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累煙云遺惠在 最美不過陸小曼
- 張慶龍
- 2696字
- 2021-11-18 17:02:29
第二章 聰慧
機智、討巧,隨機應變的處事能力,少年陸小曼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又有可與成人媲美的智慧和沉著。
在陸小曼九歲那年,當權的袁世凱政府下令解散國民黨,對國民黨議員進行拉網式的清理,派出軍警沒收這些重要政治人物的證件和證章等,陸定是名單上的人員之一。一時間,京城風聲頗緊,到處彌漫著一種窒息的氣氛,有關聯的人都謹慎著,保守著,不想成為明顯的目標牽涉其中,這是時局艱險的無奈與不二選擇。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護組織和他人。一天早晨,陸定依舊去上班,剛要出門,陸小曼拉住父親說:“爸爸,現在都什么時候了,還把證件帶在身上,多危險啊!還是摘下來藏好吧。”陸定聽了女兒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便將能證明國民議員身份的所有證件和證章藏好了。不出所料,當天,陸定就被軍警傳喚問話,因為早做了心理準備,一切對答如流,沒有破綻被抓住,于是安然無恙地逃過了一劫。軍警們兵分兩路,一面心理突破,一面尋找證據,他們跑來陸小曼家,巧妙地笑問小曼知不知道父親的有關證章在哪兒。他們想,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肯定很好蒙住,套出真話的可能性很大。豈料小曼不慌也不忙地一一作答,沒有一絲一毫的慌亂,所有問題都很淡定地被她一招一式間輕松化解。這種從容的應對智慧,誰也不相信,竟然是一個小女孩。鎮定,沉穩,天大的事也能扛下的氣概,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陸小曼是母親的“小觀音”,她也是父親的大福星。陸定夫婦因有陸小曼這樣才情出眾的女兒,在北平那個政治圈里覺得很驕傲、自豪。吾家有女初成長,還未真正成年,陸小曼的精彩人生就拔得頭籌,少有的光鮮,這一切的名氣,自然不是靠吹噓和傳說造就的。
因時局和工作需要,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要圣心學堂推薦一名精通英語和法語,又年輕美貌的姑娘去外交部參加接待外國使節的工作,陸小曼理所當然成了被挑選的對象之一。圣心學堂的“皇后”不是浪得虛名的,美麗自不說,就拿對英語和法語的熟稔程度,陸小曼是當仁不讓的翹楚。陸定確實有眼光和遠見,當然也需要陸小曼自身的資質和領悟力,才可能短短兩年時間里就達到了做翻譯官的外語水平。孩子的培養,父母們常常走入一種誤區,略帶有逼迫性的、填鴨式的,不分重點的教育模式。陸定能因材施教,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可謂真正懂教育之人。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可遇不可求的大好機會,陸小曼憑借自己的優秀,脫穎而出爭取到了難得的鍛煉契機。陸定夫婦也非常贊成女兒的決定,讓她自由地在這個更大的舞臺上展翅飛翔。
外交部是一個什么樣的部門,從我們今天的眼光來審視,重要性大得不能用普通人的思維來衡量。接待外賓,擔任中外人員的口語翻譯,這種場合有時會在舞會上,有時會在晚宴上,包括聽書看戲這類場面里,陸小曼都會被邀請參加翻譯工作。陸小曼熱情大方、能歌善舞、彬彬有禮,一臉明媚的笑容,體態輕盈自如,加上聲線極富磁性的柔美,很快地,就引得北平社交圈刮目相看,18歲的陸小曼聞名起來,成了北平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靚麗風景線,備受各界矚目。
