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陌上花開君子香 最奇不過呂碧城
- 程悅
- 528字
- 2021-11-18 16:46:44
2
在天津塘沽,呂碧城波瀾不驚地度過了六七年最美好的少女時光。
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西方,文化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一場涉及社會深層變革和人性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浪漫主義文藝思潮運動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強調精神自由,強調對人性的徹底解放。越來越多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進步的西方思潮潮水般涌向中國,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拓寬了原本狹隘短促的眼界。
彼時的中國,越來越多覺醒中的進步人士高舉維新、變法之旗幟,主張社會變革,向西方國家學習,洋為中用。更有那些優秀的留洋學者,如梁啟超、詹天佑、嚴復等,學成之后回國大力辦學、講學、建橋、鋪路,給國人以新式教育的啟蒙。
時事的變幻帶給呂碧城巨大的沖擊,眼見熱血青年紛紛行動起來,而自己一個弱女子,空有一腔熱忱,卻苦于報國無門,心中郁悶無法抒發,遂成《老馬》一詩:
鹽車獨困感難禁,齒長空憐歲月侵。
石徑行來蹄響暗,沙灘眠罷水痕深。
自知誰市千金骨,終覺難消萬里心。
回憶一鞭紅雨外,驕嘶直入杏花陰。
一匹千里馬,卻被趕去拉鹽車,這樣的大材小用,這樣的壯志難酬,怎不令人心戚戚焉!然后詩歌后半部卻一掃陰郁,憶起當年“一鞭紅雨外,直入杏花陰”的豪邁,涌動在內心的激情壯志,總會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點迸發,激起昂揚斗志,再一次,打馬揚鞭,馳騁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