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府。
聯名奏疏發出去后,唐儉也只能選擇認命,開始和雍州地方官員商議如何控制疫病蔓延。
雍縣距離長安不到百里,若是任由疫病肆虐,讓疫病傳至長安,他們都恐怕都得革職下獄。
唐儉看向劉程遠,說道:“仲明,太醫署的醫官一時半會趕不到岐州,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隔絕所有通往長安的道路,防止疫病擴散出去。”
“莒國公言之有理,我馬上派人去布置。”劉程遠點頭贊同。
兩人正說著,一名府兵隊正急匆匆走進前堂,朝兩人行禮。
他語氣急促地說道:“稟報黜置使、刺史,半個時辰前,蜀王殿下帶人進了城東軍營。”
“什么?”唐儉被嚇了一跳,脫口而出。
劉程遠倒是還算鎮定,急忙詢問道:“你說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們許都尉為何不攔住殿下?”
隊正抬起頭,如實答道:“蜀王殿下執意要進去,我等不敢強行阻攔。”
“你們……”劉程遠指著隊正,氣得說不出話來。
“讓人備馬,我要出城。”唐儉蹭一下站起身,快步往門外走去。
他心中焦急萬分,恨不得馬上飛到城東軍營,將李愔帶回來。
雖然朝中文武都知道,李世民并不太在意幾個庶出的皇子,可即便是這樣,那也是血濃于水的父子。
如果李愔真出了事,毫無疑問,他肯定是第一個遭殃的人。
劉程遠也清楚這件事的后果,立刻起身跟上。
…………
城東,軍營。
李愔把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教給鄧伯安,讓他帶領部下去幫災民們測量體溫,把發熱的災民隔離出來。
“殿下。”代松林指向一群奄奄一息,衣衫襤褸的災民,介紹道:“這五十多個人的病情最為嚴重,隨時可能有性命之憂。”
李愔點點頭,問道:“老先生打算如何救治他們?”
代松林沉默片刻,搖頭嘆了口氣,“殿下有所不知,這暴痢發病極快,病勢又兇猛,患病的人大多只能祈求上天庇佑。”
“不說這病情嚴重的五十多人,便是病癥較輕的那數百災民,能有半數活下來,就已經是天大的幸事。”
聽完這話,李愔默然不語。
底層百姓沒條件注意衛生狀況,本來就屬于容易感染痢疾的群體,得病之后,也只能用各種便宜藥草醫治。
至于最終是否能痊愈,很大程度上都是看命。
他看一眼木箱里的諾氟沙星等藥物,陷入糾結。
雖然知道這些藥物可以治療痢疾,但問題是,他沒有條件給病人做各種檢查。
這就意味著,如果他給這些災民用藥,很多人可能死于過敏,或者其它可能的因素。
最后,他只好向代松林和盤托出,“老先生,我帶來的這些藥物,確實可以醫治暴痢。”
“但所謂是藥三分毒,每個病患的體質不同,有些人服用藥物后,可能會身體不適,甚至死亡,雖然可能性很小,但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臣明白殿下的擔憂。”松林輕捋胡須,說道:“不過,臣行醫問診這些年,每一次下藥都不能說有十足的把握,有的時候,只能寄希望于上天。”
他停頓一下,繼續說道:“因此臣建議,可與這些病患講明利害,讓他們自行選擇。”
李愔思慮許久后,無奈地嘆了口氣,他很想救所有的人,但根本不現實。
為今之計,確實只能如代松林說的那樣,把選擇權交給患病的災民們。
是死是活,全憑個人運氣。
“既然這樣,還請老先生跟病患們講清楚,等病患們同意后,先從病情最重的十人開始施藥,看看藥效如何。”
代松林點頭贊同,應道:“臣這就去辦。”
說完,他轉身向病患們走去。
病患們盡管有氣無力,渾身虛脫,但見到代松林過來后,還是強撐著坐起身子。
“老神醫,可有辦法救治我和我兒?”一婦人抱著孩子,艱難地開口問道。
其余病患也一臉希冀地看向代松林,期待他能帶來好消息。
代松林暗暗嘆了口氣,臉上勉強露出一絲輕松的神色。
“不瞞諸位,蜀王殿下研制了一種新藥,不過這種新藥有一定的風險,對于一小部分人而言,非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奪人性命。”
他也不知道李愔提供的新藥是否能治療暴痢,但眼下這種情況,他只能選擇相信李愔,會把這些災民的性命當回事。
“因此,我和殿下商議過后,決定讓爾等自行選擇是否用藥,現在,給爾等一刻鐘時間考慮。”
聽到這話,許多病患頓時陷入沉默,沒有人抱怨,也沒有人開口咒罵。
因為他們的親朋好友中,有很多人死于暴痢,他們知道這種疫病的恐怖之處。
現在這種可以治療暴痢的新藥,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也總比無藥可醫好。
“老神醫,我想試藥。”之前的婦人突然開口,打破了平靜。
代松林見她一臉鄭重,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我這就去向殿下求藥。”
他剛轉過身,就看見李愔已經站在身后。
李愔拿出兩粒白色的藥丸,遞給代松林,“這種藥丸,年長者服用兩粒,年幼者服用一粒,一日兩次。”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藥物全部都放在透明塑料袋中,外殼包裝和說明書都留在了意識空間里。
代松林轉過身,將藥丸遞給婦人。
婦人接過藥丸,看向李愔,說道:“多謝殿下賜藥。”
李愔微微頷首,沒有開口說話。
婦人又將目光轉向代松林,“老神醫,妾身不得已,有一件事想要拜托你。”
“你說便是。”代松林答道。
婦人看向懷中還在閉眼呻吟的孩兒,眼中閃過一絲不舍之色。
她抬起頭,緩緩說道:“妾身這孩兒也患有暴痢,若是妾身先走一步,煩請老先生幫我照料幾日,至于他最終能否活命,全看他個人造化,還望你答應。”
說完,她放下孩子,直接跪伏在地。
饒是見慣生離死別,代松林的心頭依舊難免一震。
他點點頭,鄭重其事地說道:“這件事,老朽應下了。”
聽見代松林答應,婦人當下也不再猶豫,直接將兩粒藥丸吞入腹中。
而后,她又抱緊懷中孩子,低頭小聲安撫。
李愔在一旁看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這婦人早已將自身性命置之度外,剛才所做的一切,完全是為了替懷中的孩兒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