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重視數據:增強說服力
數字是一個可以用在標題中喚起注意力的符號。這一點和標題中問號的作用類似。
數字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增強說服力。
就像我們聊天的時候,如果你說“我最近減肥非常成功”,那給人的效果是非常抽象的。即使你說“非常非常成功”,也欠缺說服力。但如果你說:“我最近半個月減了3公斤。”雖然你沒加上“非常成功”,但聽你講的人也會為之驚嘆。
寫標題也是一樣。
看這個標題,如果只說“賞了個花,女子視力驟降”,從語言結構而言沒問題,但給人的沖擊力是有限的,而且令人質疑“驟降”的程度。加上數字后,“賞了個花,女子視力驟降至0.1!”更可信,而且降至0.1,體現出視力驟降的嚴重程度,足夠把大家都嚇一跳。
再比如,“驚現長生不老西紅柿放79天不壞你敢吃嗎”,這個標題中的“79天”向我們傳達的信息是有人認真測試過,比說“放了好久都不壞”更有說服力。
數字還有影響人們心理判斷的作用。同樣的東西,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可以讓人從心理上覺得多,也可以讓人從心理上覺得少。
例如,周五要下班了,老板拿來一疊文件給你的同事小張:“小張,周末把這份文件修改了。”小張接過來,慘叫一聲:“我這周末的出游計劃泡湯了,有200多頁文件要修改!”
作為聽眾,當我們聽到“這份”時,基本沒什么感覺,一份嘛,不多;但當聽到“200多頁”時,就會嚇一跳:哇,這么多!
在標題中,數字可以根據目的的不同傳遞出不同層次的信息。
目的一:使人感覺多
“逆行飛奔29公里”,這可是在高速公路上啊,逆行就是命懸一線的事,竟然奔出去“29公里”,太令人震驚了!
“1000000000000000”,一大串0看得人眼花繚亂,這個標題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所以,有些標題不僅用數字,還會故意把“5萬”寫成“50000”,而非“五萬”或者“5萬”,目的是讓人看到一串“0”感覺數字夠大。當然,本示例中的數字直接寫成“1000萬億”也夠令人驚嘆的。
“兩天內7名小孩溺水身亡”突出了數字,要比“接連有小孩溺水身亡”顯得事態更加嚴重。
目的二:使人感覺少
這3個例子中,“1句話”就能毀掉一個優秀的孩子,“1”是不是很少?
奔馳是豪車吧,在人們的印象中,一輛奔馳怎么也要三五十萬元以上,這里告訴你“每天只需133元”就能買到,是不是很震驚,感覺自己也能買得起了?其實,這個標題是故意將大的數字拆開,讓人從心理上感覺很少。但如果自己算一下,每天貸款133元,貸款5年也有24萬多元,加上首付,車價也在30萬元以上,不是一個小數目。
“2塊錢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看到這個標題,你是不是感嘆我們的肖像權在不法分子手里也太不值錢了?
目的三:凸顯對比
“售價3980,成本價80”“30平方米小店賣米粉4年賺了5個億”“月薪5000和50000”……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兩個有著明顯懸殊的數字同時放到標題里的時候,它更容易令人產生震撼。
此外,還有一種提升大家對數字感受的方式,就是把數字量化。標題中不一定有數字,卻又讓人感受到了作者想表達的深意。
一杯咖啡錢,大家都知道,也就二三十元,但可以讓你一個月瘦10斤!一杯咖啡,我們通常不假思索就買了,這里用它來替代具體的錢數,更讓人覺得花費少。
配送費是多少?通常在10元以內。就是這個我們點外賣時通常會忽視的錢,“都夠我一天的伙食費了”,如此表達比說出一天伙食費具體的錢數還令人心酸。