等。這些表情、動作既可以讓對方獲得一種被肯定、被賞識的感覺,更可以增進對方對我們的好感,有助于創設和諧、愉快的溝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