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從西塘古鎮(zhèn)張宏偉先生的私塾堂出去的劉明德,已經(jīng)是20歲出頭的帥小伙,在上海一家雜志社從事編輯工作,接觸了一些積極思想的進步人事,也在暗中做一些進步思想宣傳的工作。
胡兜兜在劉明徳處主要在雜志社做雜工并接受一些簡單的接洽事務。
張定宏私塾堂又增添了幾個新學生。有賽爾凡花的兒子「賽可慧銘」,有丁友均的兒子「譚喜旺」,有趙無聊的女兒「趙禾太」,有賽爾郎明的繼女「杜小燕」。而走出張定宏私塾堂的有「賽可斯基」和另外四人。
賽可斯基出私塾堂以后,塞爾凡花直接把他安排去釀酒作坊當學徒。
趙無聊的親弟弟趙小彪,在賽爾凡花鎮(zhèn)上中心酒鋪當伙計已經(jīng)有四五年的時間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二十左右的小青年,長得和哥哥趙無聊一樣的高大帥氣。他已經(jīng)可以獨當一面了,很有頭腦。當然也到了談婚娶妻的年齡了。只是當伙計,至今沒有他心中喜歡的姑娘。本身也不準許有非分之想。他只有安安份份的搞好工作。因為,男婚女嫁之事,他有哥哥趙無聊關(guān)心,也有賽阿姨關(guān)心,是時候自然會順理成章的,他無須犯愁。
提起趙無聊的這個小弟弟趙小彪頭腦不是一般的清醒。店鋪的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條。無論是什么人來店鋪買酒,他都對別人十分的客氣。語言又好聽,深得他的客戶贊揚,所以,客戶都一直很牢靠。
常來的客戶中,也有比較難一些交道的客戶,比方經(jīng)常欠帳的客戶。對這類客戶,他一般采用減量制。累積這戶長期買酒數(shù)量的贏虧狀態(tài)控制。若贏虧持平,這次賒酒量不超過今年已經(jīng)購酒的二十分之一,若下次再賒酒,數(shù)量則不超過五十分之一,再賒酒,則不超過八十分之一。假設這戶每天半斤酒,360天時前已經(jīng)買酒180斤,按照10%的毛利也賺了18斤酒。所以可以賒酒。賒酒的規(guī)定是:第一次賒酒二十分之一,即9斤酒,第二次賒酒,不超五十分之一,即3.6斤酒,第三次賒酒不超過八十分之一,即不到2.3斤酒。三次賒酒共計14.9斤,所欠也未超過所賺的18斤的數(shù)量。若三次賒酒錢已經(jīng)補上,又依此可賒。他還立了一塊賒酒提醒牌。牌子上面寫著:
「前有購量、方可賒量、不過三賒、逐次減量、不過賺量、欠銀不過三月、期限內(nèi)補齊重享。否則,請別處去買酒。」
以上是對賒酒戶的招法。賒酒者畢竟是少數(shù)中的少數(shù)。
趙小彪還推出一款送喝酒投資法:
存入所需二十倍酒的銀兩,每年半倍酒量白送你喝,每年一次。一年還去十分之一的銀子數(shù)量。
舉個例子:
存入二十斤酒量的錢,每年白送半斤酒量。二十斤酒量的錢,每年還二斤酒量的錢,十年還完。
十年白送酒五斤,虧五斤;
十年中按百分十的利潤:
第一年:20*10%=2(斤)
第二年:18*10%=1.8(斤)
第三年:16*10%=1.6(斤)
第四年:14*10%=1.4(斤)
第五年:12*10%=1.2(斤)
第六年:10*10%=1.0(斤)
第七年:8.0*10%=0.8(斤)
第八年:6.0*10%=0.6(斤)
第九年:4.0*10%=0.4(斤)
第十年:2.0*10%=0.2(斤)
十年共計盈利酒數(shù)量:盈11斤酒
投資方每年賺:
5/20/2/10=0.05=5%
商家(融資方):
十年凈利:11-5=6(斤)酒
每年凈得0.6斤酒,是投資方的
6/5=1.2(倍)
利用別人的錢投資賺錢,只是投資了,要很快有產(chǎn)出。
這種方法,就是早期銀行的雛形!
以此可以看出,趙小彪是做生意的好頭腦,只是擔的風險太大。
吳無聊和賽爾凡花家,又是一個夏季豐收的季節(jié)。吳賽兩邊的親戚朋友一共一百余人幫忙夏收和秋種。
賽爾凡花購置的荒山植上的柏樹又有長了許多,原本光禿禿黃黑黃黑的山坡,終見披上了綠裝。樹叢中,有不少的鳥兒飛來飛去,一群又一群。山坡上有了一片生機。大人小孩子也都愛上此座山上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像小鳥兒們一樣的高興。
張定宏組織學子去幫助賽爾凡花家的夏收。在土地荘稼里去體會書中所描寫的景致和勞動的愉悅心情。鐘麗文在宅院帶著剛出生不久的長女張柔麗。鐘麗文不時對女兒來點古人的詩——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賽爾凡花酒作坊也來了七八人幫廚的。像賽爾郎明和后妻蘇嵩戎一家人,也前來幫忙。蘇嵩戎也沒像以前那么尷尬,圍著賽大姐,聽差使用。賽爾郎明的親娘也帶著繼孫女杜小燕,做些粗活,撥蔥撥蒜,刮姜洗菜等。賽爾郎明的母親顯得也比以前融洽很多,再沒有那種生分。
勞動合作,是軟化彼此的心靈;距離最近,是心與心相互的靠攏;有生活的美好憧憬,才能讓人心花怒放,喜上眉梢。
我們充分期待的是美好而舒心的生活,我們追求的也是人間的幸福和詳和……
作者: 墨傾似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