陸小曼小名“小龍”,龍在中國,有著不一樣的寓意,龍行天下,龍注定張揚無羈。龍能翻江倒海,能呼風喚雨,能上天入地,總之,龍無所不能。“小龍”陸小曼,小時候就是這般游戲人間的模樣,好動時是“魔”,沒人能管得住她恣意妄為的鬧騰,安靜時是“神”,全然一副淑女的嬌柔嫻雅,風情萬千,似江南女兒,有種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捉摸不透,讓人心生探究的向往。
民國時期時局動蕩,社會飄搖,一個初出茅廬的女孩子,要游走在外交場合上,且不說有無經驗的積累,就當時中國的國情,就很容易在場面上受到外國人的蔑視,甚至出言不遜的尷尬。但是陸小曼則不同,她從小就隨父母出席各種各樣的大小聚會、宴會,見過許多大場面,大人物,見多識廣,行事處世大方得體,舉手投足間溫潤著大家閨秀的溫文爾雅。因此,在處理應對外交翻譯時,她不會像普通女孩一般畏畏縮縮,如同溫室里長出來的花朵,天性中也有一種擋不住的野性風情,鋒芒隨遇綻放,又不至于灼燒人。她有這膽魄,有機智的頭腦,有應變的策略,硬是能在眾多復雜的情形下,完美地處理好了各種急迫又棘手的事情。有一次,法國的霞飛將軍見中國的儀仗隊動作凌亂,很不以為然,嚴重懷疑中國的練兵方法。小曼聽了,笑說:“因為您是當今世界上有名的英雄,大家見到您不由得激動,所以動作無法整齊。”既挽回了局面,又奉承了來使,一石二鳥。小曼就是這么敢說敢作敢為,不阿諛奉承,不折腰呼“好”,在不失禮節的情況下,能非常有技巧地將刻意刁難的問題化為烏有。她自尊心強,不容外人辱我中華。但她從不硬碰硬,她知道社交的軌跡,需要機智,往往是一條曲線,繞過最險惡的灘涂,才能抵達理想的目的地。
在三年的外交翻譯生涯中,陸小曼表現非常出色,屢屢顯示出了機智、勇敢、愛國的一面,不愧為中華鏗鏘玫瑰,巾幗不讓須眉。其實翻譯工作不僅僅是要把對方的話譯出來,還要隨機應變,對付那些隨時可能拐彎抹角的輕視乃至刁難,把控局面,引導方向,將可能發生的不愉快消滅在萌芽狀態,保護中外賓主間對話積極暢通。小曼是北洋外交史上最靚麗的緋紅,似一朵朱砂梅,聘婷立于風雪中,不屈不撓地伸展生命的華章。
陸小曼外秀內剛,聰慧過人,特別是在少年時期,芬芳吐露,有顛倒眾生的魔力。聰慧之人,一般都有一些驕傲自負的因子,對于世間萬物,一點靈犀就通了,自然,就會疏于勤奮,通病如此,小曼也不例外。
小曼的博學、多才,一直被外人所稱道,這也是她成名的根本。再會交際出眾的人物,沒有真才實學,都不會受到他人的尊敬和推崇。陸小曼肯定與眾不同。
除了繪畫,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她,文學造詣同樣是非常深厚的。只是,少年時期并未真正地顯示出來。也許是愛好太多,沒有專于此,也許是沒有一個引導的人或者契機,又或者因才貌雙絕,都忽略了她后來才真正展示出來了的這個特長。陸小曼留下的十多首舊體詩歌,足見功底渾厚。
腸斷人琴感未消,
此心久已寄云嶠。
年來更識荒寒味,
寫到湖山總寂寥。
——《葵酉清明回石夾掃墓有感》
詩情的迸發,一般都有因由的牽引。有文筆底子,也需要一種心境,才能適時表達出來。詩歌有時是激發出來的,上述作品告訴我們,這,毫無疑問。
陸小曼少年時寫的文字不多,青年時在與徐志摩戀愛后,互通音容向往,倒是有很大激發,促進了對文學的修養,只不過,也是游戲之作,算不上愛好。真正讓她有對文學的探索,是在徐志摩去世后,她想為徐志摩做一些事情,紀念自己的亡夫,將徐志摩的才情傳遞熱愛文學的每一個人。那時候,萬念俱灰的陸小曼才一點點地進入文學領域,她寫的一些序言或者日記,有人說直逼徐志摩的風采,只是,這樣一位聰明的人,沒有了一起吟哦的愛人,注定光彩有限,但她一點就通的才氣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