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腦子里面只有一句鹽鐵論的“富在術數,不在勞身”。
真正的財富來自于智慧和策略,而不是僅僅依靠體力勞動出賣時間。獲利的關鍵在于占據有利局勢。
除了鹽鐵論我知道這一句以外,覺得另外一本古書《菜根譚》也非常好看。引用一下最后一句話“蓋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則萬緒紛起,隨遇而安則無入不得矣。”萬事皆緣,隨遇而安。
國富論這三個字不知道是誰翻譯的,但是和鹽鐵論異曲同工。前些天去美術館做志愿者給觀眾講解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工作是做私募的人,給我解釋說她用黑格爾的美學的觀點來討論和觀看這些藝術,并且很懷疑論的認為藝術都是唯心主義的。然后我很篤定的說就是這樣。但是總覺得她用黑格爾的美學來解釋當代藝術非常奇怪。另外當她說起:她一個朋友的兒子本來學的是建筑大類結果去做了基金。那說起來的態度好像是非常的小聲點以及沒臉面的狀態讓我覺得,仿佛他們那個時代的人認為事物只有一種發展的,唯一的發展的真理,否則就是偏門,邪門,不足以為外人道。而這點和當代藝術可是背道而馳的。別說解構了,黑格爾那批古典主義美學在我這里在解釋當代藝術的時候我都覺得蹩腳。知道后來我回去的路上才想到,她這就是在用國富論來解釋量化的原理給我聽,我是說怎么那么奇怪呢。沒有不對,但是也沒有多正確。
2025年了,我都超過35歲了,我的35設計工作室都成立一年多了,雖然營業程度慘淡但是不代表我沒有個人企業對吧。都2025了,我都快半截入土了,不能拿1800年的哲學理論來糊弄我。2000年之后的哲學還有德里達,斯蒂格勒。別跟我講黑格爾。
作者努力碼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